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何频频出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些3—5岁的儿童暴怒之下产生打人骂人等现象,我们称为攻击性行为。
  一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根据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型获得的。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攻击性行为当然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说破坏行为,有这样一些孩子,他自己不痛快,也不让别人痛快——看见别人玩积木很开心,他走过去把积木搭成的房子推倒了,让人家不痛快。这样做,好像是他自己能得到一点安慰似的。总之,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好过。幼儿攻击性行为过去较少,现在似乎有所增多。
  仔细观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还有不少细节。比如,一位刚入园的幼儿哭闹着不肯离开妈妈,老师走过去抱他,他伸手一把抓来,结果在老师的脸上留下几道伤痕。这些新入园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新环境的恐惧心理,面对老师这个陌生人,他们一下子很难接受,当被迫留在异地时,很多孩子不顾一切地出现了攻击性行为,接小班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有的被踢过,有的被咬过,甚至无缘无故被扇过耳光……也经常看到有些孩子总是喜欢侵犯别人。一次晨间游戏中,在不到半小时时间内,接连发生好几次攻击性行为,都是从同一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他一会儿抢走别人的玩具,一会儿推翻别人搭建好的房子,一会儿又和一同伴大打出手。也曾发现两个孩子为争执一件玩具时,一个孩子张口就把同伴给咬了,小女孩漂亮的脸蛋顿时有了几个深深的牙印,谁看了都心疼。
  幼儿时期,大脑仍以兴奋为主,所以儿童显得易喧闹和冲动。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一种急不可待的冲动。有人认为,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形成,遇到不顺心意的情况时,可能就会采取攻击方式,以保卫自我的权益。而3—6岁幼儿是人生第一个攻击性行为的高峰期。正确认识和预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
  形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在婴幼儿时期,教养者溺爱,在孩子出现发泄情绪的攻击行为时,教养者未能及时适当地诱导孩子使用正确方式表达其需要或发泄情绪。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对家庭心理气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有敌意的家庭环境──攻击性的滋生土壤。
  2.幼儿情绪的不平衡。正如以上提到的,幼儿新入园,对环境的陌生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强烈的回家愿望无法达成活动受限制等都会引发愤怒。当愤怒、紧张的情绪高涨到孩子无法承受,又无宣泄管道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也有时,他想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是由于玩具有限,他无法通过正常手段得到时便出现抢占玩具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
  3.通过模仿习得。不少幼儿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电视或录像,电视起了“保姆”的作用。而家长见孩子一看电视便一动不动、目不转睛,也乐意给孩子看。许多成人的武打片、儿童爱看的动画片中都含有不少进攻性的镜头,往往给孩子输入一种极端的想法,似乎只有采取强有力的进攻,才能打败对手。小朋友爱看的动画片《奥特曼》,在伸张正义的同时也给受到了负面影响,小朋友总喜欢模仿奥特曼里的武打动作,所以电视也是一把双刃剑。孩子好模仿,邻居哥哥与别人打架,赢了以后得意洋洋的样子被他目睹以后,便在不经意间学会了打架。幼儿园同伴间的接触使他们学到了同伴的一些好的方面,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学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
  三
  分析了原因,我们便可以对诊下药。
  1.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的环境。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而不是提供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都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2.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也就是给幼儿讲道理,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例如,可设法让他明确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其讲座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3.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怀孩子,使孩子在一个宽松愉快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孩子一旦有了进攻性行为,许多家长常常用体罚的方式对待之,但这不仅无济于事,反倒增加了孩子的进攻性。因为体罚本身就等于在告诉孩子:“进攻性行为能强迫别人做你想要他做的事。”于是,它便成了孩子心目中的榜样。此外,体罚还可能激怒孩子,道理很简单,对一个正在发怒的孩子,体罚所造成的疼痛使孩子火上浇油,变得暴跳如雷,更易失去控制而表现出进攻性。我们所要做的是强化与进攻性行为适得其反的良好行为,如表扬或奖励幼儿的分享、相互合作、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行为。
  四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这样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拥有最纯洁的心灵。我相信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了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定会得到有效防治。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作一些探讨: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是实现数学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平、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数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数学创新能力 条件 途径 手段 关键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 “文辞华丽”是《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形成剧本“花间美人”风格的重要依据。《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使剧作语言更富于文采性。这部剧作的文采性,还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关键词: 《西厢记》 语言艺术特色 “文辞华丽”    《西厢记》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
摘 要: 要实现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写、有的写、懂得写,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培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开渠导源,积累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拓思导路,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利用文字表情达意。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乐于写 有的写 懂得写    习作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用书面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合乎规律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作文教学
摘 要: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总则,把翻译视为有目的、重结果的交际活动,把目标读者置于较高的地位。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儿童及儿童文学的特点,以翻译大家任溶溶先生的最新译作《夏洛的网》为例,分别从词、句、语法、修辞、文化等层面分析任溶溶先生的翻译策略及译作特点,旨在为儿童文学译者们提供一些实践指南。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儿童文学翻译 《夏洛的网》    1.引言  创立于上个世
摘 要: 在纵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纵向科研项目的结题率成为地方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从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技管理制度和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提高地方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的结题率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纵向科研项目 提高结题率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作为科学研究主力军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承担的纵向科研项
摘 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苦教英语不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变换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培养能力 自主学习 享受学习    作为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我常常听到英语老师挂在嘴边的词“苦”。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一节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让老师
摘 要: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是这一改革的重要部分,如何使得公共英语教学更好地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是公共英语教师需要攻克的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作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 改革    一、引言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多年努力,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我国体育工作者对诸多体育基本理论问题在认识上的分歧,集中体现在体育概念、本质与规律上,如,本质是“多质”还是“单质”,能否将运动教学的规律、竞技的规律、身体娱乐的规律视为体育的规律。在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即将全面施行阶段,有必要对体育的本质与规律作进一步分析,贯彻实施。  一、我国现行试用教材的体育本质属性  有的人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约,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从物流的功能角度分析,现代物流包括运输、搬运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七项基本功能,仓储是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环节。从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流系统是由结点、连线构成的一个网络,其中结点又称为物流据点,仓库处于至关重要的节点地位,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善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的设计会影
摘 要: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的作品之一,它为作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在《罪与罚》中作者广泛地描绘了俄国人民当时的悲惨境遇。本文选取卡捷琳娜这个形象进行分析,通过描述她的苦难生活,她对苦难的态度,以及将她和另外一个苦难的象征索菲娅进行对比,最后透析出作者的苦难观。  关键词: 《罪与罚》 卡捷琳娜 索菲娅 苦难 信仰    作为苏联文学界的“泰山北斗”,高尔基对于作家的评价总是很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