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上好初中数学概念课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中离不开推理,而推理又离不开判断,判断又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可以说,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载体。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传授教学知识,必须先从数学概念入手,能否把数学概念讲好,直接影响教学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上好概念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形成概念的过程就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过程,正确的概念是科学抽象的结果。要使学生形成一个新概念,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理解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在讲每一个新概念时,老师应首先讲清楚这个新概念的背景,它以哪些旧概念为基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发矛盾的根源在哪里?其次可为讲授概念扫清障碍,讲到后面概念所要用的某个概念时,可作些伏笔,在本概念需要用到前面概念时可作些复习,然后掌握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讲“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数轴出发,复习点在数轴上的坐标定义和确定点在直线上的位置的方法,然后向学习提出如下问题:在电影院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在海洋上行驶的一艘轮船在地图上怎样标出位置?学生会发现单用数轴上的点坐标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于是,引发出新旧知识的冲突。通过探讨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很自然地引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教学时要紧密结合图形,讲清形(点)和数(实数对)互相表示、互相转化、互相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质的方面,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什么样的。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通常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就是指概念的外延,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是哪些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两个密切联系,互相依赖的因素。每一概念既有其确定的内涵,也有其确定的外延。因此,讲清概念,必须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时,让学生熟读或背诵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条文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譬如“一元二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ax2+bx+c=0后面要加上“a≠0”ay2+by+c=0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3t2-2t=0呢?
  在学习全等三角形一节时,可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对折后剪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如果将其中一个三角形作平移、翻折、旋转等运动,可变换出多种多样的图形(如下图)。如果用电脑显示会更加形象。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本质,为以后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提供方便。
  概念之间是彼此互相区别,界线分明的,不容混淆,更不偷换。教学时,讲清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概念所指的是哪些对象。只有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都有准确的了解,我们才能说对概念是明确的。
  三、帮助学生分清易混淆的概念
  概念和语词是密切联系着的。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是,概念和语词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是因为不是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如虚词一般不表示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如“等边三角形”、“等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一个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表达几个不同的概念, (如“整数”,在小学表示的是零和自然数;在中学表示的是零,正整数和负整数)。有些概念从表面上看,好象差不多(如90°与直角),文字上只有一字差(如三角形中线与三角形中位线)或形成过程相似等,因此容易引起学生思想混乱,运用时容易产生错误。我们除了从正面讲清概念外,还要让学生接触一些错例,接触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以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错误,这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例如讲“绝对值”节时,除了要让学生知道符合| a |的含义外,可让学生弄清下面几种变形到底错在哪里,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绝对值的概念。
  (1) |π-3.142 |=π-3.142;
  (2)a+| 1-a |=a+1-a=1;
  (3)因为| a |>l b l,所以a>b。
  又如“绝对值”概念,最初见的是在有理数时,它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第二次是讲算术平方根时出现,即 是个非负数,它就是a的绝对值:
  数学中诸如此类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函数概念,三角函数的概念等等都是属于这类概念.由于讲清楚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学生容易理解无需死记定义。
  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
  学习概念是为了运用概念,具有理解概念,才能在解题中正确运用概念,而通过正确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可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掌握概念。老师应在学生形成新概念的初期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去巩固概念,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1a+2中,a不能取什么值?
  (2) x-15中,x能不能取1?为什么?
  (3)4| x |-3中,x可取值的范围是什么?又如在讲完“二次根式”的概念后解决问题,以给出下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运用概念去解决
  问题,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已知-a有意义,确定a的取值范围;
  (2)当a<-1时,化简 a+a+22
  (3)将的 -1a分母有理化。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大致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概念的提出、形成、明确以及巩固,为此有人把掌握概念的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引进、酝酿、建立、巩同、发展。
  总之,概念教学要特别强调下述重要的指导思想:
  1、在体系下把握概念(即把概念放在指定的知识结构下来认知);
  2、按一定的认知结构来教学(具体—— 一般 ——具体:多采用相对比、比较、归纳等)。
  我们要高度重视概念的教学。只要我们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一定可以将每一节概念课上得精彩、上得生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最头痛的事。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教师也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知该怎么办。怎么走出作文的低谷?首先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而要打破恶性循环,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实践。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立足生活,将
期刊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促思考,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呢?下面就自己课堂教学所做的一些尝试,谈谈几点体会。  一、指点质疑思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知识不是智
期刊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不仅代表着公众形象,还是一所学校的行为准则者。通过为期两月的网络学习,零距离的专家讲座,让我对自己的教学,也对做一名校长的思想内涵、学识人格有更深的理解。  听了一位教师执教《哭泣的地球》时,走下课堂的那一瞬间,我的第一感触是: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永远是最考验人最磨练人的舞台……  《哭泣的地球》这一课,有着深刻的主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教学中,执教教师首先进行了目标
期刊
短跑是在规定的跑道上跑完规定点距离,并以最先跑到终点取胜的运动项目,短距离跑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分析是一项高强度,爆发力强,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在体育课和运动会比赛中,有的同学或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有的同学却像笨重的水牛一样伸不开腿,之所心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外,有没有良好的方法让他们缩短其差距呢?对这些中学来说,要想完成短距离跑,需从静止状态快速启动,逐步加快,并力
期刊
[摘要]说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与研究中发现,“说与写”的教学如果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很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说与写奠定基础,创建科学、有趣的教学途径为说与写提供锻炼平台,这样才能使低年级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说写能力;思考  叶老曾经批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故合言之”。这说明了说写训练是提高语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语文教学在课改下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探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内涵;模式;思维;考试  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为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升学率,都不得不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而展开教学。教师整日忙于研究中考题型,寻找教学捷径。因此,不可避免的进行“填
期刊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积累素材少,作文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教学资源,搞好写作教学。  一、围绕课文,多方积累素材作文是富有实践性的,不进行长期有效的积累训练就无法有所收获  课文是学生写作最大的素材库,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每次学完课文后,教师都可以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兼顾读写,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初步的交际能力。也就是说,英语学习必须要有听、说、读、写训练。  一、要让学生“会听”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 在小学阶段,“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英语一条基本原则,因为没有听, 就没有说,用英语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十分重要。  1、教师要训练学生静心听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模仿,但
期刊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成败主要看学生的反映。然而,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习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一般不是自发的,要靠老师为他们提供条件,唤起他们的觉悟,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尝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
期刊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愿意表演,喜欢表演甚至爱上表演,从而在表演中提升审美能力。如:我在讲人教版小学音乐课三年级下册《卖报歌》我在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之后,我把同学们分成了两小组,要求是一组表演,一组的同学来充当过客,随后我拿来了一些报纸,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体会并表演一下“报童”卖报的情景,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来领了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