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与社会史研究的新视野——评汪汉忠著《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北由富庶到衰败的历史变化研究甚少,汪汉忠的《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该著作不仅以新的视野研究了苏北地区兴衰的地方史而且通过当时社会救济、灾荒防治等政策的研究使社会史学研究有了新的面貌,即灾害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政府及社会的灾荒政策问题,都有精到的描述与分析。 For a long time,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prosperity and decay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Wang Hanzhong’s pioneering exploration of “Disaster, Society and Modernization - An Investigation Centering on the Northern Jiangsu Republic Period”. The book not only studies the local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northern Jiangsu with a new field of vision but also makes a new appearance in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social relief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 at the time. That is, the impact of disasters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famine policy issues, have a fin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其他文献
春风拂面万马奔腾。当21世纪迎来第二个春天时回眸旧岁月,展望新时代,不禁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我国加入WTO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程序奋斗目标都有了质的
2月5日,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第十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书记处有关重要指示
国际性社团作为我国科技外交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的实践与探索,论述了后疫情时代学会在学术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