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材料思路叙例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以作文题“弯腰侧身过小门”为例,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深入分析所给材料的叙例思路,指导学生以司马迁为例,遵循叙例思路完成论证片段,并进一步修改原有的作文片段,强化叙例思路。给学生提供一种作文思路的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叙例司马迁刘翔王昭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26
  【作文题】
  据报载,凡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和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这是一则不算新颖的作文题,在网上很轻易就可以搜到审题分析,在此略过不谈。
  今天要谈的是叙例。
  确定了文章主题,就该叙例来论证观点了。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
  本人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循材料思路进行叙例。以下为课堂作文训练的内容。
  一、 评改存在问题的学生习作
  1. 评析学生习作
  改变,走向成功的彼岸评析
  勾践改变思想,终成一代霸主。
  他贪玩享乐,把国家推向了灭亡;他卧薪尝胆,让敌人夫差放他回国。
  于是,一代明君诞生了。他再也不贪图享乐,而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百姓富足了,国家强胜了,他终于一雪前耻,复仇夫差。
  勾践及时改变,不仅拯救了自己,更是拯救了国家,走向强盛。
  材料的观点“改变,走向成功的彼岸”,符合这次作文的主旨。
  文段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不过叙述的内容似乎不太符合史实。再有,文中并没有点到“小门”,“弯腰侧身”等词,因此,这个文段在点题方面有较明显不足。
  2. 修改后的文段
  勾践,征战沙场的一国之君,会稽山下败给了夫差。对手傲慢的嘲讽,国人不甘的眼神,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可折腰服软?不!死是一件太简单的事,可他身上还系着数百万百姓的性命,他身后还有一个国家的期盼。于是,他,侧身弯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鞍前马后,卑事夫差,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穿过“小门”的他,麻痹了骄傲的夫差;穿过“小门”的他,终于一雪前耻;穿过“小门”的他,一跃而为春秋五霸,名垂千史。
  3. 评析修改后的文段
  叙例思路语言特点
  点出人物——点出遭遇怎样的“小门”——一般情况下会怎样做,结果怎样——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弯腰侧身——结果又怎样——总结评价
  不但思路清晰而且主题鲜明。
  ①整句散句结合 :排比、对偶和长短句的变换
  ②陈述句和问句的变换
  ③连用四字格
  ④对比论证
  二、 课堂练笔:模仿改后的文段,以司马迁为例,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片断
  学生1文段(蒙胜强)学生2文段(黄品燕)学生3文段(邓建伟)学生4文段(邓丽娟)
  司马迁,为理想而放弃尊严的男子。
  宫廷之上,为正义而替李陵辩护的他遭罪入狱,面对残酷的刑罚和未完成的至高信仰,他将如何抉择?是用高贵的头颅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努力活着,完成自己的理想?站在人生的“小门”前,他的内心正在痛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一个不完整的男子。但这又怎样呢?为了理想,为了属于大汉的史书!这又有什么呢?最终,史记横空出世,流传千古!
  这次遭遇,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门”而已。弯腰侧身通过之后,我们离成功更近。
  司马迁,武帝跟前的一介史官。
  因替李陵仗义执言而入狱受腐刑。世人的嘲讽,亲人的不理解,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岂可折腰服软?不!死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他身上还有父亲临终前的期盼,他肩上还担负着完成《史记》的重任,于是,他弯腰侧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搜集资料,日夜疾笔,忍辱负重,穿过“小门”的他,集思广益专心写史,穿过“小门”的他一跃成为一位伟大的史官,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面对李陵降敌之事,他仗义执言却惨遭宫刑。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站在这道人生的“小门”前。他开始迷惘……“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真的就这样屈服了?不!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他决定,坚持完成《史记》,他要重于泰山!于是,他弯腰侧身,忍辱负重,穿过这一道“小门”,铸成了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
  面对着那印着金色的字,朱红的印的官文;面对着牢狱的凄冷,面对着是死还是苟活的处境,他站在这扇人生“小门”前该如何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堂堂大丈夫怎能以不完整的男子身份活着?死便不是一个大丈夫吗?不!他冷静了下来。他想到了父亲临终前那一双忧愁的眼睛,他想到了至今还未完成的史书,于是,在他人生的“小门”前,他弯腰侧身,隐忍穿过。穿过了小门,他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屈辱,留下了辉煌的史记;穿过小门,他忍受了别人的悖论,从他人非议声中走向辉煌。   三、展示教师仿写的片断
  司马迁,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仗义执言却遭遇宫刑。拖着残缺的身体,面对世人的诟笑,站在这道血淋淋的“小门”前,他该怎么办?“士可杀不可辱”,宁可抛头洒血,也要撞破“小门”? 不!人固有一死,这样死比鸿毛还轻!他还有未完成的梦想,他还有未写完的《史记》。为了追逐那高远的梦想,他,侧身弯腰,委曲求全,隐忍苟活。穿过“小门”的他,终于得以潜心编撰《史记》,穿过“小门”的他,背影依旧伟岸挺拔!
