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策略初探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72245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发展推动社会飞速进步,人类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饱尝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所带来的恶果,对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全面开展普及环境保护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在课程教学中、生活中、实验教学中、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力求达到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飞速进步,人类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饱尝不当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恶果,面对全球性环境日渐严峻的形势,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普及环保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挖掘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环保观念,力求达到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牢固的环保意识。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策略作一些阐述。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目标
  依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总目标是,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具体三维目标分别为:一要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二要发展学生识别、分析和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要树立学生理性对待环境的价值观与态度,欣赏、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主动思考经济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环境的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对他人、环境的影响。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可行性
  初中物理课程内容有着丰富的环保教育素材,例如在《声现象》、《多彩的光》、《电学》、《物态变化》以及《能源》等章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在讲授物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的同时,巧妙地将德育和智育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而使他们成为未来的环保使者。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实施途径
  1、利用物理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身边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随意吐痰,不乱抛粉笔头,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在实验课上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对实验废弃物品进行合理处理,废旧实验器材应指定回收;在实际生活中要将生活垃圾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以良好的公众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2、利用物理课程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保素材,教师应当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物理教学与环保教育的结合点,把环保教育合理、巧妙地融入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因地制宜,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开展环保教育。例如,讲授《多彩的光》章节时,让学生列举市区一些用玻璃装饰外墙的高层建筑,通过讲授这些高层建筑幕墙在白天反射、折射的太阳光给居民带来的诸多不便,既让学生了解光污染的相关知识,又培养了环保理念;又如,讲授《能源的利用》章节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还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常规能源利用中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排放过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多使用氢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再如,讲授《声音》章节时,让学生明确噪声含义的基础上,引導学生分析噪声的来源,最后由老师总结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顺势教育学生防止噪声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更是环保的需要,从而让学生在思想深处明白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3、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环保教育。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例如,在电学实验中会造成电池的损耗,物理教师应适时向学生介绍废旧电池对土壤的破坏,让学生懂得做好垃圾分类的意义;又如,物理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利用废弃物品自制实验器材,在制作潜望镜、魔术盒、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等仪器时,可以用牙膏盒、包装盒、废旧弹簧、铁丝、筷子等制作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再如,进行“碘升华、凝华”实验时,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中进行,这样既避免了污染环境,又实现了多次循环实验,也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4、利用身边物理现象进行环保教育。物理教师要善于发掘身边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生活现象中,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手机、取暖器……等科技产品几乎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电磁污染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向学生强调要有节制使用电器产品,实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又如,针对部分学生浪费水的现象,课上专门组织学生讨论缺水的后果,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节约用水,并得出节水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自觉地树立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质的环境保护理念,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效率等角度进行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5、利用参加社会活动落实环保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使环保理念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让环保教育得以升华。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媒体中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报导,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思考、研究和提出有利于解决环境保护、人口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或建议,积极宣传环保的紧迫性,助推环境保护教育;又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走进社区,实事求是地向广大居民宣讲我国国情的不利因素,并结合我国及世界各国近年来造成特大雪灾、洪灾、旱灾等极端天气的原因,促使居民产生危机意识,让民众逐步用环保的观点来思考问题,进而理解和配合我国各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
  总之,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初中物理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积极发掘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成为具有环保观念的合格公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地球更加绚丽多彩的明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浅谈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物理新课程中的实施》 杨净晓 《教育》2017.12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刘 铮 《速读.中旬》2014.12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类院校学生性格特点鲜明,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这就使得在艺术类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普通类高校有着一定的不同。本文分析了艺术类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并提出了艺术类高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体育教学;思政教育  1艺术类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现状  1.1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完善  通过调查走访多所艺术类院校发现,很多艺术类院
期刊
摘要:当前,国内经济呈现出较快的恢复发展趋势,这就为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对于国企来说,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使得凝聚力能够大幅提升,方可保证企业生产能够更为稳健。进入新时期,国有企业应该寻找到可行的途径使得党建工作与文化创新能够结合起来,进而使得广大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文化创新现状展开深入探析,将两者间
期刊
摘要:爆发于2019年年底的新冠疫情,是一场影响全球人类的危机。到现阶段,国内疫情虽然已基本趋于稳定,但新冠病毒仍在全球其他国家肆虐。在肆意横行的新冠病毒的影响下,全球股市遭受重创,消费者购物减少,大量企业工厂停摆。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预测,受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影响,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至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本年度的高职影视艺术类的毕业生面试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如何提高
期刊
摘要:孔子一生以成仁为目标,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他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人生价值观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  关键词:孔子;人生价值;仁  “天之木铎”“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这是世人对孔子的称谓。这些称谓体现出孔子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臧克家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这句话来形容孔子的人生价值非常恰当。他的人生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一切都在出现新变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开辟新途径。这就需要高校立足思政课堂主阵地开展教育,构建完善健全的全程和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创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强化文化融入打牢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根基。  关键词:新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受互联网信息传递与社会等因素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呈现了多元化,给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需
期刊
摘要: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党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最生动的教科书,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应该是对高中生开展党史教育的主阵地。将党史教育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引导青少年学党史、知党史、感党恩,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中的一课为例,对党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党史教育;高中思政课;运用  
期刊
摘要:我们当代高职院校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力军,要时刻牢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特别是在大学生党员中要不断地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不断为大学生创造
期刊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在首都北京胜利召开,总书记习近平在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听完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让人热血沸腾。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
期刊
中华传统之“礼“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包罗万象,在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不仅起源早,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社会。那么中华传统之“礼”的思想渊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周公制礼  关于礼的起源,国内学界尚存在争论。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祀神灵、祈求幸福的一种宗教仪式。在甲骨文中礼字写成豊形,象征着在祭器豆盘中盛玉,以祭祀先祖神灵。在远古
期刊
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状况,西方左翼学者试图通过解构和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以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办法。其中,以拉克勞,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提出“激进、多元”的民主政治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也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当代政治学;拉克劳;墨菲  一、简述拉克劳墨菲激进多元民主理论产生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