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符合创新型国家人才需求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细胞生物学是生物技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建设创新性国家重大需求,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形成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层次化的实验内容体系,是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所需。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细胞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助性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胡锦涛.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M】.2011
  [4]Thomas D.Pollard MD.Cell Biology.2007
  [5]Julio E. Celis. 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Handbook.2007
其他文献
本人利用在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访问学习之机,体验到了该校"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对比我校的"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方面做了对比性研究与分析。在分析我校及国内高校"多媒体制作技术"课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吸取国外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为深化我校"多媒体制作技术"课教学改革,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与分析归纳等方法,了解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相关状况,调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及实施途径,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4-01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
期刊
【摘要】作为应用型女子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依据理论与实践并重、观念与技能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来制定,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素质女性学前教育人才。  【关键词】女子高校 学前教育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0YBA12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7-02  2010年湖南女子学院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孩子出现,越来越多本该在乐园里的孩子心灵受到创伤。他们迷惘,他们自卑,他们成了一群孤独的孩子。这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转变教育观念,研究与调整教育方式,应该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离异家庭子女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0-01  2012年9月16日-29日,我有幸地参加了有芜湖市教育局组织的上海方略教育承办的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为期两周学习培训,让我教学上得到了开阔和启发,心灵深处有些触动和震撼。  文化气场感知篇  无论从市教育局精心组织,还是本校对培训期间教师校内工作的安排,感知到教师的专
期刊
【摘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无可替代,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却不尽人意。教师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针对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等环节积极探索教师功能介入的实施策略,帮助学生得到可持续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师功能 教学策略 主体意识 学习潜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7-02
期刊
【摘要】 遵循学习心理学原则,关注学生大学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心理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正确合理的数学概念综合心理图式,形成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  【关键词】学生心理过程 数学教学 情感因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2-02  教育心理学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7-01  情感与思想方法分别是认知的“动力源”和“导航器”。而认知活动的成功,是形成自我激励的动因。在开展学生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动机,促进主动认知。  小学生自觉意识较淡薄,自控力较差,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特别需要情感的支持和推动。在开展学生数学活动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激
期刊
【摘要】目的: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以下简称“医学院”)为样本,探讨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干预模式与效果。方法:选择医学院学生130名(平均学习成绩绩点在1.5以下)作为帮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小组座谈等形式摸清帮扶对象学业不良形成原因;采用群体干预、个体干预、建立“学习共同体”,实施“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对学业不良学生实施心理干预,使之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构建方法、树立信心,提
期刊
【摘要】通过课例研究、比较和思考,探究语文课堂内让学生能有所“得”,让语文教学落到实处的策略。在日常教学中,尽量做到让学法指导融化于无形,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日积月累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学活动 学法指导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8-02  语文学习“学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