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存活超过5年的受者免疫抑制剂相关并发症的单中心研究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存活超过5年的受者,其免疫抑制方案及并发症的情况。

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9年9月肝移植受者进行随访,截至2014年10月31日,存活时间超过5年并且定期随访的受者有11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肾功能、血糖、血尿酸及血脂等,统计免疫抑制方案及受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在118例受者中,有70例受者使用一种免疫抑制剂,其中单用他克莫司者53例(44.9%)、单用西罗莫司为6例(5.1%)、单用环孢素A者5例(4.2%)、单用吗替麦考酚酯者6例(5.1%);有46例受者采用2种免疫抑制剂,其中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者27例(22.9%)、采用他克莫司+西罗莫司者10例(8.5%)、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西罗莫司者5例(4.2%)、采用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者4例(3.4%)。另外仍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西罗莫司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受者有2例(1.7%)。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者46例(39.0%),高尿酸血症者51例(43.2%),高脂血症者45例(38.1%),肾功能损害者21例(17.8%),其中术后单用他克莫司组与他克莫司联合用药组相比,前者术后5年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并且两组间eGFR变化差值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肝移植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他克莫司联合用药比单用他克莫司可更明显地保护肝移植术后肾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肾移植术后应用他克莫司与西罗莫司为初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更新至2015年11月),英文检索词为"sirolimus"或"rapamycin"或"rapamune","tacrolimus"或"FK506"或"prograf","
目的建立一种小型猪可控型心脏死亡供者模型。方法采用2~4个月龄的五指山小型猪。静脉及呼吸全身麻醉后,开胸手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使供猪出现心脏骤停,同时中断呼吸机及药物支持,由此制备可控型心脏死亡模型。在心脏停搏前后监测循环衰竭前血流动力学、血液气体分析及死亡时间等。经腹主动脉插管,在心脏停搏时间分别为0、15和30 min时进行灌注,并获取各不同时间灌注组供猪的肝脏和肾脏,采用HE染色观察肝、肾组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Alport综合征患者肾移植术后的预后情况。方法2009年3月至2016年2月间11例Alport综合征患者施行肾移植术,其中男性10例(91%),女性1例(9%),年龄为( 23.5±5.1)岁(13~29岁)。供者中男性7例(64%),女性4例(36%),年龄为(38.9±12.3)岁(23~54岁)。供肾来源亲属为6例(55%)。在免疫诱导方案中,使用巴利昔单抗(商品名:舒莱)诱导6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T淋巴细胞(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且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无效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例B-ALL患者,allo-HSCT后原发病复发,在化疗联合DLI治疗无效后接受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治疗。10例患者共接受25例次CAR-T细胞治疗,输注针对CD19抗原的CAR-T细胞22例
目的研究常用诱导药物对于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单核样髓系抑制性细胞(M-MDSCs)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入组受者分别接受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或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肾移植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检测外周血CD11b+CD33+HLA-DR-CD14+CD15-M-MDSCs数量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