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下关节镜联合跟腱前外侧纵向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距下关节镜联合跟腱前外侧纵向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8例(38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21足),女17例(17足);年龄21~53岁[(33.7 ±6.2)岁].依据Sanders分型:Ⅱ型7例,Ⅲ型27例,Ⅳ型4例.均采用距下关节镜联合跟腱前外侧纵向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处理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观察B?hler角、Gissane角、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FAOS)对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42个月[(18.7±5.3)个月].手术时间为45~100min[(72.4±22.6)min].无一例植骨,术中出现跟骨后关节面微骨折9例.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未出现早期神经、血管和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与术后第2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折获得愈合,无畸形或骨髓炎.末次随访时VAS由术前5(3,9)分降至0(0,3)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8.3 ±10.5)分提高至(90.6 ±5.0)分,FAOS由术前(66.9 ±9.1)分提高至(89.8+4.3)分(P < 0.01).AOFAS踝-后足评分:优27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92%.结论 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距下关节镜联合跟腱前外侧纵向切口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位精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中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有红细胞冷凝集全血标本10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N--1000
早在2001年5月我就提出过如下观点:第一,上海繁华市区的民居房价,总体上长线看多。第二,房产类上市公司,总体上长线看空。  当时我那看多上海繁华市区的民居房价的判断是:“上海房地产价格从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续缓慢下探触底已经成功,2000年1月之后进入房地产价格缓慢回升的上通道。上海的房地产价格,2001年4月已比上年同期明显上了一个小台阶,但仍属21世纪的最低区域。”  弹指
目的 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Ⅰ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 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
目的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计划的物理剂量学参数,验证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癌的精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