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d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参观某幼儿园时,正巧赶上园里举行亲子运动会,运动会上有项亲子游戏《骑小车接力》。游戏是宝宝踩着小车和妈妈在起跑线准备,爸爸在对面终点线处等待接力再抱孩子回到起跑线。突然,听到“预备——开始!”口令一发出,孩子们用力一蹬脚踏车朝着爸爸出发。
  这时突然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听到口令后用力一推,由于这突来的“助力”,孩子直接摔倒在起跑线。不知道是因为摔跤受伤还是无法正常比赛,孩子“哇哇”大哭。参观结束回来后笔者一直在思考:如果这位妈妈不推孩子,如果孩子不摔跤,她们会不会得到满意的名次?笔者不确定,但能肯定的是:如果妈妈不多余地助这“一臂之力”,孩子一定能开心、顺利地完成这次比赛。
  这位妈妈的行为就是人们常说的“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认为“起跑线”很重要,不能落后他人,于是焦急地助孩子“一臂之力”。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都有同样的焦虑,希望孩子比别人强。可偏偏是家长的这种“拔苗助长”、“望子成龙心切”反而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落后,即使后程发力也很辛苦。那到底什么是“起跑线”?如果仅仅定位在幼儿时期,这并不准确。的确,幼儿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它是形成好习惯、好性格的重要时期,但踏过起跑线后的途中跑、加速跑和冲刺,也许更加重要。过于关注智力发展程度,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如自信、毅力、诚信、思考等,那容易走教育弊端。审视我们的应试教育,其很大的弊病也在于把孩子当成知识的容器,搞拔苗助长,恰如对瓜果大量使用激素,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畸形地早熟、素质品位的降低和创造力的缺失。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显然,在所谓“起跑线”上以输赢论“英雄”,并不符合育儿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均衡性。
  在幼儿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让自家的孩子不输给“别人家”的孩子,打着“为了孩子好”、“不要让你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让孩子1岁认字;2岁数数;3岁画画;4岁跳舞;5岁弹琴;6岁学双语等等,剥夺了孩子的周末、假期活动时间。当然,笔者不反对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但前提一定是孩子自愿、喜欢、能接受。
  笔者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同时也是一个5岁女儿的母亲。对女儿,我采取“放养”式教育方法,从来不强迫要端端正正坐下来认字、背古诗、算数。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她会主动告诉我好玩的事:今天老师教了一首好听的歌;哪位小朋友和她一起玩游戏;幼儿园哪块标志牌松了。笔者仔细地聆听,惊奇地发现她的观察很仔细、记性不错。女儿的周末生活很丰富:周六上午她准时参加绘画班,和画室的老师、好朋友绘画、做手工、拼图比赛,玩得不亦乐乎;剩余时间我们带着她回乡下老家玩泥巴、摘野菜、挖土等,感受、贴近生活。所以,良好的性格会让她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只注重知识却忽略了性格与身体,是得不偿失、行而不远的。放开手、放宽心,别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道路很长很长,起跑线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重要地是谁能坚持笑到最后!(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幼儿园)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使用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中高度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10人,在
党的整体、各级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四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党的整体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党的各级组织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入世后,中国仲裁制度存在着仲裁机构设置方面有很大差距、仲裁规则上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仲裁机构与法院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等不足之处。为此,文章提出了完善仲裁财产保全
针对模拟高海拔实验用的低压低氧舱,运用理论推导和实验拟合的方式建立了舱内气压变化过程的各环节数学模型。以控制舱内高度升降速度和保持模拟高度和高海拔氧分压恒定为目
利用机器视觉来实现零件尺寸的测量因其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利用结构光来实现轴类零件的测量时,需要预先知道回转轴线在相机坐标系的位置。首先回顾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了重要部署。为了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议》重中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两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对我们党执政以来党内监督历史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
为了解决现有罗茨真空泵转子出口处压力脉动大所带来的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对摆线型转子型线进行了建模,基于啮合原理和运动学求解方法,得到了转子的型线方程,并对其进行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