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翻译活动主要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过程,翻译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读者的接受。翻译活动应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译文“召唤性结构”的创设及跨文化接受的“历史效果”。并且,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