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上,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科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基于美术课对大部分学生的吸引力,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觉得其在重基础、讲观察、有阶梯、可模仿、求真实这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学习和运用,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借鉴;美术教学
笔者通过对学校里不同年级的二百多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在“你最喜欢什么课?”的选项中,体育课、电脑课和美术课稳居前三位。作为语文教师,想到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厌恶,不禁思考:体育课和电脑课吸引学生似乎理所当然,而美术课又何以对学生有这样的吸引力呢?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和分析,结合自己对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笔者以为,美术教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借鉴和运用。
一、重基础
(一)把字写对、写好
从第一次写作文开始,教师就应该把消灭错别字当作重要任务来抓。应该要求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不会写的字、咬不准的字,都要在这里查字典,不能马虎。还可以让学生建立一本《错别字档案》,以加深印象。一开始严格要求,能使学生在后来的习作过程中少皱很多眉头。在写对的同时,还要把字写好。因为字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作文的成绩,而且,认真书写,往往能使学生避免急躁,平静地思考,这对写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训练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话该怎么说才准确完整,怎么说才生动有趣,这些都离不开词、句的积累和训练。可以从课文中进行积累,也可以从学生自己的作文、日记中去积累。教师平时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日记时,一旦发现文中使用了精彩的词句,应及时地划出来,并在习作讲评的时候进行表扬。这样,既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又能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词句积累以后,还要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进行练习、运用,努力将词句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转化成习作中的语言。
(三)重视段的训练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讲读,重视各类语段的习作训练。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学习用不同的段式结构,来表现不同的描写对象;学习段和段之间的连接和过渡。这样把一招一式都练扎实了,写作时才能“兵来将挡”,势如破竹。
二、讲观察
任何一个美术老师在他的课堂上都讲究观察。学生动笔之前,一定会要求学生先仔细看,看形状、看构成、看明暗、看色彩,一边观察一边帮助学生构思、布局,打好腹稿,然后才会让学生动手画。“胸有成竹”这个词,在这里很好地诠释了事先充分观察再落笔成画的道理。
再来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老师可能都是这样:出一个题目,再说一下要求,然后就让学生动手去写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怪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描绘人物都是“圆圆的脑袋,炯炯有神的眼睛”;写好事都是“坐车让位置”“过马路扶瞎子”,没有真正去观察和体验,写出来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缺乏生活气息。如果我们能像美术教学那样,写作前让学生先进行全面的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去触摸;要写高兴的事,就想办法让学生乐一乐;要写美丽的景,就带学生到那里去游一游;要写敬佩的人,就给点时间让学生与这个人有个全面的接触。在观察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安排,甚至有意无意地冒出几个作文中用得到的词。这样,学生对要写的东西就了然于胸了,帮学生把文章的框架搭好了,学生再动手写作的时,就会轻松许多。
三、有阶梯
美术老师都会根据学生年级、年龄、个人的基础等方面来确定训练的项目、目标。刚起步,往往从儿童画入手,抓形、着色要求不严,信手涂鸦、奇思妙想也往往能得到老师的夸奖。等学生有了兴趣,找到了感觉,才逐渐向素描、色彩这些方向去发展。他们绝不会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任意去拔高要求,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具有明显的阶梯性。
而作文教学却似乎不是这样的。现在市场上,所谓的“优秀作文”“高分作文”铺天盖地,许多家长看到人家一、二年级就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来,便对自家孩子的作文痛心疾首,殊不知那些文章,是经过了成人大刀阔斧的修改才得以面世的。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忘了循序渐进的道理,希望学生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才刚起步,就把要求说一大通,这不对,那不行,结果还没开始学,学生就已经被你批得没有了写作的兴趣了。
跟美术教学一样,教作文,也得注意一个阶梯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分成三个学段,每个学段对于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如果稍微仔细点去看的话,在第一学段中,新课标甚至没有提到“习作”的概念,而是“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写的话”,这目标提得恰当而精准,目标虽低,但很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将来是不是乐于写,是不是能写出自己的个性。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生所应该达到的习作训练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评价学生的作文,达到标准的,就应该给予热情的夸奖,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作文的信心。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梯子上把每一步都踩踏实了,学生的作文才会向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可模仿
