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以作文题“弯腰侧身过小门”为例,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深入分析所给材料的叙例思路,指导学生以司马迁为例,遵循叙例思路完成论证片段,并进一步修改原有的作文片段,强化叙例思路。给学生提供一种作文思路的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叙例司马迁刘翔王昭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26
【作文题】
据报载,凡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和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这是一则不算新颖的作文题,在网上很轻易就可以搜到审题分析,在此略过不谈。
今天要谈的是叙例。
确定了文章主题,就该叙例来论证观点了。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
本人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循材料思路进行叙例。以下为课堂作文训练的内容。
一、 评改存在问题的学生习作
1. 评析学生习作
改变,走向成功的彼岸评析
勾践改变思想,终成一代霸主。
他贪玩享乐,把国家推向了灭亡;他卧薪尝胆,让敌人夫差放他回国。
于是,一代明君诞生了。他再也不贪图享乐,而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百姓富足了,国家强胜了,他终于一雪前耻,复仇夫差。
勾践及时改变,不仅拯救了自己,更是拯救了国家,走向强盛。
材料的观点“改变,走向成功的彼岸”,符合这次作文的主旨。
文段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不过叙述的内容似乎不太符合史实。再有,文中并没有点到“小门”,“弯腰侧身”等词,因此,这个文段在点题方面有较明显不足。
2. 修改后的文段
勾践,征战沙场的一国之君,会稽山下败给了夫差。对手傲慢的嘲讽,国人不甘的眼神,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可折腰服软?不!死是一件太简单的事,可他身上还系着数百万百姓的性命,他身后还有一个国家的期盼。于是,他,侧身弯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鞍前马后,卑事夫差,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穿过“小门”的他,麻痹了骄傲的夫差;穿过“小门”的他,终于一雪前耻;穿过“小门”的他,一跃而为春秋五霸,名垂千史。
3. 评析修改后的文段
叙例思路语言特点
点出人物——点出遭遇怎样的“小门”——一般情况下会怎样做,结果怎样——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弯腰侧身——结果又怎样——总结评价
不但思路清晰而且主题鲜明。
①整句散句结合 :排比、对偶和长短句的变换
②陈述句和问句的变换
③连用四字格
④对比论证
二、 课堂练笔:模仿改后的文段,以司马迁为例,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片断
学生1文段(蒙胜强)学生2文段(黄品燕)学生3文段(邓建伟)学生4文段(邓丽娟)
司马迁,为理想而放弃尊严的男子。
宫廷之上,为正义而替李陵辩护的他遭罪入狱,面对残酷的刑罚和未完成的至高信仰,他将如何抉择?是用高贵的头颅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努力活着,完成自己的理想?站在人生的“小门”前,他的内心正在痛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一个不完整的男子。但这又怎样呢?为了理想,为了属于大汉的史书!这又有什么呢?最终,史记横空出世,流传千古!
这次遭遇,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门”而已。弯腰侧身通过之后,我们离成功更近。
司马迁,武帝跟前的一介史官。
因替李陵仗义执言而入狱受腐刑。世人的嘲讽,亲人的不理解,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岂可折腰服软?不!死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他身上还有父亲临终前的期盼,他肩上还担负着完成《史记》的重任,于是,他弯腰侧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搜集资料,日夜疾笔,忍辱负重,穿过“小门”的他,集思广益专心写史,穿过“小门”的他一跃成为一位伟大的史官,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面对李陵降敌之事,他仗义执言却惨遭宫刑。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站在这道人生的“小门”前。他开始迷惘……“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真的就这样屈服了?不!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他决定,坚持完成《史记》,他要重于泰山!于是,他弯腰侧身,忍辱负重,穿过这一道“小门”,铸成了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
面对着那印着金色的字,朱红的印的官文;面对着牢狱的凄冷,面对着是死还是苟活的处境,他站在这扇人生“小门”前该如何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堂堂大丈夫怎能以不完整的男子身份活着?死便不是一个大丈夫吗?不!他冷静了下来。他想到了父亲临终前那一双忧愁的眼睛,他想到了至今还未完成的史书,于是,在他人生的“小门”前,他弯腰侧身,隐忍穿过。穿过了小门,他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屈辱,留下了辉煌的史记;穿过小门,他忍受了别人的悖论,从他人非议声中走向辉煌。 三、展示教师仿写的片断
司马迁,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仗义执言却遭遇宫刑。拖着残缺的身体,面对世人的诟笑,站在这道血淋淋的“小门”前,他该怎么办?“士可杀不可辱”,宁可抛头洒血,也要撞破“小门”? 不!人固有一死,这样死比鸿毛还轻!他还有未完成的梦想,他还有未写完的《史记》。为了追逐那高远的梦想,他,侧身弯腰,委曲求全,隐忍苟活。穿过“小门”的他,终于得以潜心编撰《史记》,穿过“小门”的他,背影依旧伟岸挺拔!
