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习惯的养成则需要教师的指导和阅读量的积累。学会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良好阅读习惯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提到:“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阅读能力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一些习惯。好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在自学习惯方面。
  一、认真阅读,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材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材料。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在教学中按阅读顺序训练学生读书首先看题目,然后粗读,了解课文梗概,再细读,逐字、逐句理解全文内容;最后根据课后习题要求,精读深思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层次和中心思想,写好学习提纲和读书笔记,并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读物的阅读方面去。学生读书时手脑并用,低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时画出生字新词,利用拼音读准字音,利用组词或看插图,理解词义;中高年级学生运用读、画、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符号画出重点词语、中心句、段落、疑难问题等。在边读边想的同时细细品味文章的内容和细节,然后要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三言两语地写在书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培养小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堂上就少了自己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小学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屏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这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等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每一种新体裁的课文后,宜总结此体裁课文应掌握的各种知识点,以后在教授这种体裁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大胆领着学生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每篇文章要求掌握的内容。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第一篇说明文后,归纳出阅读说明文应主要弄明:A、说明的对象是什么?B、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C、采用哪种说明顺序?D、说明的对象有哪些特征?E、说明的语言有哪些特色?在教授学生学习第二篇说明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初读、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归结说明文要弄懂的五个知识点。通过这种堂上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改变漫无目的的不良阅读习惯,达到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当前许多学校存在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重成绩轻能力,令学生作业越减越重的不良现象。我们教师应深思深省,自觉推行素质教育,语文教师更应自觉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小学生自觉养成开展课外阅读的习惯: A、养成每天阅读佳作的习惯。佳作除教学大纲推荐的名著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千字文。向学生提出目标:小学三年,阅读中外的名著20本,阅读千字文200篇。 B、养成每天做阅读记录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名篇后,把佳作的作者、梗概等记录下来。这既是一种自我约促,也是一种知识积累。 总之,小学生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过程中,都应养成自觉摘抄、作读书笔记等积累知识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
  老师讲课,学生要专心听讲,充分运用和提高听觉效果,接受更多语句的意义,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把听到的内容在大脑里贮存,并及时整理、归纳、加工。以准备应付老师、同学、朋友的发问等。培养学生听后选择、评判能力,激发听诗歌、歌曲、音乐、广播等广泛兴趣,丰富知识,增强欣赏能力,陶冶精神情操。专心听讲与积极发言是前因后果互为条件的。认真听讲就有了积极发言的语言材料。发言的内容越多,越能体现语文自学能力的程度。
  三、培养学生会预习、会复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是学习的准备,亦是培养自学方法和自我能力的重要环节。低年级是预习的起步阶段。要抓好课内预习,让学生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习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和查字典、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等。中高年级按“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从粗读、细读、精读中理解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解答疑难问题。进行效果检查。每次预习确定一个重点。布置适当的预习思考题,逐步提高要求,强化制度并养成习惯。鼓励学生把预习知识迁移到课外,养成预习习惯。
  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检查自己对刚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减少遗忘,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复习首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看课本。边看、边思考弄清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哪些已经掌握、理解,哪些地方不懂或模糊。对不懂的或理解不深的做上记号,查看字典和有关参考资料,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旧知识,问老师、问同学,直到把知识弄懂为止。先看书再做作业。这是复习的第二步。布置作业要合理不要作业过多,学生容易产生任务观点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作业马虎、潦草、错误多反过来又加重了教师的批改负担,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要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及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自己掌握自学的主动权就能养成复习的习惯。
  四、培养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笔画、笔顺规则、字的间架结构、布局也是学好课文课的一项基本功。不管写铅笔字、钢笔字都要横平竖直,字与字之间,笔画匀称、书写工整、纸面整洁。为此要认真上好写字课。教师要注意自己书写的规范、工整以给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还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学生书写的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学生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
其他文献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们职业学校教师心中的美丽教师,在我们心中,不断成长,不停追求、勇于执着、保持温暖的教师就是美丽的!有一种美丽叫成长,成长中的教师是
初中英语语法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初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不断的优化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为学生英语
阅读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于语言类学科来说。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阅读可以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英语材料中获得新的知识,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度的熟悉。同时,学生在学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提倡: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坚持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践活动和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健康发展。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零头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以看出, 不会学习的人在未来社会很难生存。所以做为新型的人民教师应向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叶圣陶曾指出“
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培养,因此,在新形势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尤其重要。
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学好高中英语是所有高中教育工作者和高中生共同关注的话题。英语是一门语言,毛主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我们的功夫应该下在听
【摘要】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给学生设置了很多的“围场”,学生在如同围场的课堂中个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给学生上一堂没有“围场”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师关注的新问题。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好语文课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要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
伴随着新课程不断的改革深化,大家亦愈来愈注重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小说形式的课文,在阅读及分析的途径中存有一些难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