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ee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中注意研究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效益的提高,教师应当从以下几点作出努力:一是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切实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调控教学和评价教学,从而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二是学生在教师的心中要有情感、有思想、有自尊、有个性的生命体。那么,在教学中,就必须满腔热血地、艺术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地理解知识、选择知识、分析知识、应用知识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那么,教师在用自身的心血与智慧点燃学生生命之火,维系学生学习生命的持续奋进的动力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四是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育,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活力。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美国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习不仅要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良好的方法可以使人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在知识迁移规律作用下,触类旁通。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时所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所谓学会学习,实质上就是掌握学习方法。这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生天真、幼稚、不够成熟,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不够自觉,又贪玩好耍,因此对他们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教育培养习惯。”人们也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与学习成绩好坏几乎是成正比的。在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抓紧抓实。在语文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养成几种习惯:
  ①养成早读的习惯,学生早晨到校后,要求学生自觉拿出课本,读当天要学习的课文。
  ②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地听老师讲,听同学讲,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要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批注,把老师板书的重点内容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④养成预习的习惯,语文课学生不预习,就没办法顺利进行,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后多读几遍,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及自己不懂的问题。
  ⑤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工整,行款美观。
  在学习方法上,主要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识字写字方法、朗读方法、概括段意方法、课堂笔记方法、作业方法、写作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就拿写作来说吧,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经常进行课堂随笔训练。课堂随笔训练可以是篇章训练,更多的是段落或句式的训练。教师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构思一句、一段或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模仿、借鉴课文的写法,费时不多,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学生阅读课文时,教给他们一套阅读符号,在具体讲解课文时,教会他们圈点批注。这虽然看来只是一些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但这种训练也包含思维训练的内容,蕴含有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内容。这样会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是教师应当自觉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学方法中的具体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是发挥课堂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习习惯能否养成。有句俗话叫“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课堂上,教会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善于提出问题才是真正领进了门。
  二是教会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教材,然后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上课前,先预习教材中将要讲授的内容,只要知道将要讲些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明白它。课后第一件事不是做练习,而是阅读课文,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教材,把不懂的字、词做上符号,查工具书理解。有不懂的句子或段落,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实在难理解,就和同学讨论解决全面消化所学知识。在学完课文之后,还应把整篇课文内容再阅读,做一个全文总结,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养成练习习惯,做练习是自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做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认真审阅题目,使自己弄清楚题意,再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如果有做不起的难题,要善于思考,要会查工具书。语文除了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外,还要练习写作,写一写日记、周记、片段、小作文,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通过写日记、周记、片段或小作文记下来,经常练习写作,学生的寫作能力就会提高。
  四、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打铁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也会不买帐。教师应该牢牢树立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四是树立一种大语文观。
  总之,老师在课堂上提高了教学效益,学生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愁基础知识学不好吗?还愁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不高吗?还愁语文教学质量上不去吗?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教学之中,努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抓住教育的真谛,抓住培育生命,那样我们的语文教育之树就会永远绿满人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50例拟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
期刊
【摘 要】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学会自主探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探究;能力培养 ;兴趣;指导方法;引导创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国家颁布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明
期刊
[摘 要]语文这一学科是非常灵活的,它的意境优美而且无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老师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意境,提起学生學习的兴趣,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性自主学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