四、巩固训练
参考刚才的叙例思路,从第一次作文中另外选取两个例子,完成同一主题的两个举例论证片段,注意语言的处理。
学生5作文片段(甘一利)学生6作文片段(石贝)
李灵,留守儿童的希望,一个学校的校长。
面对办学资金的不足,面对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在人生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20多岁的青春年华,年轻人的高傲与尊严,如何允许她满大街收购旧书籍?不!面子只不过一张薄薄的脸皮,她肩上还扛着让孩子们继续学习的重担,她身上还系有孩子们父母的殷切期盼。于是,她,弯腰侧身,低下了年轻而高傲的头颅。烈日下,是她不顾形象,四处奔波的模样。穿过了小门的她,放弃了与同龄人一样精心修饰的外貌;穿过了小门的她,带给留守儿童读书的希望;穿过了小门的她,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教师形象。
孙膑,修列《兵法》的军事家,智谋非凡,德才兼备,遭人嫉妒,惨被陷害施刑。
面对肉体上的痛苦,面对精神上的折磨,他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该如何选择?是永远的消沉吗?不,他没有这么做,他有自己的气节,有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小门”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烧掉了自己刻好的兵法,装疯卖傻,睡猪圈,尝粪便,终于逃出虎穴。穿过“小门”的他,帮助田忌围魏救赵;穿过“小门”的他,减灶胜敌,大破魏军;穿过“小门”的他,终于战胜了庞涓,一雪前耻。
学生7作文片段(覃秋妮)学生7作文片段(覃秋妮)
司马迁,记录国家史实的史官,喊出心底的正义,却遭受宫刑之辱,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世人的眼光与这奇耻大辱他将如何面对?他原本宽阔的人生大道霎时缩为一道小门,是为尊严而死,还是弯腰穿过?他侧身过去了,拿起了历史之笔,去他的权力,去他的尊严,三十年艰辛终成一部《史记》,让后人了解前人的作为。他侧身弯腰,穿过小门,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昂首挺立熠熠发光的背影。
贝多芬,一个音乐天才,但上天却将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丧失了听力。通往音乐圣殿的星光大道上出现了一道小门,是为自己已聋的事实悲哀,还是侧身穿过?他终于,侧身弯腰,利用骨传导,再次听见了琴声,他写下的不仅仅是音符,那更是奇迹,震撼了人们的耳朵和心灵。他弯腰侧身,穿过了小门,他与自己的音乐一样不朽。
五、展示教师修改的两则学生文段
原文修改后文段
刘翔,曾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亚洲小飞人,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北京奥运会上,他因脚伤而宣布退赛,面对国人的失望和指责,面对对手的嘲讽,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可只顾个人伤痛而不顾国家荣誉?不!硬要参赛只是一时风光,他还眷恋着他的运动生涯,他还要继续为国争光,于是他弯腰侧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国人的指责中,努力康复,坚持训练,穿过“小门”的他生活在问心无愧的练习中;穿过“小门”的他正在慢慢进步着,在下一次比赛中定能再展雄风。
刘翔,中国第一飞人。
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赛场,座无虚席的观众看台,猛烈发作的脚跟腱伤,卫冕之路上徒然出现的这道“小门”让正在热身的他何去何从?大丈夫岂能只顾个人疼痛,枉顾国家荣誉?哪个运动员不期望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捧回那金灿灿的奖牌,这点痛算什么,咬紧牙拼了?不!这道门实在太窄了,这样的疼痛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迈出去的每一步就像是踩在刀子上,他不能冒然断送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他还年轻,还有机会去拼。于是,他,停下了如飞的步子,弯腰侧身,退出了比赛。压力如千斤巨石,指责如滔天洪水,而他,只是弯腰侧身,默默地完成了手术,默默地做着康复训练,19个月后又一次出现在110米栏的赛场上。
刘翔,弯腰侧身通过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小门”,他的步子迈得更大,他的步子迈得更坚定。
原文修改后文段
