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是怎么回事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全球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哮喘患者高达2亿左右。近年来由于环境、生活习惯、学习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我国14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生率有所攀升。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中对此病提出了明确的定义、诊断及防治建议。其诊断标准具体如下:①表现为反复咳嗽、胸闷、喘息、气促等症状,常见于呼吸道感染、与过敏原接触者,上述症状发作时多为凌晨和(或)夜间;②症状发作时伴双肺弥漫性或散在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③经抗哮喘方案治疗后上述症状及体征可得到相应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因素所致的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情况;⑤排除证实存在可行性气流受限、抗感染药物使用后肺功能通气状态改善,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最大呼气峰流量日间变异率在20%以上等无典型临床表现者。
  若患儿符合上述1~4项或4~5项即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哮喘的发病因素较多,如环境、遗传等,现阶段对此类患儿的治疗原则多为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医生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应注意,由于哮喘患儿大多病程长、病程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在为其提供对症治疗过程中予以正确有效的护理服务必不可少。
  哮喘患儿的护理
  给药护理合理用药的目的在于延缓或阻碍病程进展,缓解或消除哮喘患儿相应临床症状。口服给药时应详细告知家属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经静脉给药时除有效固定管路外,若患儿自制力差、年龄小,则可适当制动穿刺侧肢体。雾化吸入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给药途径,有利于将药物直接送达患处局部,避免全身用药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患儿需要应用无创呼吸机、低流量吸氧等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为哮喘患儿选择合适规格的鼻导管(面罩),并指导患儿保持身心放松,其中1岁及以下患儿多采用半卧位,1岁以上患儿以坐位为主,呼吸无力者可取侧卧位并将床头适当抬高到30度左右。
  由于哮喘患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加之其对疾病的认知和用药依从性均欠佳,因此给药护理对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用药前,护理人员应为年龄较大的患儿适当讲解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用药的目的及作用;用药过程中主动询问患儿主观感受,有利于患儿积极配合用药。对年龄尚小的哮喘患儿,需依靠家属配合用药。應告知家属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用药期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
  环境护理治疗过程中应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以利于患儿得到充分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摄氏度,湿度50%~60%;病房内可选用黄色、粉色等暖色调布置,配置动画、卡通人物,缓解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此外,设置科学的熄灯、探视等时间段,降低病房内人员流动量,保障哮喘患儿睡眠质量。护理人员还应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噪音,保持护理动作轻柔,避开睡眠时间护理,睡眠时适当调低监护设备音量及光线,并加强护理巡视等,为患儿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心理护理哮喘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可能对患儿生理状态、正常生活及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部分患儿可能由于临床症状较为强烈、不了解自身病情、过度担心疗效、对治疗失去信心、惧怕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等因素,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哮喘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还可能对护患关系造成相应干扰。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动画片及舒缓音乐、提供书籍等途径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身心不适感。此外,还可予以积极的语言及肢体鼓励、列举既往成功治疗的小病友,增强患儿自信心及配合度。
  希望大家在面对身边哮喘患儿时做到活学活用,利用相关护理知识提高哮喘患儿护理效果,必要时主动积极寻求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最终目的在于降低疾病发作风险及住院频次,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
其他文献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与白内障不同,青光眼造成的失明是不能逆转的,并且有着一定的隐匿性。有关调查显示,发达国家将近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已经患上了青光眼,而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患者对青光眼一无所知。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但是有80%以上都没有就医。对此,需要加强人们对青光眼防治知识的了解,及时发现和治疗青光眼,确保现有视力的存在。  青光眼主要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
不少宝妈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难带,吃个饭都让人操心,睡觉也不安宁,并且一不小心就感冒、发烧、积食。孩子变得越来越娇嫩,原因何在呢?其实,以上问题大多是由于孩子脾胃虚弱造成的。脾虚胃弱会导致孩子体质虚弱,抵抗力降低,结果一不小心就生病了。  脾胃虚弱的常见症状  1.嗜睡。常言道“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虚弱时,运送营养的能力下降,导致许多食物堆积于胃部,引发胃部滞胀,干扰了睡眠的品质。怎么判断孩子脾
今年刚过70岁的张妈妈,前一阵子不慎从楼梯摔下,造成瓶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走路需依赖助行器。张妈妈担心今后再也离不开助行器,但医师说张妈妈还算年轻,如果认真复健,日后可以不用依靠助行器或拐杖。这让张妈妈燃起一线希望。  下半身无力,助行器助复健  助行器与拐杖的差别在哪里?拐杖就算底部设计有多个支撑点,但仍只有单侧支撑,也就是只能支撑单侧身体,适用于体力、脚力较好的长者或单侧无力(例如单侧中风或外
连续几期养生格言,谈的都是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从而养生的问题。岂料却有老友讽刺,谓“何不食肉糜”,大意是一生衣食无缺,平安顺利,不知众生之疾苦,哪里有那么多的快乐?其实快乐与人生疾苦无关。君不见庄子说:“古代得道的人,穷时快乐,通达时快乐。他们的快乐与穷、通达无关。在他们看来,穷和通达就像寒暑风雨一样,是不断循序变化的。”  庄子这里所说的穷,并非一般人所說的贫穷,而是看似山穷水尽之穷,意思是人
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甚至是有些医生)将胶囊剂倒出来服用,或将糖衣片压碎,或将针剂改为口服,等。岂不知药物剂型配制各有意义,随意改变服药方法,不但使药物疗效大打折扣,还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病有缓急,症有表里,对症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如治疗急症要求疗效迅速,药物多采用针剂、输液或中药汤剂;治疗一般疾病或慢性病,则采用片剂、丸散剂等;而治疗皮肤病与外伤,则大多采用药膏或外搽剂等。  药物采用哪种
防湿的注意事项  1.平和心态。良好睡眠。平和的心态对人们的生理活动有积极影响,可以增强抵抗力,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反之,思虑过度则会出现脾胃虚弱而滋生内湿。良好的睡眠也可以起到防湿祛湿气的作用,同时可以加固人体的正气。正气足,身体的祛湿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2.保持轻微运动。湿气是在人久卧、懒惰时不知不觉地侵入人体的,适当的活动四肢,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使身体处于活力状态,不给湿气侵袭的机会,
保持青山绿水优良环境的关键,是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动下,全国人民历经数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如今城镇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街区绿色园地四季花开;乡村山峦披上了绿装,往日的沙漠也换了绿颜。植树造林不仅给人们带来满目的绿色,还为碳中和做出贡献,调节了气候,改变了水土流失,使河流也变得清澈。这一切,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党的十九大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尿路感染是由各种细菌或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一般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女性尿路感染常易反复发作,要特别注意两个高危期。同房期  有的女性性生活后出现尿道感染症状时,往往认为是男方“身体不洁”造成的。实际上,性生活本身就可能是导致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性行为期间,生殖器和肛门表面产生的细菌会进入尿道,随后进入膀胱,引起感染。  同时,性生活也可能加重
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怀孕后都会去做产检,如果孕妈是高龄孕妇,又在孕中期,医生会建议做无创DNA检测或是羊水穿刺。无创DNA检测能否替代羊水穿刺?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無创胎儿DNA检测与羊水穿刺检查  无创胎儿DNA检测技术(NIPT)俗称无创,是在不需要空腹,不需要事前检查,在正常饮食、作息情况下,采集孕妇10毫升静脉血,检测胎儿三大染色体疾病,即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