  四、巩固训练
  参考刚才的叙例思路,从第一次作文中另外选取两个例子,完成同一主题的两个举例论证片段,注意语言的处理。
  学生5作文片段(甘一利)学生6作文片段(石贝)
  李灵,留守儿童的希望,一个学校的校长。
  面对办学资金的不足,面对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在人生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20多岁的青春年华,年轻人的高傲与尊严,如何允许她满大街收购旧书籍?不!面子只不过一张薄薄的脸皮,她肩上还扛着让孩子们继续学习的重担,她身上还系有孩子们父母的殷切期盼。于是,她,弯腰侧身,低下了年轻而高傲的头颅。烈日下,是她不顾形象,四处奔波的模样。穿过了小门的她,放弃了与同龄人一样精心修饰的外貌;穿过了小门的她,带给留守儿童读书的希望;穿过了小门的她,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教师形象。
  孙膑,修列《兵法》的军事家,智谋非凡,德才兼备,遭人嫉妒,惨被陷害施刑。
  面对肉体上的痛苦,面对精神上的折磨,他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该如何选择?是永远的消沉吗?不,他没有这么做,他有自己的气节,有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小门”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烧掉了自己刻好的兵法,装疯卖傻,睡猪圈,尝粪便,终于逃出虎穴。穿过“小门”的他,帮助田忌围魏救赵;穿过“小门”的他,减灶胜敌,大破魏军;穿过“小门”的他,终于战胜了庞涓,一雪前耻。
  学生7作文片段(覃秋妮)学生7作文片段(覃秋妮)
  司马迁,记录国家史实的史官,喊出心底的正义,却遭受宫刑之辱,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世人的眼光与这奇耻大辱他将如何面对?他原本宽阔的人生大道霎时缩为一道小门,是为尊严而死,还是弯腰穿过?他侧身过去了,拿起了历史之笔,去他的权力,去他的尊严,三十年艰辛终成一部《史记》,让后人了解前人的作为。他侧身弯腰,穿过小门,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昂首挺立熠熠发光的背影。
  贝多芬,一个音乐天才,但上天却将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丧失了听力。通往音乐圣殿的星光大道上出现了一道小门,是为自己已聋的事实悲哀,还是侧身穿过?他终于,侧身弯腰,利用骨传导,再次听见了琴声,他写下的不仅仅是音符,那更是奇迹,震撼了人们的耳朵和心灵。他弯腰侧身,穿过了小门,他与自己的音乐一样不朽。
  五、展示教师修改的两则学生文段
  原文修改后文段
  刘翔,曾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亚洲小飞人,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北京奥运会上,他因脚伤而宣布退赛,面对国人的失望和指责,面对对手的嘲讽,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可只顾个人伤痛而不顾国家荣誉?不!硬要参赛只是一时风光,他还眷恋着他的运动生涯,他还要继续为国争光,于是他弯腰侧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国人的指责中,努力康复,坚持训练,穿过“小门”的他生活在问心无愧的练习中;穿过“小门”的他正在慢慢进步着,在下一次比赛中定能再展雄风。
  刘翔,中国第一飞人。
  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赛场,座无虚席的观众看台,猛烈发作的脚跟腱伤,卫冕之路上徒然出现的这道“小门”让正在热身的他何去何从?大丈夫岂能只顾个人疼痛,枉顾国家荣誉?哪个运动员不期望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捧回那金灿灿的奖牌,这点痛算什么,咬紧牙拼了?不!这道门实在太窄了,这样的疼痛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迈出去的每一步就像是踩在刀子上,他不能冒然断送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他还年轻,还有机会去拼。于是,他,停下了如飞的步子,弯腰侧身,退出了比赛。压力如千斤巨石,指责如滔天洪水,而他,只是弯腰侧身,默默地完成了手术,默默地做着康复训练,19个月后又一次出现在110米栏的赛场上。
  刘翔,弯腰侧身通过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小门”,他的步子迈得更大,他的步子迈得更坚定。
  原文修改后文段
  昭君,一位长得倾国倾城的女子,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而遭皇帝许配塞外,面对背井离乡的孤独,面对充满着未知数的婚后生活,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是死了一了百了,还是以大局为重,远嫁塞外?她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她身上肩负着两邦和平的重任,肩负着人民希望和平的渴望,于是她侧身弯腰,披上嫁衣,忍受孤独,远嫁塞外。穿过“小门”的她因为受到族人的喜爱而生活美满,穿过“小门”的她因带来了几年的和平而受人传诵,只有穿过这道“小门”,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昭君,如花美眷却被贪财画师故意丑化,玲珑心智却被昏庸皇帝远嫁塞外。背井离乡的孤独,异族生活的不适,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女子亦有尊严,岂可如货物轻易转让,不如以死明志?不!闭上眼,她看到无数双憎恶战争的眼睛;张开眼,她看到百姓正在享受宁静的生活。于是,她弯腰侧身,穿上嫁衣,强颜欢笑;于是,她弯腰侧身,忍受孤独,远嫁塞外;于是,她弯腰侧身,以女子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维系两国和平友好的重任。
  昭君,弯腰侧身通过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小门”,从此她的名字镌刻在汉代历史的丰碑上,镌刻在千万百姓的心中。
  这次作文训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作文的思路,而且强化了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呢?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策略:一是加强朗读训练,激发求知兴趣;二是扩充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三是利用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四是注重课后拓展,丰富想象空间,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
