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inv(16)重排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ix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inv(16)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

方法

采用红、绿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基因探针核心结合因子β(CBFβ)对15例形态学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异常嗜酸细胞(M4EO)或形态学上无M4EO特征但经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多重RT-PCR)证实有CBFβ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11(MYH11)融合基因的AML和核型伴有8三体的M4患儿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并将其结果与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和RT-PCR相联系和比较。

结果

D-FISH揭示除2例伴8-三体的AML外,其余13例AML包括M4EO 12例和M2a 1例,均提示有CBFβ基因断裂,其平均阳性细胞检出率为55.2%(37.0%~86.0%)。D-FISH阳性病例RT-PCR也检出CBFβ-MYH11融合转录本。免疫表型检测均有髓系抗原CD13和CD33表达,但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G显带核型分析检出10例有inv(16),其中2例同时有8和22三体,1例只伴有22三体。R带分析仅检出5例有inv(16)。本组inv(16) AML的预后总体良好,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达81.8%,中位生存期11个月,其中8例尚在CR中,但1例同时伴有+8和+22者CR后8个月出现复发和核型演变,并迅即死亡。

结论

inv(16) AML是急性白血病中1种独特亚型,大多数有M4EO特征,总体预后良好,但同时伴有+8、+22,特别是同时伴核型演变者其预后似不乐观。在inv(16)的检测方面,G显带技术明显优于R带;D-FISH结合RT-PCR则更为敏感可靠。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例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20例患儿男9例,女11例,年龄(27.9± 15.8)个月,既往体健;热程(27.7± 13.5)d;住院天数为(36.5± 8.3)d;全部病例一般状况差,均表现为发热(高热19例,中等热1例)、咳嗽,16例有呼吸困难;18例在肺部病变侧闻及细湿啰音,其中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分析母乳强化剂在母乳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和强化母乳对住院早产儿短期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四家三甲医院出生的早产儿根据入选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强化母乳实验组(住院期间母乳量占喂养总量的50%以上,母乳均来自早产儿自己的母亲,母乳不足部分由早产配方奶补充)和早产配方奶对照组(住院期间全部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通路在高氧引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影响。方法24只新生大鼠依据是否高浓度氧暴露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空气环境下暴露7 d)、高氧对照组(95%氧暴露7 d+尾静脉注射PBS)、高氧干预组(95%氧暴露7 d+尾静脉注射hMSC 5×104);10日龄处死全部大鼠,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病理学评分;RT-PCR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