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奏活动中的生活化教学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进行节奏教学,在生活中培养幼儿感知节奏,感知节奏美,并准确地反映、再现节奏,能较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一、真实经历激发幼儿节奏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节奏信息,如风声、雨声、上楼声、下楼声,还有到农村听农民伯伯打油菜发出的节奏,等等。
  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我们告诉幼儿,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幼儿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小猫的“喵喵”声、小鸭的“嘎嘎”声、小鸡的“叽叽叽叽”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节奏声音,就会感到特别兴奋和自豪,并且他们逐渐发现,生活中有一样的节奏。也有不一样的节奏,这些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
  二、多元途径支持幼儿再现节奏
  1 观察再现生活,幼儿对声音大小和强弱有许多的感知经历。如妈妈穿着高跟皮鞋走在地板上发出尖而重的声音,穿着耐克鞋走在地板上发出轻轻的声音;音乐喇叭、飞机等发出的远近不同的声音变化:大小不同的雨声,等等。最后我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幼儿对节奏强弱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可用身边各种生活材料让幼儿进行强弱节奏训练,如出示一个大桔子(用“×”表示),两个小桔子(用“-”表示),让幼儿用拍手来表示,并把它记录下来:×——|×——|×——|。孩子在拍手表示节奏强弱的同时,也掌握了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2 语言节奏模仿训练。孩子在学语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从成人那里学会了各种语调和节奏,我有意识地把幼儿无意中讲的节奏感强的话录下来,让其他幼儿模仿,以发展幼儿的听力和模仿能力,
  3 儿歌节奏模仿训练。教师挑选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具有节奏特征的儿歌,如《找朋友》,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幼儿记忆节奏型。
  4 通过身体动作,模仿训练幼儿节奏。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划船等都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肢体来表现。如学习《小兔乖乖》中的节奏×0|×0|,让幼儿做兔跳的动作,xx|xx|的节奏型,做吃草动作,这种方法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同时还让幼儿感受了音乐的性质及特点。
  5 通过游戏巩固节奏型。如运用游戏“敲门”“发电报”“对暗号”等,巩固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三、自由空间鼓励幼儿创编节奏
  音乐节奏感受的过程实际上是幼儿学习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和表现周围世界的过程。我们应给幼儿足够的创编空问。让幼儿得以在无拘无束的节奏游戏中获得成长。
  1 语言儿歌节奏创编
  音乐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本身就已含有生动、丰富的节奏。当幼儿自我介绍时,能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节奏,比如,我叫:xxx-;x-|x-|x-|;x-xx……还可以针对幼儿熟悉的古诗《春晓》《悯农》《鹅》等,逐句让幼儿进行节奏创编。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幼儿创编的节奏各不相同:
  中大班的孩子还可以创编有节奏的语言朗诵活动,如“我喜欢”游戏:
  “我喜欢咖啡|我喜欢茶一|我喜欢巧克力|跟我做一|”再用身体做出一个造型。幼儿则可以每人用相同的节奏边拍手边说:“我喜欢xx(两个字)。我喜欢×(一个字),我喜欢xx×(三个字),跟我做一”。其中所喜欢的东西不能是一样的,“跟我做”的动作也不能一样,不能重复别人做过的或是说过的。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
  2 身体动作节奏创编
  在幼儿的眼中,自己的身体不仅能自己支配,还可以发出好听的响声,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用身体动作创编节奏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极其简单易行,这样的活动幼儿非常乐意参与。
  在认识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及十六分节奏之后。就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动作来创编爸爸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刮胡子的各种快慢的生活节奏。比如用身体晃动表示二分节奏、用拍腿表示四分节奏、用跺脚表示八分节奏、用拍手表示十六分节奏。
  3 生活器具节奏创编
  教育实践表明,用生活材料替代打击乐器开展的音乐节奏活动,幼儿参与的热情更高。我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多功能室的“农家小乐坊”里投放大量废旧生活器具,各班的孩子最喜欢到这里来敲敲打打,用小乐坊的器具来给歌曲伴奏、给打击乐配乐,以此鼓励幼儿在感受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利用生活器具创编音乐节奏,大胆地进行想象,让幼儿以喜欢的方式体验音乐,培养自主创编节奏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主 题:快乐体育 健康身心  时 间:2014年11月19~21日(周三~周五),11月18日全天报到。  地 点:广东省广州市(具体报到地点见正式会议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州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广州大学  《教育导刊》杂志社  广州市天河区育东教育培训中心  本次学术研讨会直面当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能反映整个学校体育阶段对学生体育教育的成果,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对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
近些年来,乡村旅游以满足游客们“体验乡村、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而受到欢迎。江西乡村更是以其山清水秀的乡村自然风光及其独特的赣文化吸引着人们不断前往,江西乡村旅游呈现
为了提高园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园以市重点课题《以问题推进式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为抓手,探索出了各种教研活动的操作程序。    一、“磨课”教研活动的操作程序    1 活动前,教研组长先安排好“磨课”活动程序。预告全园教师,并确定好活动的主持人。  2 活动中,采取“三次反思、三次实践”的教研形式,达到在反思与实践中推行课堂教学、改进活动计划的目的。  (1)先由执教者依
当下高校要把师德建设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就必须重新认识高校教师生存处境与社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内在自律和外在他律依据的断裂,教师当下转型困境,高校管理层认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