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头颅CT脑白质的范围,CT值及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50例HIE患者进行CT诊断。结果:50例HIE患儿轻度、中度、重度的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发生率28%、93%、100%;50例HIE患儿中18例CT值>18Hu,但均有形态的改变。结论:只有综合分析脑白质的范围,程度(CT值)及脑白质形态改变,头颅CT对HIE脑损害的诊断才有价值。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新生儿 CT值,脑白质 形态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87-01
  新生儿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患者出现脑病表现。新生儿脑病是产生脑损害的主要原因[1],目前强调脑B超,核磁及临床症状分析,头颅CT是诊断此病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基层医院。儿科及新生儿科医师必须掌握如何判断脑白质的范围、CT值及脑白质低密度的形态改变才能客观判断HIE脑损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与来源
  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入新生儿监护室的50例HIE患儿,全部为足月儿,男22例,女28例,生后3-7天扫描CT。
  1.2 临床依据
  1.2.1 临床分度标准[2],见下表
  1.2.2 头颅CT脑白质的范围:2个脑叶的轻度,2-7个脑叶局灶性低密度为中度,广泛性、弥漫性低密度为重[3]。
  1.2.3 CT值<18Hu为脑白质低密度[4]。
  1.2.4 脑白质低密度的形态改变,观察脑白质病变与灰质交界处的脑白质边缘状态,由正常的枫叶状改变为圆形、杵状式及花瓣状突起的形态改变。形态改变在脑叶分布为轻中重三度,仅2个脑叶发生蛋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为轻度,>2个脑叶为中度,广泛性形态改变为重度[5]。
  1.3 CT测定方法
  脑密度测得扫描额叶、顶叶、枕叶、颞叶。HIE患儿的CT值在脑白质最低密度处测得。
  CT是矩阵512?512,窗宽100Hu,中心35Hu。扫描范围:自听眶上线到顶部,扫描10层,层厚7mm,层距9mm。CT结果由CT室、儿科医师共同阅读并有专家审核。
  1.4 统计与处理
  计算均值±标准差,卡方检验及配对校正卡方检验。
  2 结果
  脑白质范围、CT值及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50例HIE患儿临床分度:轻、中、重度HIECT值结果分别为11例、6例、2例>18Hu.表明CT值不足以判断脑损害的唯一依据,表2中HIE临床分度与脑白质范围,CT值及脑白质形态改变关系显示轻度25例中28%,中度25例中(93%),重度10例中(100%)有形态改变,形态的改变各组间统计学X2=31.20,P<0.01(详细见表2)。
  3 讨论
  3.1 CT值评估HIE脑损害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3年提出以CT<18Hu作为脑白质低密度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诊断HIE的重要依据,但是CT值不是诊断HIE脑损伤的确诊指标,需要综合分析CT值,脑白质范围,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
  3.2 CT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对中重度HIE脑损害有诊断价值。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HIE患儿,尤其是临床中、重度患儿,头颅CT观察有明显低密度区,但其CT值并不低,有的达24Hu,同时我们发现其中多数HIE患儿,头颅CT蛋白质低密度均有形态改变。通过我们统计学分析,当临床分度及CT低密度形态改变明显时,CT值正常,形态改变更有诊断价值。
  提示:只有综合分析CT脑白质范围,程度(CT值)及CT低密度形态改变三方面,头颅CT对诊断HIE脑损害才有更客观更明确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加宝,陈凯. 临床新生儿学.2002.7;139.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766-767.
  [3]韓玉昆,整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99-100.
  [4]虞人杰,鲍秀兰,整理.CT对新生儿窒息缺氧损害预后的评估.中华医学杂志,1993,73;101-103.
  [5]李平,虞人杰,曹连义,关立夫,整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评估的进一步探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2(2).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但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无选择性,因此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均有抑制作用,这不仅使化疗患者出现毒性反应,而且也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危害。化疔药物可以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口腔食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而使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具有致癌、致畸、骨髓抑制和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因此,熟悉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提高化疗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
期刊
【摘 要】 随着各医院间的竞争力的日益激烈,各医院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渐渐规范医院各工作内容的管理,因此,中药临方炮制工作也不例外。  【关键词】 临方炮制 重要性 对策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 1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1-8801(2014)09-0307-01  本文以下将中药炮制的现在的情况以及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同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肠梗阻疾病中采取多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有患者30例,将其中实施常规X线摄片诊断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诊断结局。结果:观察组有29例经诊断提示为肠梗阻,检出率是96.7%(29/30),与对照组的70.0%(21/30)相对比,差异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在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病史与超声结果图像。结果 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多位于脐周与右下腹,淋巴结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或点状血流信号。所有患儿均出现腹部疼痛,其中右下腹疼痛14例,脐周腹痛12例,左下腹疼痛2例,剑突下疼痛2例;合并呕吐1
期刊
【摘 要】 农村合作医疗、全民医保、医改方案、基本药物制度(总称新医改)的实施,它必将触动众多医疗服务机构的切身利益及运行策略,也一定会给广大群众带来经济、方便的诊疗,使患者的就医意向发生变化。本文分析了新医改给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快速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新医改 社区卫生服务 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 R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性肺结核的X 线诊断特点及符合率。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根据患者结核杆菌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依据,统计患者经X线诊断的符合率,并总结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52例经临床确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经X线诊断出48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48/52)。同时,经X线诊断的48例患者的X线主要表现为
期刊
【摘 要】 目的 了解分层管理模式在五官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五官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质量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基础护理、完善病历书写等。实验组在对照
期刊
【摘 要】 目的 分析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68例细菌性腹泻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统计各项病原微生物占比,对比不同年龄段患儿最高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结果 全部患儿中检出病原微生物共计124例,其中志贺菌占比最高为50.81%,显著高于其它病原微生物,P<0.01;2~6岁组志贺菌感染率明显高于30d~2岁组,P<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脑梗塞CT诊断价值,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防范因CT漏诊延误治疗而产生医疗纠纷。资料及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2月~2013年12月间接收的113例早期脑梗塞的患者使用常规CT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所有患者均是在发病6小时内到院接受检查,并且在发病的24小时之后复查或使用MRI确诊为脑梗塞患者。结果:113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有异常征象出现,其中有21例表现为占位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辩证应用泻肝解痉汤治疗临床上辩证为肝胆郁热证患者。结果:本方对三叉神经痛有药到病除的显著效果。结论:泻肝解痉汤具有减轻、控制三叉神经痛疼痛发作,促进临床早愈的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 R 7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1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