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达拉特旗县域经济发展优势与对策的探讨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达拉特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一)发展基础
  达拉特旗总面积8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辖1个苏木、7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有开发区、园区4个。全旗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矿藏富集;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宜林宜牧;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达拉特旗交通便捷,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独特,电力、水资源丰富。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95亿元,同比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亿元,增长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3亿元,增长12.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589元和13378元,分别增长9.2%和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增长8.1%。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具备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二)发展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 。达拉特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端,与包头市隔河相望,地处“呼包鄂”经济圈腹地,地理位置独特。 境内公路、铁路贯穿全境,形成了“三横五纵”的公路和“一横二纵”的铁路交通网。距包头二里半机场20多公里,距鄂尔多斯机场80多公里。以落实自治区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规划为契机,以融入、对接包头为重点,与包头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区域性的能源化工中心、区域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休闲居住中心和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基地,推进达拉特旗城镇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大力实施沿黄开放战略,加快区域通道、对外窗口及沿黄经济带建设。努力构建服务呼包鄂,对接晋陕宁,面向京津冀的开发开放新格局。
  2.农牧业基础优势。达拉特旗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沿河黄灌区110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3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蔬菜、乳肉、水产等基地初具规模,蔬菜瓜果种植总面积突破12万亩;优质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水稻种植0.93万亩;建成各类养殖场和养殖园区281个,奶牛、生猪、肉羊、獭兔存栏量分别达到3.9万头、14.6万口、122.8万只和4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近2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5760吨。形成2个全国驰名商标,拥有农产品著名和知名商标12个,认证有机食品品牌1个,农畜产品品牌43个,有机牧草4.1万亩、有机玉米1.3万亩。从事规模化种养的企业、合作社和大户达200多家,拥有市级龙头企业27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5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分别达到20家和34家,先后引进了飞鹤、正时、伊利、蒙牛和青溪总会等区内外大型涉农企业,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3.文化旅游优势 。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响沙湾、恩格贝等旅游景区和秦直道、昭君坟等名胜景点。初步形成两条精品旅游观光带,即以响沙湾、恩格贝、银肯塔拉、窝阔台、邦成马文化产业园等风景区的库布其草原生态旅游和以沿黄渔业养殖、万通生态、蔬菜基地、黄河堤坝、遗址遗迹为重点的渔村体验、运动休闲、遗址遗迹观光等休闲产业。建成响沙湾5A级景区,恩格贝、释尼召、银肯塔拉、万通4A级旅游景区及库布其、昭君城、窝阔台等景区,是自治区A级景区最多的旗县;建成自治区5A级农家乐示范户—兴昌渔村。2014年接待游客13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4亿元,分别增长6.4%和17.4%。
  4.工业园区发展优势。现有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马兰湖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风水梁园区共4个。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73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多亿元,引进项目93个,其中建成投产50个,在建29个,拟建9个,成为自治区“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冶金、建材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走“沙产业、新能源”的发展思路,成为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此外,还有风水梁园区、马兰湖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的园区发展优势。
  (三)问题与不足
  1.经济发展总量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县域经济的规模、速度、实力、机制、效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财税收入的增长远滞后于其支出的不断增张。
  2.城镇化规模小,产业支撑能力弱,  城镇地方特色不强,城乡统筹发展不协调。
  3.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农业虽有大的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很小,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第二产业现代高科技企业数量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不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互联网+传统产业刚刚开始,现代服务业有待加强。
  二、达拉特旗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围绕“富民强旗”的总体目标,立足自身优势,遵循“十三五”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城乡统筹、一二三产业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一)以农牧产业化为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1.打造沿河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集中打造、连片推进”的思路,大力实施沿河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培育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改善农牧业物质装备条件为重点,着力提升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2.全面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有机、生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着力抓好“五大产业”基地:打造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抓好制种基地;构筑水产、畜禽养殖基地;发展草产业与饲料加工基地。全力构筑沿河现代农牧业经济发展带,建成“呼包鄂”地区的优质农畜产品基地。
  3.健全农牧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牧区电子商务建设,完善销售模式,提高农畜产品的经济效益。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的提质增效
  坚持“工业强旗”战略,依托园区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力构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力争将达拉特旗打造成为国家级铝产业基地、内蒙古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冶金建材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1.培育壮大“七大产业”集群。按照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构筑煤电、化工、冶金、光伏、建材、高新技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七大产业”集群。
  2.创建国家级示范工业园区。按照突出特色、构筑集群、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三垧梁—福源泉—风水梁一体化建设进程,力争将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聚集能力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
  (三)以人的城镇化为方向,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城乡统筹的集约化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围绕“生态、水系、文化”特色,构筑中等城市框架,建设富有特色的滨河生态之城。
  1.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新城市。以建设“沿黄中等城市、鄂尔多斯副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对接融入包头,形成同城效应的总体思路,加快与包头跨河共建,推进树林召由小城镇向现代化区域性城市转变。主动接受包头辐射,按照包达协调规划,推动达旗与包头的跨河共建,借力包头技术人才资源、产业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打造“呼包鄂”地区新的增长极。
  2.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建设。推动新农村新牧区与新型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加大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力度。推进嘎查村整合,构筑以苏木镇所在地为中心、中心居民点为支撑、一般居民点和散居牧户为补充的三级村庄格局。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
  (四)以“互联网+”为利器,全面提升地方的现代化发展能力
  1.大力推动现代信息经济发展。要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园,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两化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信息消费等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和农村网络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互联网+”对各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力度。
  2.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借助“呼包鄂”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平台,加快推进大塔、马兰滩、三垧梁物园区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形成跨地区大宗煤炭、化工、建材、冶金等产品的现代物流。
  3.做大做强现代旅游产业。以“休闲度假、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为方向,全力做好响沙湾等景区提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农家乐、牧家乐休闲度假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借助便携终端,实现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提升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中的自主性、互动性,为游客带来超预期的旅游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旅游服务。加快对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4.积极扶持现代文化产业。发挥达拉特旗人文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扶持创意设计、数字动漫、影视传媒、演艺演出等文化产业业态发展壮大,培育符合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信息办)
   责任编辑:代建明
其他文献
社会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保障,是实现信用信息共享、规范信用服务市场以及提高政府信用监管水平的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通过建立标准体系,促进信用信息的公开化和社会征信平台的建立,加快推进内蒙古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内蒙古社会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现状  信用标准化是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其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的分析,探究其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关联,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待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实现大学生本身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  关键词:诚信教育 大学生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对征地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土地制度改
2014年11月30日,中国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2015年1月,中国存款保险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圆满完成,制度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存款保险制度推行后,会对河北省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做好应变机制选好路径。  一、河北省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路径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是盲目设计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还会起到难
自治区最初在战略和发展策略角度提出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也曾将县域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全面消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激励之下,县域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的热点,各旗县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与市场对接的途径和项目,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城镇新区、工业园区、有形市场、养殖园区、大型农业设施园区等建设在各旗县区全面铺开。分析那一时期发展形成的现状,经验和教训
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质疑,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对于实现经济稳步增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抓好民生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长
一、伊泰集团概况  伊泰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由张双旺董事长带领20名行政超编人员,靠政府给予的5万元开办费起家。经过25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以铁路运输、煤制油为产业延伸,以房地产开发等非煤产业为互补的大型现代化能源企业。截至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达724亿元;连续8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位列第237位;位居全国煤炭企业百强第19位、自治区煤炭企业50强之首
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最具活力的市场组织,在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加速科技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2.5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和近100万户个体工商户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60%,创造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以及50%的财税收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对小微企业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节能措施,把节能降耗工作做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有效地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