昭君,一位长得倾国倾城的女子,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而遭皇帝许配塞外,面对背井离乡的孤独,面对充满着未知数的婚后生活,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是死了一了百了,还是以大局为重,远嫁塞外?她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她身上肩负着两邦和平的重任,肩负着人民希望和平的渴望,于是她侧身弯腰,披上嫁衣,忍受孤独,远嫁塞外。穿过“小门”的她因为受到族人的喜爱而生活美满,穿过“小门”的她因带来了几年的和平而受人传诵,只有穿过这道“小门”,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昭君,如花美眷却被贪财画师故意丑化,玲珑心智却被昏庸皇帝远嫁塞外。背井离乡的孤独,异族生活的不适,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女子亦有尊严,岂可如货物轻易转让,不如以死明志?不!闭上眼,她看到无数双憎恶战争的眼睛;张开眼,她看到百姓正在享受宁静的生活。于是,她弯腰侧身,穿上嫁衣,强颜欢笑;于是,她弯腰侧身,忍受孤独,远嫁塞外;于是,她弯腰侧身,以女子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维系两国和平友好的重任。
昭君,弯腰侧身通过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小门”,从此她的名字镌刻在汉代历史的丰碑上,镌刻在千万百姓的心中。
这次作文训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作文的思路,而且强化了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韦淑红)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以作文题“弯腰侧身过小门”为例,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深入分析所给材料的叙例思路,指导学生以司马迁为例,遵循叙例思路完成论证片段,并进一步修改原有的作文片段,强化叙例思路。给学生提供一种作文思路的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叙例司马迁刘翔王昭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26
【作文题】
据报载,凡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和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这是一则不算新颖的作文题,在网上很轻易就可以搜到审题分析,在此略过不谈。
今天要谈的是叙例。
确定了文章主题,就该叙例来论证观点了。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
本人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循材料思路进行叙例。以下为课堂作文训练的内容。
一、 评改存在问题的学生习作
1. 评析学生习作
改变,走向成功的彼岸评析
勾践改变思想,终成一代霸主。
他贪玩享乐,把国家推向了灭亡;他卧薪尝胆,让敌人夫差放他回国。
于是,一代明君诞生了。他再也不贪图享乐,而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百姓富足了,国家强胜了,他终于一雪前耻,复仇夫差。
勾践及时改变,不仅拯救了自己,更是拯救了国家,走向强盛。
材料的观点“改变,走向成功的彼岸”,符合这次作文的主旨。
文段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不过叙述的内容似乎不太符合史实。再有,文中并没有点到“小门”,“弯腰侧身”等词,因此,这个文段在点题方面有较明显不足。
2. 修改后的文段
勾践,征战沙场的一国之君,会稽山下败给了夫差。对手傲慢的嘲讽,国人不甘的眼神,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可折腰服软?不!死是一件太简单的事,可他身上还系着数百万百姓的性命,他身后还有一个国家的期盼。于是,他,侧身弯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鞍前马后,卑事夫差,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穿过“小门”的他,麻痹了骄傲的夫差;穿过“小门”的他,终于一雪前耻;穿过“小门”的他,一跃而为春秋五霸,名垂千史。
3. 评析修改后的文段
叙例思路语言特点
点出人物——点出遭遇怎样的“小门”——一般情况下会怎样做,结果怎样——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弯腰侧身——结果又怎样——总结评价
不但思路清晰而且主题鲜明。
①整句散句结合 :排比、对偶和长短句的变换
②陈述句和问句的变换
③连用四字格
④对比论证
二、 课堂练笔:模仿改后的文段,以司马迁为例,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片断
学生1文段(蒙胜强)学生2文段(黄品燕)学生3文段(邓建伟)学生4文段(邓丽娟)
司马迁,为理想而放弃尊严的男子。
宫廷之上,为正义而替李陵辩护的他遭罪入狱,面对残酷的刑罚和未完成的至高信仰,他将如何抉择?是用高贵的头颅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努力活着,完成自己的理想?站在人生的“小门”前,他的内心正在痛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一个不完整的男子。但这又怎样呢?为了理想,为了属于大汉的史书!这又有什么呢?最终,史记横空出世,流传千古!
