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魅力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bea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芭蕾舞剧是集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各艺术门类间的密切合作造就时空一致、视听统一的艺术效果。芭蕾舞剧《牡丹亭》作为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民族舞剧作品,彰显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芭蕾舞剧《牡丹亭》人物、音乐、服饰、道具、舞等综合因素进行解读,以领会与探究此部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芭蕾舞剧;《牡丹亭》;艺术魅力
  一、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创作背景
  大型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中央芭蕾舞团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中国原创芭蕾力作。该剧撷取我国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的精华,以情贯穿,通过舞者杜丽娘和两个精美化身的交融,表现人物奋力挣脱禁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内心世界。其舞蹈编排主线清晰,突出芭蕾舞蹈语汇的张力,舞剧音乐既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也采用了西方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原创作品,舞美和服装设计简约、空灵、唯美,舞剧中昆曲和芭蕾所造成的多元韵味相互交织,为芭蕾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二、芭蕾舞剧《牡丹亭》内容及剧情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的经典戏曲作品。可以说,那是一次爱情的梦幻之旅,一支心灵追索的自由之歌,一则关于生命的壮美宣言和一首浪漫动人的情感诗篇。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云霞雨丝,烟波画船。面对冷清的园景,引起丽娘无限感慨,游兴未尽而归。丽娘思春,悠然入梦,在梦中与秀才柳梦梅相会在牡丹亭前。众花神翩翩起舞,赞颂这对纯真挚诚的青年情投意合的美好爱情。好梦不长,虽然梦境生灵活现,却寻梦不见、心头萦绕。隐情无处诉,痴心难轻抛,丽娘在病中自描春容,题诗其上,竟饮恨与世长辞。
  汤显祖的作品有着很大的艺术张力,尤其是他营造的梦的氛围和那些至情至爱的情境,为舞剧的创作和表演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牡丹亭》原著一共分为55折,芭蕾舞剧《牡丹亭》选取戏剧冲突及经典场面,共分为两幕六场:第一幕第一场为游园、惊梦,第二场为寻梦、唤美,第三场为入梦、写真;第二幕第一场为诗画、玩真,第二场为冥判、魂游,第三场为幽媾、婚礼。
  三、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表现
  (一)人物塑造
  芭蕾舞剧《牡丹亭》改编自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的同名昆曲剧目。在人物表现方面,力图挖掘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舞台上塑造全新的人物形象。
  舞剧以三个角色来表现杜丽娘这个人物:杜丽娘、花神丽娘、昆曲丽娘。后二者是前者的两个不同化身,一种多重象征性的角色,用双重的舞姿和陪伴的歌声来演绎杜丽娘的梦幻和内心世界。芭蕾舞剧《牡丹亭》做到了充分尊重原著,并针对“丽娘”这个角色进行特殊的形象处理。舞剧完整表现了“丽娘”这一形象的内心情感以及人物性格,按照主人公的情感发展以及主人公内心冲突塑造了不同的“丽娘”角色,如“现实”丽娘,“昆曲”丽娘,“花神”丽娘等。虽然这三个角色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对于“花神”丽娘和“现实”丽娘的人物刻画,不仅在编舞上注重动作语汇的形象塑造,同时在音乐的背景下,对“昆曲”丽娘这个形象进行塑造。把“昆曲”丽娘当做是一条“飘”在舞台上空的隐形线索,昆曲唱腔更为悲切地吐露着丽娘的内心声音,烘托与刻画出人物性格。
  (二)音乐特征
  作为一部舞台剧,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毕竟“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该舞剧的舞蹈伴奏音乐中使用了包括昆曲、评弹等多种传统音乐形式,展现独特的古典风韵剧中也加入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名曲,为满足剧情以及舞蹈的需求,也创作了大量的原创配乐,使得音乐能够与整个作品有更为紧密的结合。而将不同风格与形态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丰满和升华了整个舞剧形态,可谓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直击人心。
  舞剧引子部分旋律婉转、优美,节奏趋于活泼,展现着杜丽娘的甜梦场景。音乐旋律自然是先入为主,幽暗的舞台,使听觉意象显得更为鲜明,也将观众迅速地带入到剧中,为后面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铺垫作用。第一幕的音乐大体上延续了引子部分音乐的风格,但音乐旋律的表达性与表现力更强,同时融入了低回婉转的旋律,在欢乐中夹杂着哀愁。这样的风格也暗示出杜丽娘的心境变化,从梦中相会的快乐到整个春梦消散的失落。第二幕的音乐中延续并加大了第一幕的哀愁情绪,使得整个音乐的基调呈现出一种哀伤凄苦的沉思,直到最后整个音乐旋律才重新回归到热烈欢快。音乐旋律的变化,暗示出情节起落,对整个舞剧作品中的剧情表达做出一定的铺垫。
  (三)服饰特征
  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服装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风格特色。舞剧中杜丽娘的服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改变。杜丽娘的服装上有牡丹花图案,且牡丹花会随着剧情的推进而不停地改变,不仅是映照本剧情,也是一种生动的隐喻艺术表现手法。牡丹花其实是一種象征,芭蕾舞剧牡丹亭中一共出现了四种颜色不同的牡丹花,每种不同的牡丹花都有着其特殊的寓意,以色彩来象征,生动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破碎的灰色牡丹花当然是代表着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杜丽娘因忧伤郁结而亡时身上的牡丹花则变成了黑色,映照着杜丽娘内心情感的变化与生命的凋零。舞剧第二幕,杜丽娘再次穿着了一身绣有牡丹花纹样的服装出场。服装以纱质等透明面料为主,配以白色牡丹绣花,形成一种清新淡雅的视觉效果,也进一步衬托出杜丽娘作为一个年轻女孩的柔弱与娇嫩,造就舞者角色的生动塑造。
  (四)灯光与道具特征
  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台色调的主要以黑、灰等暗色系为主,整个舞台背景都处于一种昏暗的状态。色调的烘托使舞台被“朦胧”的氛围所包裹,打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映射了舞剧“梦”的主题元素。在“冥判魂游”中,灯光明亮迅速转至幽暗,仿佛观者瞬时置身于“阴曹地府”中,十分契合和满足剧情的需要和发展,“威亚”这一道具表现形式展现出死亡的恐怖场景,黑白无常的从天而降,肉身与魂魄分离的杜丽娘……活灵活现的呈现。
  剧末,表现杜丽娘与柳梦梅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人身披红色新婚绣衣,烘托着一种十分欢快幸福圆满的氛围,鲜艳的红色与暗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灯光的烘托使得视觉效果叠加、升华,提升了舞台层次感。也暗寓了对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破坏青年男女追求自由、追求美好婚姻爱情的无情地的鞭挞,充分彰显出此剧艺术价值以及思想价值。
  四、结语
