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投资热潮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ragon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正逐渐远去,虽然不断有人提醒出现“双底”,但人们的信心已经有了明显的恢复。特别是在中国,需求“v”型回升是不争的事实。确实,对于回升的原因,是投资拉动的,还是内需本来就很旺盛,还有争论,但没有人怀疑经济同暖了。通货膨胀变成了新话题,股权投资的又一波热潮已经不远了。
  2008年7月金融危机之后,股市大幅缩水,私募投资开始进入萧条时期。2009年下半年投资逐渐恢复,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基本会回到危机前的水平,这主要是三个因素促成。
  其一,危机后大约12个月到18月投资较为清淡,现在投资人有投资的压力。一般来讲,基金投资期是二至四年,12个月到18个月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就难怪市场上较为稳健的项目,投资人拼抢的局面频频出现。有的电子商务公司的估值高得让人眼晕。
  其二,截至4月23日已有79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带动了投资热。对于中国的私募机构来讲,创业板是个非常大的利好。虽然这个板块未来可能会有起伏,但眼前的市盈率还是让投资人热血沸腾,诱惑难以拒绝。为创业板量身定做企业成了一个不小的投资潮流。
  其三,中国经济率先在危机中恢复,使得更多的机构投资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高速成长的经济体。资本总要寻找合适的出路,欧洲、日本经济恢复的较慢,美国虽有恢复,失业率还是两位数,中国自然成了很多投资人不可或缺的选择。
  这次投资热潮的到来,伴随出现的是投资主题、投资地域、投资阶段、币种都更加分化。
  首先,TMT不再是唯一的热点。虽然还有不少机构坚持这部分投资,但很多投资机构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投资主题,比如消费、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农业等。其次,与投资主题相关的是地域。原来投资TMT的时候,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而现在很多行业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这导致投资半径的扩大。还有一个特点,基金的规模大幅增加,超过10亿美元的单体基金在中国已不是新鲜事。如此大的基金,必然要集中到并购、后期投资。回报的倍数也必然降低,更加强调内部收益率(IRR)。成长型项目的投资竞争更加激烈,部分基金会被挤压,向早期、后期投资回归。最后,人民币基金异军突起,美元的优势逐渐丧失,管理双币种基金成为中国投资机构的普遍现象。
  投资热潮到来,竞争必然加剧。竞争是企业生存中永恒的主题,投资公司也不例外。竞争中有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会逐渐被边缘化。现在企业家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们除了钱还有什么价值?想想看,几年前不断问问题的可都是投资人。品牌会成为投资机构最重要的资产,而品牌会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形成,未来几年是投资机构“长身体”的阶段。下面三类机构会逐渐脱颖而出。
  第一类,基金规模巨大,并在上市环节建立良好通道。这类基金基本对1RR要求会高一点,但不要求倍数,并将集中在Pre-IPO、并购和大型项目投资。有的机构甚至会考虑基金管理公司上市,有的机构会将业务进一步延展到公开市场。第二类,策略清晰、组织配套、文化适应的早期投资机构。这类机构基金规模不大,但有眼光,敢冒风险。不同机构的投资主题会有所侧重。第三类,成长型投资将逐渐成为红海,这将考验投资机构的地域覆盖、品牌及交易能力。
  金融危机逐渐远去,又一波投资热潮行将到来。在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并开始高速成长的公司,好时候到了。投资机构竞争加剧了,并会逐渐分化,品牌会逐渐形成,这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他文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之一,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本市场相关规定的影响,特别是证券发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规则和政策的影响。本文仅AIPO中股份锁定期相关规定的影响作为实例予以说明。  中国监管部门对IPO中股份锁定期的监管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主要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为新规则)。前后两个
在每个价值链中,价值项目的存在有着自身的价值,而且价值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他们之中有一个发生变化,那么将会影响到其余的价值项目,譬如在企业管理联系上的财
坚持"以人为本"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是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佳切入点。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
2010年,中国企业掀起了上市狂潮,融资额和上市公司数量均刷新2007年的纪录,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IPO元年”。中国企业用集体的力量诠释着“中国时代”的到来。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053.54亿美元,是2009年上市数量的2.7倍,融资金额也增加92.8%。其中,境内资本市场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总融资额720.59亿美元。境外上市的129家企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