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观察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TOR抑制剂RAD001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mTOR信号轴中效应分子以探讨血管瘤消长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传代培养,并用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对其鉴定。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使用无血清培养孵育48h行同步化处理后,分别加入RAD001、LY294002及RAD001+LY294002作为干预组,加入完全内皮细胞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以上4组继续孵育24h后收集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Akt、p-mTOR、p-ERK及p-eIF4E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分析p-Akt、p-mTOR、p-ERK及p-eIF4E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

1.RAD001、LY294002及RAD001+LY294002干预24 h后,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0±1.73)%、(15.03±1.05)%、(36.06±2.67)%,较对照组(3.90±0.20)%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2,-18.03,-20.82,P<0.01),且RAD001+LY294002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Y294002组、RAD001组(t=-20.82,-12.12,-12.7,P<0.01);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4.29±1.59)%、(74.57±0.59)%、(82.28±3.01)%,较对照组(67.15±1.49)%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7,-8.02,-7.79,P<0.01),且RAD001+LY294002组高于对照组、LY294002组、RAD001组(t=-7.79,-4.35,-4.06,P<0.05)。2.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显示,RAD001干预后,p-Akt、p-ERK、p-eIF4E蛋白表达分别为(0.75±0.04)、(0.54±0.08)、(1.50±0.34),较对照组(0.43±0.08)、(0.27±0.04)、(0.84±0.17)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3,-5.49,-3.03,P<0.05);p-mTOR(0.40±0.04)比对照组(0.77±0.07)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1,P<0.01)。LY294002干预后,p-Akt、p-ERK、p-eIF4E、p-mTOR蛋白表达分别为(0.31±0.08)、(0.26±0.04)、(0.78±0.18)、(0.42±0.05),与对照组比较,蛋白表达有一定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0.23、0.41、6.75,P>0.05);RAD001+LY294002干预后,p-Akt、p-ERK、p-eIF4E、p-mTOR蛋白表达分别为(0.32±0.09)、(0.23±0.04)、(0.50±0.13)、(0.27±0.03),与对照组比较,p-eIF4E、p-mTOR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0.97,P<0.05),p-Akt、p-ERK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1.10,P>0.05),与LY294002组,p-mTOR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P<0.05), p-Akt、p-ERK、p-eIF4E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t=-0.15、0.92、2.16,P>0.05),与RAD001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6.47、4.75、4.87,P<0.01)。

结论

mTOR抑制剂RAD001可引起p-Akt、p-ERK及p-eIF4E的负反馈激活;RAD001+LY294002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RAD001或LY294002,且可避免RAD001引起的负反馈激活。

其他文献
我国是全世界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国家。过去几十年中,在几代胸外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管外科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新时期,食管外科医师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笔者概述了目前我国食管外科面临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定义、分期及治疗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手术是AEG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根据AEG不同分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然而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常差强人意。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和围术期化疗可改善AEG患者生存情况。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TNM食管癌分期系统提供了简化的AEG 2 cm原则,并新增了其cTNM、ypTNM分期,提高了该版分期系统的临床实用性。
目的探讨Ⅲ型食管闭锁患儿基础条件及术中处理因素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实施根治手术的Ⅲ型食管闭锁7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9例,女27例,年龄10 h~22 d,平均(3.79±3.81)d,体重1.38~4.3 kg,平均(2.73±0.58)kg。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肺炎,38例(50%)合并心血管等其他系统畸形。73例行经胸开放手术,3例胸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均需行消化道重建,食管胃吻合术是关键技术,其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短期预后。成功的食管胃吻合术至少应做到术后早期无吻合口出血与吻合口瘘发生,并在后期无吻合口狭窄。常用吻合方式有圆形吻合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及手工吻合。手工吻合是最传统、最经典的吻合方式。使用圆形吻合器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已成为食管胃吻合术主流方式。直线型切割缝合器食管胃侧侧吻合可扩大吻合口内径,减少吻合口狭窄。各种吻合方式
目的对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自体原位植皮术,评价其治疗效果,提出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间自体原位植皮手术治疗的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患儿23例,病例纳入标准:均为瘤体分布弥散,皮肤大面积(>5 cm×5 cm)异常,手术切除瘤体后创面缝合困难;非手术治疗方法无效;血小板值在2×109/L~31×109/L。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