  芭蕾舞剧具有可视性、流动性的审美性的特点,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是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因此,芭蕾舞剧不仅蕴含了芭蕾舞蹈因素的舞蹈形式,在依托芭蕾舞蹈的表演技巧,利用动作和形态上的改变,并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形式产生具有欣赏价值的视听感受,达到对特定的剧情内容的形象表达,从这一视角来看,对于芭蕾舞剧风格与魅力的解析,便需对音乐、服饰、道具、舞等各种综合因素进行综合性解读,才得以真正的领会芭蕾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丁雁彬.解构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世界 [J].大舞台,2015(12).
  [2]刘佳明.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形象塑造[J].北方音乐,2017(07).
  [3]王艺蓉.浅谈芭蕾舞剧的艺术欣赏[J].通俗歌曲,2016,(01):181.
  [4]杨晓娜.关于芭蕾舞艺术欣赏的要点分析[J].黄河之声,2015,(07):96.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智慧的启蒙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发掘初中物理教学的内涵,继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参与度。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开展丰富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教师有效提问,拓展学生思维”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质量课堂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践行新课改的政策,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实现课内外的全面接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通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来实施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
期刊
【摘 要】智慧教室是教育和信息有效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方式,是对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方式的一种转变,更好的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奠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时代进步下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发展的契机。所以智慧学习环境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对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智慧教室是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创建智慧型教室也是教育必然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小学教师需要加强重视
期刊
【摘 要】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认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绘本教学因其图文并茂的显著特征,正好符合形象思维占据主导的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可以丰富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知识,绘本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近来也越来越流行。在学习过程中,专业儿歌弹唱教学已成为学龄前儿童最难的技能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在学前教育部门教授儿歌弹唱的困难,旨在找到一种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市场需求的儿歌弹唱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指导教
期刊
【摘 要】语文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該是学生终身发展和学习的内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保留、维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对自身发展、思想、实践等方面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是新课改语文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视域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路径探究  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培养良好的习惯会受益终身,而良好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生在学校不仅只是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在学校获得良好的道德培养,适应社会多方面要求。本文基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分析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的不足,阐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德育教育  引言:  教育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才
期刊
【摘 要】青衣是我国戏曲中非常重要的行当,它比较注重唱功,因此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将会对戏曲青衣行当的人物刻画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戏曲 青衣行当 人物刻画  1.引言  戏曲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人物的外形展现出来,更需要对人物内在的一些心理状态进行揣摩,从而帮助观众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人物。由此可见,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们要想能够更好地对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最本质的联系,我么必须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妥善的处理,让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更好的提升。语文教学是初中课堂不可少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提问技巧会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必须具备过硬的课堂技巧和策略。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着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进行讨论。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来将把教学素材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把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推动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这就需要物理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最终确保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技术;教学  引言  多媒体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