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字在古代诗词中的妙用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古代诗人喜欢用“空”字传情达意,一个普普通通的“空”字经过诗人们的调遣立刻变幻多姿、魅力四射,令人叹为观止。
  
  “空”字含有“空灵、宁静”之意,因此古代诗人们常常借用“空”字渲染环境的幽静、表达归隐闲适的情怀。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间秋季黄昏的美景,一个“空”字开头使意境全出,顿时点出了山间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再看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潭影怎么能够使人心“空”呢?原因是潭水太过清澈,可以照见人影,可以净化身心,从而使人看空世事。诗人用一个“空”字表达出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空”字含有“孤独、孤单”之意,因此古代诗人常常借用“空”字传递难言的愁苦之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诗里的主人公伫立在玉阶上茫然地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却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这里一个“空”字表达出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心情。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跡·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诗人在这里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揭示出了造成王昭君悲剧的根本原因。一个“空”字令人肝肠寸断,写出了王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以及思乡而不得归的伤感。
  “空”字含有“凄凉、寂寞、萧条”之意,因此古代诗人常常借用“空”字传达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伤感。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里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石头城的荒凉破败,还让人想起了这座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引出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晚唐诗人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诗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想起那些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已成为历史中来去匆匆的过客,当年豪华壮丽的台城不过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遗迹,一个“空”字流露出诗人对唐室衰微的极度悲叹。姜夔的《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词人路过扬州时目睹了被战火洗劫后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个“空”字写出了战后扬州城的荒凉与冷落。
  “空”字含有“徒然、白白地”之意,因此古代诗人常常借用“空”字抒写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悲愤和无奈。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里的一个“空”字抒发出了诗人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苏武庙》“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诗人在讴歌苏武的功勋名节、慨叹其功大而不得封侯的同时,讽刺了汉王朝的寡恩薄德,从而表达了自己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这里的一个“空”字是诗人面对秋江寒波时既哭苏武,也哭自己,是借古人之酒浇自己心中块垒,令人感慨至深。
  “空”字还能用来抒发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王勃的《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人在提出历史上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之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抒发出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这里的一个“空”字写出了江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明代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词人是在借叙述历史的兴亡而抒发人生的感喟,这里的一个“空”字给人一种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古往今来,人生的多少无奈尽在“空”字之外。
其他文献
相遇时,那人回眸一笑。一次不经意的触碰,一次难忘的对视,几句简单的对白,都是爱情的起源。茫茫人海,和谁相遇,都是偶然。遇見一个人,然后夜夜想起,心情总是激动的,那便是爱情的弦被拨动了。思念缓缓流淌,最后汇聚成河,淹没心田。
破除错觉的方法,是去经历。  认为青春是快乐的,这是一种错觉,是那些失去了青春的人的一种错觉。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他们脑子里充斥了被灌输的不切實际的想法,每次与现实接触时,都会碰得头破血流。似乎,他们是某种阴谋的牺牲者:那些他们读过的精挑细选的书,那些长辈们谈起的因遗忘而蒙上玫瑰色薄雾的往事,都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不真实的生活。  他们必须自己发现,所有他们读到的、听到的东西,都是谎言、谎言、
晶 达  生于大兴安岭南麓,有50%达斡尔血统的纯达斡尔族,喜欢传统的民间的旧事物,也喜欢科幻的洋气的新世界,将此现象视为某种分裂症,自认为是生存在时代夹缝中的“怪胎”。以风为文、马为梦、酒为歌的姑娘,请不要用泛称“美女”称呼她,如果不想叫她的名字,可以给她取任意可爱的昵称。  年是个怪物,对我来说,越来越是。我已两年没有回我的家乡——莫力达瓦过年了。这两个年,一次是在成都迎接了它,一次在北京对它
丢垃圾,“别给中国人丢脸”  初到德国卡塞尔留学时,有老留学生递给我两页纸,郑重其事地交代:“这是德国生活的第一课——扔垃圾。千万别不及格,给中国人丢脸。”  我接过一看,《垃圾分类宝典》:  (1)生物垃圾(棕桶,厨余垃圾/花草树叶;可降解制肥,免费回收)  (2)旧纸(旧纸箱,报纸杂志复印纸/纸箱;可回收造纸,免费回收)  (3)旧玻璃(分棕色、绿色和无色三种玻璃回收箱,玻璃瓶倒干净去瓶盖,再
—— // 01  大四快结束那年的初夏,他和其他所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忙得焦头烂额,四处投简历。可悲的是,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奖项或值得炫耀的东西能写在简历上。  他开始后悔这四年下来虚度青春,终于承认泡网吧与厮混的下场是一无所有。  寝室里其他三个人都拿到了复试通知,尽管工作很一般,但好歹有了着落。而他没有收到任何面试的通知,连最坏的着落都没有。  那段日子他突然失眠,闭上眼睛耳朵就变得异常敏
至今仍記得《飛屋环球记》里的那个片段:当遮掩气球的帐篷掀开时,色彩斑斓的气球全部腾飞起来,将卡尔的屋子平地拔起并一起飞向空中……就此,一场属于他的旅行开始了。每每看到有气球飞过屋顶,我便想何时也能如卡尔一般,乘着气球与你各地流浪?
东珠  1979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五人班村。2012年末开始写作,作品依次见于《青年文学》《美文》《作家》《中国作家》《花城》等,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2013年,长篇系列散文《女子宿舍》由《美文》(上半月刊)连载。2014年,长篇野花系列散文由《作家》杂志连载。2016年,长篇系列散文《石头记》从《作家》杂志6月号开始跨年连载。相信万物有灵。现居东北。散文《胡枝子
舔名人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远在一千公里外他就能闻到。他不辞辛劳来到他要舔的名字的附近。坐汽车或乘飞机,这如今都方便得很,这份劳苦不算大。但应该指出,假如有必要,他也会付出更大的气力。他的欲望形成于看报时,报上不登载的,他不觉得好吃。要是一个名字经常上报甚至上标题,他的欲望就变得不可抗拒,于是他赶快启程上路。如果他自有足够的路费,那就没事了,可如果他没有,他就问人借并用他伟大计划带来的荣耀来偿付。只要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写作的,至今刚好有二十个年头。  二十年前,我的发丝乌泽油亮,喜欢咯咯笑个不停,看到零食时两眼放光,看着可爱的小动物爱上前跟它们说上几句俏皮话。  那时的我可以彻夜不睡地写上一万字,第二天照样精力充沛地工作。我爱到田野和山间散步,爱随手掬上一捧河水喝上一气,爱摆个姿势拍照。  二十年前的我还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没有出版一本书,对生活满怀憧憬。但那时的我是多么青春啊。  现在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如果说有什么最不可思议和不可或缺的,恐怕就不多了,比如“空气”和“水”。  因为“空气”无色、无味、无形、无状,我们无从把握感受,所以很难去说它;“水”则不同,它随时随处可见、可感、可用,所以颇值得好好观察、体会与感悟。“水”就如同父母,它不仅给人以形体、营养,还给人以思想、感情、精神和灵魂。作为人生的孤独者,通过“水”,我获得了安全感、快乐、力量与美感。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