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普通老百姓开始用旅游观光的休闲方式来享受生活。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调查发现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很少有同学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这就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相矛盾。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课程;学生现状;创新能力;建议
在21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各个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因为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于一体的专业人才,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才可以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主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专业学生现有能力状况、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创新型人才等。
1 旅游专业学生的现有能力
传统方式培养出的旅游专业学生,只会注重这几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能力。要求学生遵守工作规范,乐于奉献自己,并且有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帮助学生在从事相关职业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第二,必备的传统职业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性、应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忽略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虽然前两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得到较好的工作,但是最后一种能力的高低才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第三,具有一定的职业发展水平。这方面的能力就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学习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从事相关旅游工作之余,仍不忘记主动学习,收集本行业的相关知识,吸取他人和自身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促进自身职业水平的提高。因此以上三个方面是传统旅游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强调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学生不遵守相关职业道德,唯利是图、创新能力不够,发展过程中吃老本、忙于工作忽视学习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只注重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行为。目前旅游发展行业急需创新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大环境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发展需要。前者社会大环境需要是指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所需。目前我国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形式最好的产业之一,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将我国从亚洲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原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须紧抓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大众所需,能够开发出新型旅游模式和途径,促进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实现政府提出的旅游目标。后者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与创新型于一体的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越好,同类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就越大,相关单位只能各自寻找发展道路,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可以培养出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比较强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3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式
3.1 学校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研究表明,意识的产生需要相关环境的熏陶。创新思维的产生也需要创新环境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做出创新性的发展行为。老师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改变原有的课本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听讲兴趣,鼓励学生动脑去思考问题,主动动手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例如老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创新平台;或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发生在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提醒学生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去思考,推动学生的思想进步。
3.2 学校利用现有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中可以运用到一些电子媒体技术,例如电子化教学模式。学校在教育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锻炼机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动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或者教师利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旅游信息,让同学们感受到最新的职业发展需要,学习到课本之外的发展知识。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开始思考现有旅游发展模式的优缺点,考虑自己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最终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3 学校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摇篮
创新的摇篮主要包括两种途径:学校提供模拟创新基地以及鼓励学生外出实习,锻炼创新能力。前者学校提供模拟创新基地是指学校通过组织大型比赛活动或者社团活动的方式,利用奖金或者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刺激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想法可以在比赛中得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学生可以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创作能力、吸收他人的创新思想、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等,并且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产生鼓励思考、提倡创新的学习氛围。后者鼓励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使创新思想得到锻炼,并且企业可以从中得到收益,双方实现双赢。例如,学生可以在实习单位跟随导游实习,在旅游路线中,感受旅游专业的魅力,提升自己对旅游知识的热爱程度,并且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实际旅游项目相结合,弥补旅游项目的不足,完善路线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为单位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鼓励自己去进行创新型思考。除此之外,学生在实习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创新项目不能获得收益,学生可以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足够的经验教训,从而改进自己的创新项目,完善创新思维方式,最终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4 结语
应用性与创新型于一体的专业旅游人才可以更好地开发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市场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现代化进步与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专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伟华.论旅游地理课程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09).
[2]高晓华.论高职院校旅游地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2(05).
作者简介
马荣霞(1979-),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泊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理教育。
作者单位
泊头职业学院 河北省泊头市 062150
【关键词】旅游课程;学生现状;创新能力;建议
在21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各个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因为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于一体的专业人才,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才可以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主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专业学生现有能力状况、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创新型人才等。
1 旅游专业学生的现有能力
传统方式培养出的旅游专业学生,只会注重这几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能力。要求学生遵守工作规范,乐于奉献自己,并且有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帮助学生在从事相关职业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第二,必备的传统职业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性、应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忽略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虽然前两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得到较好的工作,但是最后一种能力的高低才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第三,具有一定的职业发展水平。这方面的能力就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学习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从事相关旅游工作之余,仍不忘记主动学习,收集本行业的相关知识,吸取他人和自身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促进自身职业水平的提高。因此以上三个方面是传统旅游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强调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学生不遵守相关职业道德,唯利是图、创新能力不够,发展过程中吃老本、忙于工作忽视学习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只注重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行为。目前旅游发展行业急需创新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大环境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发展需要。前者社会大环境需要是指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所需。目前我国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形式最好的产业之一,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将我国从亚洲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原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须紧抓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大众所需,能够开发出新型旅游模式和途径,促进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实现政府提出的旅游目标。后者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与创新型于一体的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越好,同类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就越大,相关单位只能各自寻找发展道路,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可以培养出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比较强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3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式
3.1 学校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研究表明,意识的产生需要相关环境的熏陶。创新思维的产生也需要创新环境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做出创新性的发展行为。老师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改变原有的课本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听讲兴趣,鼓励学生动脑去思考问题,主动动手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例如老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创新平台;或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发生在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提醒学生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去思考,推动学生的思想进步。
3.2 学校利用现有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中可以运用到一些电子媒体技术,例如电子化教学模式。学校在教育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锻炼机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动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或者教师利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旅游信息,让同学们感受到最新的职业发展需要,学习到课本之外的发展知识。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开始思考现有旅游发展模式的优缺点,考虑自己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最终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3 学校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摇篮
创新的摇篮主要包括两种途径:学校提供模拟创新基地以及鼓励学生外出实习,锻炼创新能力。前者学校提供模拟创新基地是指学校通过组织大型比赛活动或者社团活动的方式,利用奖金或者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刺激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想法可以在比赛中得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学生可以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创作能力、吸收他人的创新思想、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等,并且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产生鼓励思考、提倡创新的学习氛围。后者鼓励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使创新思想得到锻炼,并且企业可以从中得到收益,双方实现双赢。例如,学生可以在实习单位跟随导游实习,在旅游路线中,感受旅游专业的魅力,提升自己对旅游知识的热爱程度,并且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实际旅游项目相结合,弥补旅游项目的不足,完善路线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为单位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鼓励自己去进行创新型思考。除此之外,学生在实习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创新项目不能获得收益,学生可以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足够的经验教训,从而改进自己的创新项目,完善创新思维方式,最终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4 结语
应用性与创新型于一体的专业旅游人才可以更好地开发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市场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现代化进步与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专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伟华.论旅游地理课程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09).
[2]高晓华.论高职院校旅游地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2(05).
作者简介
马荣霞(1979-),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泊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理教育。
作者单位
泊头职业学院 河北省泊头市 06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