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种尝试。本文以《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为例,对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食品安全与营养》是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藝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涉及食品安全与营养两方面的知识,学生往往觉得学习内容多而琐碎、学习与应用的难度都较大。另外,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这使《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现状,笔者在《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研究性学习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社会生活中选定研究课题,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开放性。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封闭状态,研究性学习注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并开展研究活动。教师须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对同一个课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2)过程性。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研究的过程。学生的研究过程比最后获取的成果更重要,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主动的学习,在研究中获得能力的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在评价体系上也须加强对过程性的评价,改变原来教师一人以分数的形式进行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间互评及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
  (3)实践性。所谓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就是强调研究性学习应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体验感受研究的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1 研究性学习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中的应用
  1.1 选题
  研究从何开始?有人认为从观察开始。也就是说,先观察到若干个别的事实,然后归纳出一般的原理。然而这只是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现象,而没有掌握它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科学发现往往是从问题或矛盾开始的。发现矛盾、捕捉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选定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例如,笔者在“合理的膳食结构”的教学中,从设疑开始:一个人每天需要吃多少种食物?这些食物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吗?诱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人体的营养需要,让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研究性活动,设计出一个适合个体需要的膳食结构。
  1.2 背景及任务创建
  通过网络、报刊、书籍、杂志等收集到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制定出合理的膳食结构。
  全班可分成8个小组,每组的人数为5人左右,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指定。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责任感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课题的组织工作,辅导老师则由笔者承担。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如有的同学负责上网搜集资料,有的同学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同学负责把调查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有的同学则负责写总结报告。
  1.3 课题要求
  (1)搜集到不同人群所需的营养素种类及数量,搜集到各种常见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2)针对普通人群,制定出合理的膳食结构。(3)创建生动有趣,包含各种效果的幻灯片文件。
  各小组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计划应包括课题的名称、小组成员及具体分工、研究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进展、研究成果的形式等。然后写出开题报告,在课内向全班同学汇报,同时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的研究计划进行修改。
  1.4 课题汇报及评定
  各小组的课题研究完成以后,应当及时写出研究报告,并使用电脑制作出PPT文件。研究报告中应当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各种数据的来源,以及最终研究的成果。同时,需参加班级答辩会。答辩的内容应包括:学生陈述课题研究的过程、应答教师的提问、对本次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教师点评等。在答辩会上,学生可畅所欲言,共同讨论本次课题研究成功的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能力的培养及评定,见表1)
  2 研究性学习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中实施的体会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发现学生在学习前和学习后有了很大变化,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改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研究性学习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中职学生大多不喜欢刻板的教学方式,且学习兴趣不浓。通过尝试研究性学习,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成果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己通过研究找到了结论,因而他们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有些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点,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之后,课堂气氛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课上课下提问的人数明显增多了。
  2.2 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践证明,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学生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自觉性也明显提高。“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2.3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这句格言清楚地说明了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身心投入的重要意义。那么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中职课程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真正的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分析信息材料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能力,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2]周文胜.研究性课程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03(5).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4]陈陆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崔相录.研究中学习(上、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7]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影响大、成果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为当今众多的教育学者所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成功的合作学习必须具备的五个要素。为了把合作学习具体落实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来,作者进行了一次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并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讨了影响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
摘要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面向文本的分析评估方法,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中。本研究主要应用内容分析法的A-B-X模式对重要的两份课程改革文献作对比分析,比较二者对课程综合性这一主题的理解认识以及其中的差异与相似。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作为一个关键切入点,试图通过调整课程推进素质
摘要本文利用综述的方式对美国、日本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概况、课程设置、教师人员及两国图书馆员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而挖掘出美国和日本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之间的潜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诞生地,美国在其教育方面可谓是最为发达的国家。虽然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曾一度陷入艰难的境地,但经过多次的教育改革,最终走
摘要本文对普通高校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高校体育实施拓展培训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综合考虑它与目前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互补性,并从拓展培训项目的安全性、科学性、可实施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结合高校场地器材条件、现有师资力量等实施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拓展训练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