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来源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样冠状病毒WIV1刺突蛋白利用浣熊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受体侵入细胞能力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蝙蝠来源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样冠状病毒WIV1刺突蛋白利用浣熊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并探究SARS样冠状病毒WIV1潜在的跨宿主传播风险。

方法

构建来自浣熊狗、果子狸、中华菊头蝠和人等不同动物来源的ACE2表达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并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建立SARS冠状病毒(Tor2株系)及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WIV1株系)假病毒感染系统,并进行假病毒感染实验;利用假病毒感染系统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WIV1刺突蛋白对浣熊狗等不同动物来源ACE2受体利用能力;构建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质粒,并转染至T Rex 293细胞,借助假病毒感染系统检测TMPRSS2对WIV1侵入能力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所获赠及构建的不同动物来源的ACE2质粒可经瞬时转染至细胞进行表达;与pcDNA3.1载体相比,浣熊狗、中华菊头蝠、果子狸和人的ACE2均可使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WIV1侵入细胞的能力增加上万倍,上述ACE2组与载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7.744、P < 0.001,t = 18.740、P < 0.001,t = 32.297、P < 0.001,t = 15.902、P < 0.001);与TMPRSS2阴性组相比,TMPRSS2在靶细胞的表达可使WIV1假病毒的感染能力增加10倍以上,两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9.460、P < 0.001)。

结论

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WIV1的刺突蛋白除了利用人类、果子狸及中华菊头蝠的ACE2受体感染细胞,还可利用浣熊狗的ACE2受体侵入细胞,且TMPRSS2可显著促进其侵入能力,提示WIV1可能存在多种跨宿主传播的风险。

其他文献
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主体.倾力打造主体,是"十五"期间安徽档案工作的重头戏.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安徽已建和在建国家综合档案馆23个,新增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分别
目的探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ART)对既往因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肝病相关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治的940例既往因献血感染HIV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时间、治疗情况、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资料,回顾性分析638例行cART死亡患者(cART治疗组)和302例未行cART死亡患者(未治疗组)的肝病相关死亡影响因素。结果cART治疗组患者
通过实验研究MMT和CO添加剂对SNCR反应的影响,着重研究MMT和CO在协同作用下对SNCR脱硝效率和CO排放浓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MMT添加剂在SNCR体系中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喷入模拟烟气中MMT添加剂的最佳质量浓度为40mg/L,将此质量浓度的MMT添加到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反应体系中,可以使反应温度窗口拓宽约30℃,最佳反应温度为900℃,对应的脱硝效率得到提高;CO的存在会
供热企业档案部门在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中,如何适应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出供热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同时也使供热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本文提出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