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想主义的光辉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52833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常无奈地发现理想主义的光辉,纯真的爱情和友谊,甚至无私的骨肉亲情这一切都离我们渐行渐远。观看《我的父亲母亲》,让我对此深有感触。影片中父亲母亲那朴实的爱,唤醒了我心底沉睡已久的真情和理想主义的光辉。
  [关键词]理想主义 象征 诗意电影
  
  观看《我的父亲母亲》,感动之余,对我而言更是一次精神之旅。
  影片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但是叙事的重点放在五十年代,回忆父亲母亲纯真的爱情故事。影片中母亲的戏最多,我就从母亲说起吧。母亲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也是村里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人。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母亲是个勤劳、朴实、聪明而又执著的人。父亲是来自城里的青年知识分子.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母亲对父亲几乎是一见钟情。片中母亲追求父亲的几个经典情节,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纯情年代。
  为了见到父亲,他们相识的那个冬天.母亲总是穿着她心爱的红棉袄,守候在父亲送学生回家要经过的山路上,听到父亲的声音。就躲进路旁的白桦林里,偷偷地注视着父亲,父亲在山路上轻快的行走,隔着白桦林。母亲侧着身子,脚步一直随着父亲的身影在移动,透过金黄的白桦林,母亲明亮的双眸一直注视着父亲高大的身影。有一次,母亲终于鼓足勇气,一听到父亲的声音,就赶紧奔跑,绕了好大一个圈赶到父亲的前面去,假装恰好无意问迎面碰到。正对着父亲那张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辉的年轻的脸庞,母亲兴奋得有点手足无措,把篮子都忘在了父亲身旁的山路上,那一刻,母亲美丽的脸庞显得越发美丽。五十年代的那个寒冷的冬天。父亲母亲的心里一定格外的温暖。
  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母亲在山路上追赶马车的镜头。母亲正在屋里等着父亲来吃饺子,听说父亲突然被划为右派,正坐着马车往城里赶。母亲抱着一个包袱,往进城的山路拼命地奔跑,包袱里是一个大大的青花白底的瓷碗,青花碗里是热气腾腾的饺子,母亲每一次给父亲送好吃的都是用这个青花碗。母亲还是穿着她那件父亲也很喜欢看的红棉袄,但是头上多了一个红发夹,那是父亲刚刚送给她的。马车还在向前.母亲不断地奔跑,已经看见马车了,因为抱着包袱穿着红棉袄,奔跑中母亲的身形有点笨拙,然而浑身上下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母亲抄近路又穿过了一道山岗,快赶上马车了,就在这时,母亲跌倒了,青花碗打碎了,饺子洒落在草地里。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母亲泪流满面。一片一片地拾起打碎的青花碗,母亲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摸头发,发现头发全散了,父亲送给她的红发夹也不见了。
  据说,母亲连续几天早出晚归,找遍了她走过的那条山路的每一寸土地,想找回那只遗失的红发夹,结果无功而返。至于青花碗,姥姥后来请人补好了,说是要给母亲留下一个念想。姥姥以为父亲不会回来了,城里人总是要回城去的。失落的红发夹,后来终于找到了;打碎的青花碗也补好了,尽管有几道裂纹。父亲走后的日子,母亲天天去村口的路上张望,有时还会戴上红发夹,痴痴地看着青花碗。在进城找父亲的途中,身心疲惫的母亲病倒了,就在快要绝望的时候,父亲奇迹般地回来了。
  影片中父亲的戏比母亲少得多,但是父亲的形象同样刻画得相当成功。如果说母亲的形象会唤醒我心底的柔情,让我想起自己纯真的初恋;那么父亲唤醒的则是我心底沉睡已久的良知,让我想起自己也曾经拥有理想主义的光辉。重温《我的父亲母亲》,影片中的父亲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亲生父亲。影片中的父亲那种两鬓剔得很高的小分头,现在看起来也许有点土.我却觉得清爽而又亲切,翻开家里的老影集,五六十年代所有的相片上,我父亲也留着那种发型。看到影片中的父亲到村里各家各户吃派饭的镜头,我想起我父亲曾经告诉我,当年他在农村时,家家户户来了客人就要请他作陪,说是作陪。却每次都坚持要把他让到上席,因为他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影片中的父亲,二十岁就从城市来到山村,这一来就没有离去,四十余年如一日,把毕生的心血付给了农村教育事业。我父亲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放到了农村,当过多年的乡村教师,后来父亲回城了,但是仍旧一直站在教书育人的第~线。我们的父辈两袖清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相通的。
  影片中父亲总共没有说过几句话,但是父亲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作为在贫困乡村播撒文化的象征,几乎贯穿影片的始终。母亲最爱听父亲的读书声,听了四十几年还听不够,父亲永远地去了,母亲再也听不到父亲的读书声了。影片的结尾,儿子站在父亲站了四十余年的讲台,给乡村的孩子们读父亲写给他们的识字歌,老态龙钟的母亲仿佛又听到了父亲的读书声,仿佛又回到了和父亲相识那年。
  影片看完了,我已经很少被感动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挥之不去的是,母亲穿着红棉袄像一团火焰似的不断奔跑的身影,还有父亲那张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辉的年轻的脸庞。我忽然发现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现在时的九十年代,用的全是灰暗的黑白镜头:中间的主体部分,回忆父亲母亲纯真的爱情,过去时的五十年代,却运用了非常绚烂的色彩。红棉袄、青花碗、黄土地、金色的白桦林、翠绿的山岗、湛蓝的天空……导演也许想通过色彩的强烈反差,告诉观众一些什么。理想主义的年代难道真的过去了吗?我们年轻时代的理想已经褪色了吗?影片中父亲生前的100多个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顶着漫天风雪走在曲折的山路上,为父亲抬棺送葬的情景,让我的心头又有了几分暖意。