美术老师教绘画,常从临摹开始。临摹一段时间后,再要求学生自己创作,画出自己的个性。而且,美术老师自己也是绘画的高手,课堂上,常常当堂作画,边画边讲,这样做示范,学生模仿的就不仅仅是一张画,更是其运笔的技巧及构思的方法。
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模仿习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范文,从范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从范文中学习怎样表现人物,怎样记叙事情,怎样描绘景物;从范文中学习顺序怎么安排,详略如何分配……只有通过这样的模仿、感悟,学生的作文才能一步一步达到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习作的模仿,更应该是对老师的模仿。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能像美术老师一样,自己首先会作文、会示范、会鉴赏、会修改。而不应该说一大通道理,却自己动手写不通。语文老师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像一个厨师,做一道好菜,能将主料、配料的采购,切、翻、炸、炒的过程,火候的掌握等等都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能看到你的佳作,又知道你思考的过程。语文老师还要能鉴赏,会修改,能说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有效的修改方案,让学生在眼睛一亮的同时,对你产生敬佩,进而努力地在以后进行习作时尝试像你那样去思考。
五、求真实
小学三年级有一篇课文,题目叫《画杨桃》,讲的是一个美术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教育学生画画要实事求是,自己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儿子上的绘画班,老师让学生画想象画,也是鼓励学生画出真实的内心世界,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学生一边画着,一边想着,想的东西就都通过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了。
求真实,这本当是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但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很多时候却无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给学生的习作注入了太多说教的因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日记、周记、网络博客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反映真实的世界,流露真实的心声。只有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才会做有价值的思考,才能享受作文时的畅快淋漓,也才会真正地喜欢上作文。而等他真正喜欢上了作文,任何的方法、技巧,都将无师自通。
以上几点,是笔者由美术教学所引发的作文教学思考,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一起为改进小学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梅. 儿童发展心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钟传祎. 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3] 张田若. 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美术老师学习[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07S).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借鉴;美术教学
笔者通过对学校里不同年级的二百多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在“你最喜欢什么课?”的选项中,体育课、电脑课和美术课稳居前三位。作为语文教师,想到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厌恶,不禁思考:体育课和电脑课吸引学生似乎理所当然,而美术课又何以对学生有这样的吸引力呢?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和分析,结合自己对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笔者以为,美术教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借鉴和运用。
一、重基础
(一)把字写对、写好
从第一次写作文开始,教师就应该把消灭错别字当作重要任务来抓。应该要求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不会写的字、咬不准的字,都要在这里查字典,不能马虎。还可以让学生建立一本《错别字档案》,以加深印象。一开始严格要求,能使学生在后来的习作过程中少皱很多眉头。在写对的同时,还要把字写好。因为字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作文的成绩,而且,认真书写,往往能使学生避免急躁,平静地思考,这对写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训练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话该怎么说才准确完整,怎么说才生动有趣,这些都离不开词、句的积累和训练。可以从课文中进行积累,也可以从学生自己的作文、日记中去积累。教师平时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日记时,一旦发现文中使用了精彩的词句,应及时地划出来,并在习作讲评的时候进行表扬。这样,既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又能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词句积累以后,还要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进行练习、运用,努力将词句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转化成习作中的语言。
(三)重视段的训练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讲读,重视各类语段的习作训练。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学习用不同的段式结构,来表现不同的描写对象;学习段和段之间的连接和过渡。这样把一招一式都练扎实了,写作时才能“兵来将挡”,势如破竹。
二、讲观察
任何一个美术老师在他的课堂上都讲究观察。学生动笔之前,一定会要求学生先仔细看,看形状、看构成、看明暗、看色彩,一边观察一边帮助学生构思、布局,打好腹稿,然后才会让学生动手画。“胸有成竹”这个词,在这里很好地诠释了事先充分观察再落笔成画的道理。