这次遭遇,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门”而已。弯腰侧身通过之后,我们离成功更近。
司马迁,武帝跟前的一介史官。
因替李陵仗义执言而入狱受腐刑。世人的嘲讽,亲人的不理解,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岂可折腰服软?不!死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他身上还有父亲临终前的期盼,他肩上还担负着完成《史记》的重任,于是,他弯腰侧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搜集资料,日夜疾笔,忍辱负重,穿过“小门”的他,集思广益专心写史,穿过“小门”的他一跃成为一位伟大的史官,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面对李陵降敌之事,他仗义执言却惨遭宫刑。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站在这道人生的“小门”前。他开始迷惘……“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真的就这样屈服了?不!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他决定,坚持完成《史记》,他要重于泰山!于是,他弯腰侧身,忍辱负重,穿过这一道“小门”,铸成了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
面对着那印着金色的字,朱红的印的官文;面对着牢狱的凄冷,面对着是死还是苟活的处境,他站在这扇人生“小门”前该如何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堂堂大丈夫怎能以不完整的男子身份活着?死便不是一个大丈夫吗?不!他冷静了下来。他想到了父亲临终前那一双忧愁的眼睛,他想到了至今还未完成的史书,于是,在他人生的“小门”前,他弯腰侧身,隐忍穿过。穿过了小门,他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屈辱,留下了辉煌的史记;穿过小门,他忍受了别人的悖论,从他人非议声中走向辉煌。 三、展示教师仿写的片断
司马迁,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仗义执言却遭遇宫刑。拖着残缺的身体,面对世人的诟笑,站在这道血淋淋的“小门”前,他该怎么办?“士可杀不可辱”,宁可抛头洒血,也要撞破“小门”? 不!人固有一死,这样死比鸿毛还轻!他还有未完成的梦想,他还有未写完的《史记》。为了追逐那高远的梦想,他,侧身弯腰,委曲求全,隐忍苟活。穿过“小门”的他,终于得以潜心编撰《史记》,穿过“小门”的他,背影依旧伟岸挺拔!
四、巩固训练
参考刚才的叙例思路,从第一次作文中另外选取两个例子,完成同一主题的两个举例论证片段,注意语言的处理。
学生5作文片段(甘一利)学生6作文片段(石贝)
李灵,留守儿童的希望,一个学校的校长。
面对办学资金的不足,面对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在人生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20多岁的青春年华,年轻人的高傲与尊严,如何允许她满大街收购旧书籍?不!面子只不过一张薄薄的脸皮,她肩上还扛着让孩子们继续学习的重担,她身上还系有孩子们父母的殷切期盼。于是,她,弯腰侧身,低下了年轻而高傲的头颅。烈日下,是她不顾形象,四处奔波的模样。穿过了小门的她,放弃了与同龄人一样精心修饰的外貌;穿过了小门的她,带给留守儿童读书的希望;穿过了小门的她,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教师形象。
孙膑,修列《兵法》的军事家,智谋非凡,德才兼备,遭人嫉妒,惨被陷害施刑。
面对肉体上的痛苦,面对精神上的折磨,他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该如何选择?是永远的消沉吗?不,他没有这么做,他有自己的气节,有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小门”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烧掉了自己刻好的兵法,装疯卖傻,睡猪圈,尝粪便,终于逃出虎穴。穿过“小门”的他,帮助田忌围魏救赵;穿过“小门”的他,减灶胜敌,大破魏军;穿过“小门”的他,终于战胜了庞涓,一雪前耻。
学生7作文片段(覃秋妮)学生7作文片段(覃秋妮)