文学名著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长河中最耀眼的明珠。阅读文学名著可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名著阅读摆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中考语文也把“名著阅读”作为考查的一项内容。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地位日益突出,其作用日益顯著。以下是我对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新课标的要求与学生
市场经济既带来了物质产品的丰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世风日下、人情淡漠,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面临危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文化界、教育界发生了一场关于“科学、人文与当代中国教育”的大讨论。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学的功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和诣社会注入人文精神。本文以我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为
一、问题的呈现:内容和形式往往各执一端  就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来说,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是重形式轻内容还是轻形式重内容?现实的情况则是,大多数公开课的课堂可能更注重形式,而平时的常规课则往往更注重内容。下面笔者通过两个相关案例来进行说明。  【案例1】2013年12月,一场全国性的赛课活动在我校举行,正好一位赛课教师被安排在笔者所教的班级授课。当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们的时候,
英语中的标点符号看似貌不惊人,微不足道,实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标点符号在语义结构中扮演和发挥至关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它的特殊功能涵盖在高中英语的各个题型当中。题干中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可以起到提示功能、断句功能。若能仔细观察,注意这个细节特征,分析语境,将有助于确定答案,尤其是在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以及一些特殊句式结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标点符号在不同句式结构中所起的提示作用例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中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还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课程标准中的这部分内容正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体现和细化。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由三大基石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
寒冬,枯草,冷风。  一放假,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迫不及待地赶往故乡的归程。  近乡情更怯。一到村口,拐过那棵根深叶茂的老槐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而美丽的山水画,可它竟然画在村口房子的墙壁上,“龙村”两个大字赫然其上。一阵暖风迎面而来,这是我的家乡吗?前年还是到处皮革污水、垃圾满地的家乡啊!我不禁惊叹。  蜿蜒的小河碧水荡漾,一只只古色古香的小船在水面上随风漂荡;一排排老房子清爽雅致,依水而建;一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一直是让学生感到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理知识,笔者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个内容的教学为例,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在情境中合作探究,收获知识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教学案例 情境教学 学生主体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
在解答高考英语选择题时,不少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应变能力较差,解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导致失分较多。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单项选择题:读完题干后,一看就觉得容易,认为答案应该选C,绝对不是答案D,因为D选项看似不符合基本的语法规则,但是正确的答案偏偏是我们首先排除的D答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句子的表面现象,没有对句子结构进行深层分析,结果导致所选答案是错误的。这类题目往
[摘 要]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者从“学生解放”的角度,并结合自己参与三年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及其效果,认为要解放“被压迫者”的学习力,创新教育改革,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互动课堂 “四新”历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