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该如何应对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学界和政界早有共识。根据“六普”获得的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为1 .78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达到1 .19亿人。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增长的老龄化趋势着实令人担忧。“明天谁来为我的养老埋单”,诸多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问题被披露,更引发了公众深切的忧虑。近年来,各种悲观的论调充斥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传播媒体中,甚至显示出“关心则乱”的迹象:“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活着,钱没了”,“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不一而足。
  从国际经验看,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最重要的是在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上做好战略性的规划。如果能够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适时改革经济体制和转变产业结构,适度调整社会政策和调节社会分配,顺利度过老龄化的高峰,并使社会经济发展顺势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做得到的。
  在当今世界上,“十亿级别”的大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的唯有中国。老龄化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当是缺乏劳动力。但在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到50%左右,但绝对数还有7亿多。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足以支撑多大的经济规模?所以,首要的战略性决策,是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用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人力资源数量的减少。当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很重要,如果中国的经济届时能够建立在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基础上,度过老龄化高峰就有了经济上的保证,而老年人作为中国社会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然,在老龄化过程中,中国的劳动者群体会出现平均年龄逐渐偏大的趋势。因此,国外普遍采用、国内呼声渐高的一刀切的“推迟退休年龄”的对策不可取。因为这会使劳动者群体年龄更加偏大。同时,中国就业市场还有两个“特殊”现象,一是非正规就业占据了相当大比重,而且在年青人中更大。二是提前退休非常普遍,这实际上是企业和劳动者“合谋”的结果,一般而言他们是“双赢”的。
  相应的对策,应该是使更多的年青人进入正规就业的行列,而把非正规就业的岗位让给中老年人,相应的制度安排就是退休时间实行“有约束的弹性化”。一方面,在正规的就业市场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确定其退休年龄的上限,另一方面,鼓励退休人员进入非正规就业市场。譬如鼓励退休的教授、医生入职乃至创办私立大学、私立医院(诊所),鼓励技术人员入职乃至创办私营企业,政府对此可给予税收优待。当然,对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单位也可以在“编外”续聘。这样做,可腾出“编制”,让年青人,尤其是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正规就业。
  应该按量化的基本生活需求,确定基本养老金标准,但在退休金领取上也可以“弹性化”。譬如,如果选择50岁退休,则领取基本养老金标准的50%;60岁退休,可以领取80%;然后到70岁,可以领取100%;80岁及以上,则领取120%~150%。
  鼓励一般的退休职工进入服务行业,这本身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小保姆可换成大婶级别的,小保安则换成大叔级别的(会监控和报警就行),甚至空姐也可以换成“空嫂”。养老服务领域更是大有可为,为非亲非故的老人服务也许有障碍,为自家老人服务总可以的,由政府给他们发“社会工资”,这就可以解决养老服务的大问题。
  总而言之,对于老龄化,唯一的选择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将其妖魔化,吓唬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还是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要做明白人,要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公众的担心,恐怕主要也在于此。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03-04   李帆,男,1961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委员等。德国海德堡大学、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代表性学术著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在关于唐朝节度使内容的课文下面配置了《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见下图)。  在讲解这幅图时,大多数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在进行思考后得出以下结论:这幅图表明唐朝节度使:①政治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②经济上控制着财权;③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进而得出结论:安史之乱后唐代节度使拥兵自重,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于是,这幅图
婆媳亲,全家和,家和万事兴。  常听人说:“提起闺女笑盈盈,提起媳妇牙根疼。”婆媳关系在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算得上是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了。又有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这说明婆媳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处好婆媳关系,不修炼几招“和谐大法”不成。  难题大盘点  两个女人的“争夺战”  婆婆和媳妇的矛盾,实质上是两个女人对家庭地位、话语权以及一个男人的争夺。碰撞常常表现在以下五
摘要 明代丁银有两大源头:徭役与户口食盐钞。明前期有徭役无丁银,明中期各地开展赋役制度改革,徭役折算为银,一部分派入地亩,另一部分按丁派征,始出现丁银。有的地方以田地折丁,导致“余丁”的出现,而“半丁”则是出于对某些人丁的减半征银。各地既有多等则编审丁银者,也有单一等则征收丁银者,明末清初出现了由多等则转为单一等则编丁的趋势。户口食盐钞始于明初,“一条鞭法”推行后各种按丁计征的税赋合一征收。户口食
关键词 科技史,青铜冶铸,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3-0045-07   在阐述整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说明科技史的内涵与意义:科技史,即科学与技术的历史,其中“科学”探究的是内在的原理,而“技术”则是以生产为目标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多数情况下它们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矿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企业在工伤赔偿问题上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普通法原则下的工伤赔偿已愈来愈对企业界不利;另一方面是企业现有的自愿赔偿计划难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工伤赔偿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明智的大企业雇主选择与联邦政府及改革者合作,通过支持工伤赔偿立法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结果证明,工伤赔偿法的通过不但缓解了工人的处境,同时,企业利益在新颁布的工伤赔偿法中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关键词 大企
朋友谢玲说,她一踏进美利坚的国土,听到的头一条指令是“要引起男士的注意”。过去所受严苛呆板的家教是,做女人要收敛、安静、安分……特别是对男人要提高警惕。中学的时候,每次出门,母亲总是紧张地告诉她:“外面都是流氓,路上小心点!”  所以,什么“花枝招展”、“像只蝴蝶”等词句,基本与她绝缘。  其实,我们也强调过,女为悦己者容,要迎合“自己男人”的口味,满足他的审美情趣。但是,这种观念仍然太狭隘了,女
关键词 北京人,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05-0069-03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1-2期上看到梁爰如老师的文章《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初探》(以下简称“梁文”),文中多以初中历史七年级《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为例,说明不同理念指导下教学目标设计的差异及其知识结构的整合。这节课是学生进人历史课程的第一节课
[关键词]历史真实,日常史,质疑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58-06  罗定是广东省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干旱山区县。解放前,地主、资本家的盘剥和旱涝灾害,使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是1970年代大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段话,课文标题叫《罗定山河披新装》。这虽然是四十年前的课文,但直到今天,其中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仍然代表着主流
关键词 趋向统一,阶段特征立意,问题串,结构化板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1-0049-07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是其具体表现。①为何政权分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如此辉煌?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它与整个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有什么关系?如何让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