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参加拔河比赛要“慎重”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期被安排担任以“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中小学传统体育项目大赛的裁判工作。比赛项目设置了拔河、滚铁环、踢毽子、跳绳、沙包投准等,掀起了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高潮。学生的精彩比赛的确让笔者大开眼界。
  但是在进行拔河比赛时,我却捏了一把汗。由于比赛采取计分制,所有参赛队都要以成绩排定名次,按名次计算得分。这样,在十几个队参加的拔河比赛中,每个队在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要参加至少4~5轮的比赛。每场比赛三局两胜,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一下午要参加十局以上的比赛。参加拔河的同学,个个使出全身力气,双手紧握绳子,瞪大眼睛,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拼尽全力向后拉。一局局下来,嗓子喊哑了,腿累得抽筋了。比赛结束后一个个都累得瘫坐在地上。看到这些,笔者感到既心疼又担心。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训练学副教授孙卫星认为: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拔河会伤害心脏。拔河比赛中,当肢体负荷量迅速增加时,机体主要依靠加快心率来增加供血量;拔河还可能伤到孩子的“筋骨”。儿童时期身体的肌肉主要为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很弱,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时易引起关节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抑制骨骼的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肢体变形,影响儿童的体形健美。
  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组织拔河比赛一定要慎重:
  1.注意参赛者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年龄不满15周岁,未经过健康查体者,一律不能参赛。
  2.赛程的安排要合理,让参赛学生有一个充足的休息时间。
  3.参加比赛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及伸展运动,避免受伤。
  4.比赛现场要安排医护人员,处理突发伤害事故。
其他文献
一、原“木头传电”游戏    (一)游戏方法  在一块有若干树木(相互间有一定的间距)的平坦场地上,把游戏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被抓组,乙组为抓人组。甲组的人来回奔跑于各棵树之间,乙组的人在中途追逐拍击。若甲组的人在中途被拍击到就代表“死亡”,站在原地且举起手,等待同伴前来拍击复活。若乙组的人被甲组的人(甲组的人身体必须有一部位触及到树)拍击到也代表“死亡”,站在原地且举起手,等待同伴前来拍击复活
体育教学中对运动负荷的把握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质发展的大事,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宜的负荷量,首先要在备课时考虑学生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再确定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练习的次数。在体育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引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望,在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如若学生精神饱满,运动欲望较强,可以适当的增加预定的运动负荷,相反则减少运动负荷。在练习过程中也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衡量、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一、《标准》的项目设置与中考脱钩    由于考试的导向作用,地方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项目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不同,从而引起学生不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测试和锻炼。  杭州市中考项目的设置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有很大不同,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