  张艺谋在该片获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银熊奖之后说:“我想拍一部诗意的爱情电影.诗仿佛是最高的文学精华,对其他文体最高的评价。”我想张导做到了.《我的父亲母亲》完全无愧于“诗意电影”的称号。
其他文献
2020年3月2日,午门前,市民吴立群一个人喂着鸽子。 张洁 摄2020年1月31日,奧林匹克公园,两个人行走在中轴线上。 张洁 摄  老北京城是一座四方城。站在老城最高点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上,能清晰地看到一条中轴线把这座方城一分为二。中轴线与城的关系,就像是“中”字上的一竖,由南到北,由天至地,端端正正地穿过历史与现实。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天桥、珠市口、正阳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
[摘要] 通过艺术家所处时代经济文化背景,深入了解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及某些怪异行为的真谛,解读这位美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风靡世界的成功奥妙,探讨POP艺术在我们当代的持续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波普(POP)商业化 复制    他是美国艺术中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人物。他的工作表现,成为最后一个痴迷的文化形象。他肯定是前卫艺术圈内最具明星感与时尚感的人物。他总是时尚派对里的中心人物,说话含混不清,像
弱光摄影  所谓弱光摄影,是指在太阳余晖下的傍晚、黎明,以及夜间和室内的摄影创作。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数码单反相机,尤其是全画幅相机优异的高感光度画质为弱光摄影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基础。  弱光摄影,由于色温的独特对比,拍摄的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由于慢速快门的精妙运用,时间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时空创造力:由于拍摄技法的多样性,让摄影师的创作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如作品《琼阁初晓》,拍摄于黎明时
玻璃杯 常遠 摄  在摄影术诞生之初,几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大画幅。当时因为感光材料的性能差、感光度低、镜头分辨能力差、处理影像的工艺复杂等原因,想得到一幅影像,只能采用大画幅相机直接拍摄,经过复杂的操作之后,得到一个与相机后部片窗尺寸相一致的最终影像。  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我们使用更加小巧灵活的相机获取影像,再提及大画幅摄影时,很多人会觉得专业性、技术性太强,也有很多
“年轻是船,梦想是帆”,也正是这份新闻梦想,让我乘着年轻的“船”南下到了深圳,开始从事一直热爱的新闻摄影工作。从那时起深圳就成了我锚碇的港湾。  ——施平  从踏上深圳这片热土地算起,已经20年有余。回看自己20年拍摄的照片,无不是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和对新闻事业的追求,用真实和生动的画面记录并报道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新闻照片除了对画面的完整表达有严格要求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真实地反映
镜头特点:用料奢侈,自定义按键,附赠脚架环  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也采用了白色镜身,让整个镜头显得非常优雅。不过索尼的白与佳能的白略有不同,镜头的设计也存在许多差异。比如佳能镜头上的按键都集中在镜头中部,距离指示窗左侧。而索尼镜头没有距离指示窗,按键集中在镜头的后部。  与其他镜头相比,索尼镜头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在镜头中前部左侧带有一个对焦锁定按钮,按下时可以终止自动对
摘要 文章针对《白鹿原》从文学文本改编成电影文本的困惑,提出电影剧本必须观照的三个方面:革命·白鹿原·鏊子、革命·革命者·白鹿原人、革命·传统·性,以求准确全面的表现出作品的“史诗性质”。  关键词 电影剧本 改编 核心点    1993年,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一发表就震撼了文坛。该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摘要:D.H.劳伦斯几乎终其一生锐意探索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以致畸变及人性的抗挣与发展。他的著名的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就是一例。它通过大量的意象与象征描写,通过一个死亡的爱情故事和一个新生的爱情故事向人们展示:死亡是新生的准备,腐朽是生命的源泉。  关键词: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死亡 新生    20世纪具有国际声誉的现实主义作家D.H.劳伦斯,毕其一生锐意探索资本主义现代
[摘要]影片摈弃了以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至上的单一的视角,而是站在民族和人性的立场上反思战争,并努力将国家意识削弱到最低,将所有民族一起放置在历史的天平上、不随意褒扬一个民族,也不偏见和歧视一个民族,只陈诉一个民族的集体特性,让历史作出宣判,影片通过主观视角的叙事和多重视点的思想审视。在线,性的叙事架构下,用事件的不同主体,全方位看待历史事件。从而在思想审视上形成了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同时兼具社会效益
[摘要]弗里德里西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u rrenmatt)被看作是继布莱希特之后最伟大的德语戏剧家,其代表作《老妇还乡》也被视为德语当代戏剧的里程碑。  [关键词]老妇还乡 克莱尔 导演    亿万富婆克莱尔回来了,对于被上帝抛弃的居伦人来说,她是拯救他们唯一的希望。可是居伦人不是克莱尔的子民,只是她的道具而已,克莱尔回到故乡,是为了导演她“杀死伊尔”的复仇剧。为了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