司马迁,记录国家史实的史官,喊出心底的正义,却遭受宫刑之辱,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世人的眼光与这奇耻大辱他将如何面对?他原本宽阔的人生大道霎时缩为一道小门,是为尊严而死,还是弯腰穿过?他侧身过去了,拿起了历史之笔,去他的权力,去他的尊严,三十年艰辛终成一部《史记》,让后人了解前人的作为。他侧身弯腰,穿过小门,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昂首挺立熠熠发光的背影。
贝多芬,一个音乐天才,但上天却将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丧失了听力。通往音乐圣殿的星光大道上出现了一道小门,是为自己已聋的事实悲哀,还是侧身穿过?他终于,侧身弯腰,利用骨传导,再次听见了琴声,他写下的不仅仅是音符,那更是奇迹,震撼了人们的耳朵和心灵。他弯腰侧身,穿过了小门,他与自己的音乐一样不朽。
五、展示教师修改的两则学生文段
原文修改后文段
刘翔,曾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亚洲小飞人,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北京奥运会上,他因脚伤而宣布退赛,面对国人的失望和指责,面对对手的嘲讽,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他该何去何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可只顾个人伤痛而不顾国家荣誉?不!硬要参赛只是一时风光,他还眷恋着他的运动生涯,他还要继续为国争光,于是他弯腰侧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国人的指责中,努力康复,坚持训练,穿过“小门”的他生活在问心无愧的练习中;穿过“小门”的他正在慢慢进步着,在下一次比赛中定能再展雄风。
刘翔,中国第一飞人。
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赛场,座无虚席的观众看台,猛烈发作的脚跟腱伤,卫冕之路上徒然出现的这道“小门”让正在热身的他何去何从?大丈夫岂能只顾个人疼痛,枉顾国家荣誉?哪个运动员不期望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捧回那金灿灿的奖牌,这点痛算什么,咬紧牙拼了?不!这道门实在太窄了,这样的疼痛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迈出去的每一步就像是踩在刀子上,他不能冒然断送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他还年轻,还有机会去拼。于是,他,停下了如飞的步子,弯腰侧身,退出了比赛。压力如千斤巨石,指责如滔天洪水,而他,只是弯腰侧身,默默地完成了手术,默默地做着康复训练,19个月后又一次出现在110米栏的赛场上。
刘翔,弯腰侧身通过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小门”,他的步子迈得更大,他的步子迈得更坚定。
原文修改后文段
昭君,一位长得倾国倾城的女子,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而遭皇帝许配塞外,面对背井离乡的孤独,面对充满着未知数的婚后生活,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是死了一了百了,还是以大局为重,远嫁塞外?她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她身上肩负着两邦和平的重任,肩负着人民希望和平的渴望,于是她侧身弯腰,披上嫁衣,忍受孤独,远嫁塞外。穿过“小门”的她因为受到族人的喜爱而生活美满,穿过“小门”的她因带来了几年的和平而受人传诵,只有穿过这道“小门”,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昭君,如花美眷却被贪财画师故意丑化,玲珑心智却被昏庸皇帝远嫁塞外。背井离乡的孤独,异族生活的不适,站在人生的这道“小门”前,她该何去何从?女子亦有尊严,岂可如货物轻易转让,不如以死明志?不!闭上眼,她看到无数双憎恶战争的眼睛;张开眼,她看到百姓正在享受宁静的生活。于是,她弯腰侧身,穿上嫁衣,强颜欢笑;于是,她弯腰侧身,忍受孤独,远嫁塞外;于是,她弯腰侧身,以女子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维系两国和平友好的重任。
昭君,弯腰侧身通过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小门”,从此她的名字镌刻在汉代历史的丰碑上,镌刻在千万百姓的心中。
这次作文训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作文的思路,而且强化了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