再来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老师可能都是这样:出一个题目,再说一下要求,然后就让学生动手去写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怪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描绘人物都是“圆圆的脑袋,炯炯有神的眼睛”;写好事都是“坐车让位置”“过马路扶瞎子”,没有真正去观察和体验,写出来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缺乏生活气息。如果我们能像美术教学那样,写作前让学生先进行全面的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去触摸;要写高兴的事,就想办法让学生乐一乐;要写美丽的景,就带学生到那里去游一游;要写敬佩的人,就给点时间让学生与这个人有个全面的接触。在观察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安排,甚至有意无意地冒出几个作文中用得到的词。这样,学生对要写的东西就了然于胸了,帮学生把文章的框架搭好了,学生再动手写作的时,就会轻松许多。
三、有阶梯
美术老师都会根据学生年级、年龄、个人的基础等方面来确定训练的项目、目标。刚起步,往往从儿童画入手,抓形、着色要求不严,信手涂鸦、奇思妙想也往往能得到老师的夸奖。等学生有了兴趣,找到了感觉,才逐渐向素描、色彩这些方向去发展。他们绝不会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任意去拔高要求,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具有明显的阶梯性。
而作文教学却似乎不是这样的。现在市场上,所谓的“优秀作文”“高分作文”铺天盖地,许多家长看到人家一、二年级就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来,便对自家孩子的作文痛心疾首,殊不知那些文章,是经过了成人大刀阔斧的修改才得以面世的。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忘了循序渐进的道理,希望学生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才刚起步,就把要求说一大通,这不对,那不行,结果还没开始学,学生就已经被你批得没有了写作的兴趣了。
跟美术教学一样,教作文,也得注意一个阶梯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分成三个学段,每个学段对于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如果稍微仔细点去看的话,在第一学段中,新课标甚至没有提到“习作”的概念,而是“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写的话”,这目标提得恰当而精准,目标虽低,但很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将来是不是乐于写,是不是能写出自己的个性。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生所应该达到的习作训练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评价学生的作文,达到标准的,就应该给予热情的夸奖,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作文的信心。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梯子上把每一步都踩踏实了,学生的作文才会向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可模仿
美术老师教绘画,常从临摹开始。临摹一段时间后,再要求学生自己创作,画出自己的个性。而且,美术老师自己也是绘画的高手,课堂上,常常当堂作画,边画边讲,这样做示范,学生模仿的就不仅仅是一张画,更是其运笔的技巧及构思的方法。
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模仿习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范文,从范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从范文中学习怎样表现人物,怎样记叙事情,怎样描绘景物;从范文中学习顺序怎么安排,详略如何分配……只有通过这样的模仿、感悟,学生的作文才能一步一步达到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习作的模仿,更应该是对老师的模仿。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能像美术老师一样,自己首先会作文、会示范、会鉴赏、会修改。而不应该说一大通道理,却自己动手写不通。语文老师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像一个厨师,做一道好菜,能将主料、配料的采购,切、翻、炸、炒的过程,火候的掌握等等都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能看到你的佳作,又知道你思考的过程。语文老师还要能鉴赏,会修改,能说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有效的修改方案,让学生在眼睛一亮的同时,对你产生敬佩,进而努力地在以后进行习作时尝试像你那样去思考。
五、求真实
小学三年级有一篇课文,题目叫《画杨桃》,讲的是一个美术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教育学生画画要实事求是,自己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儿子上的绘画班,老师让学生画想象画,也是鼓励学生画出真实的内心世界,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学生一边画着,一边想着,想的东西就都通过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了。
求真实,这本当是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但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很多时候却无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给学生的习作注入了太多说教的因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日记、周记、网络博客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反映真实的世界,流露真实的心声。只有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才会做有价值的思考,才能享受作文时的畅快淋漓,也才会真正地喜欢上作文。而等他真正喜欢上了作文,任何的方法、技巧,都将无师自通。
以上几点,是笔者由美术教学所引发的作文教学思考,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一起为改进小学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梅. 儿童发展心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钟传祎. 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3] 张田若. 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美术老师学习[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