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考虑到应用型本科的学生毕业后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尽快结合,通过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翻阅规范、图集,到施工单位了解工程项目的實际操作流程,并自己动手完成简单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和模型制作,探索新的授课方法,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8-0093-0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Architectur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YE Lin, WU Jing, JIANG Guoming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For the student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nsidering that after graduation, students can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work practice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read the specifications and atlas, go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and do the design calcula-
  tion and model making of the simple concrete structure by them-selv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w ideas to the teaching cours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thinking
  1 前言
  为了响应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对于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这一必修课程,针对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授课方法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在通过书本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翻阅规范、图集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到施工单位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流程,并让学生动手完成简单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和模型制作,实现从结构设计、计算到模型制作的一系列操作,尽量模拟现实生产活动的流程[1-2]。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对学生毕业后尽快服务于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实践方案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中楼盖结构和框架结构两部分是本科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而对于初学者,特别对于未接触过实际工程的学生而言,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六个人一组,每组给定结构设计的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基于一个假想工程的两层两跨框架结构及建筑物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
  2)设计资料,包括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楼屋面做法、材料选用等。
  3)设计内容:按建筑功能要求确定主要承重体系,选择结构方案;假定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结构构件的设计与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
  4)设计要求: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训练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按照任务书中的已知条件,查阅规范和图集确定未知参数,进行结构的计算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施工图完成后,考虑到模型制作突出板、梁、柱、基础、楼梯等构件钢筋的布置、搭接、锚固等构造要求,并考虑模型与真型的比例(1/10)问题,不进行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灌等工艺的模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对于不同构件处钢筋的连接和锚固,需要学生查阅图集并走访工地后完成。
  3 实践过程
  结构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结构的承重体系,完成平面布置方案,对结构各主要构件的尺寸进行估算。为了节省时间且能掌握基本的计算过程,要求每组学生分工完成框架体系中单榀承重框架的计算(可分为边榀、一般中榀、楼梯榀),包括板(弹性方法、塑性方法)、次梁、主梁、柱子、基础、楼梯的计算。计算过程中学生应经常查阅规范,除满足相应的计算公式和验算条件外,还应满足规定的构造要求和抗震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在计算时明确各个构件大概的受力图(包括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以更加深刻明了地理解结构受力形式而非单纯套用公式。
  结构施工图绘制 根据结构计算结果,完成标准层及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次梁配筋图、主梁配筋图、柱平面布置图及配筋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配筋图。绘图过程应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的要求完成。
  模型制作 根据已绘制的结构施工图,考虑到整体制作的难度以及观赏效果确定模型的制作比例为1:10。用不同粗细和颜色的铁丝来表示不同的钢筋,如图1所示。   由于1:10的制作比例,构件的截面较小,选取最具代表性,荷载种类较多,包括了楼梯的一跨。同时,为了方便模型制作,采取先制作基本构件再进行组合的方法。
  为了保证整体稳定性,使铁丝间不容易产生滑移、错动的现象,用锡焊的方法进行铁丝的连接,如图2所示。
  为了整体连接以及模型的稳定性,结构的节点处也用焊接的方式,如图3所示。
  4 教学探索
  传统的教学以课本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知识点理解透彻,即使是很认真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靠记忆力来学习,所以知识在大脑里留存的时间比较短暂。而靠理解力得到的知识则能保留很长时间,且学生能灵活应用。文字形式的内容不够直观,难以理解。本科阶段的实践环节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虽然相对课本比较直观,但学生没有亲自动手,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复杂的理论和构造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教学模型的制作,不考虑模型与实际结构应力相同的力学性能,仅考虑构件的受力而使钢筋的布置不同,为理解基本原理和构造要求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如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开始采用铜丝绑扎,结果效果很差,容易出现滑动的现象,所以改用锡焊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如楼梯柱的基础处理,由于采用独立基础,楼梯柱的基础需要另行计算,但考虑到楼梯柱的荷载较小,学生经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确定按照构造进行配筋,框架柱基础的处理也简单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r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切身体会将图纸变为实体的过程,实时解决问题,建立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
  5 结论建议
  对初学者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或熟悉混凝土结构是困难的,需要让他们对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概念十分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结构模型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种机会。制作模型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相互协作以及与教师探讨的过程,他们可以在学习本门学科中提前了解结构内部构造,分析各节点的受力情况,同时为之后的计算设计打下基础,了解结构受力不仅是套用公式,还需全方面考慮。
  建议是在最初时先让学生做一个自己所理解认识的混凝土结构节点模型以及CAD图,在后期结束时将初模型与参考正确图纸所做的模型进行对比,找错误并理解为什么,在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认知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查找规范和翻阅图集的能力。最后以答辩的形式结束,让每个学生充分思考并归纳总结,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杨先奎,杨军.框架轻板建筑和装配式大板建筑的工业化施工方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58.
  作者:叶琳,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吴竞,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姜国铭,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系(314051)。
其他文献
摘 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充满乐趣。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两者的整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1-0043-02  1 前言 
摘 要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互联网 ”时代,在感受信息技术为社会带来的进步的同时,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探讨如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问题。从人的综合素质的定义入手,对强化程序设计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程序设计;综合素质;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7-0088-0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但开发茶叶功能食品却缺乏一定的深度,导致市场监管能力不足,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经营规模有限、技术水平不高、农药残留较高等,一定程度影
中药鉴定技术作为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课时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与该课程的融合,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分
针对传感器课程设计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在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的基础上,从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和探索,提出利用单片机结合LabVIEW的方式,对学生从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上位机可视化界面的设计、标定和误差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饮茶既养生又预防疾病,其养生功能和药用价值为世人认可,在生物医学领域逐应用开来,产生了巨大的现实价值。本文以茶叶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茶叶的药用价值,然
摘 要 基于成绩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主要通过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水平。以西南地区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学生成绩为基础,提出课程集群化分析的观点,应用事后比较法发现专业间的整体差距;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描述课程集群的耦合度,通过删除项目度量法,定位并删除成绩评价不合理的课程。最后应用卓越班的成绩数据检验其信效度,结果符合实际。该模型有效弥补了传统学生评估带有主观化的缺陷,对教学质量评价
目的:探索运用沙盘游戏疗法治疗小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疗效。方法:采用倒返实验设计,通过24次的沙盘游戏个案干预,运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进行前后测的数据对比,对沙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