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化发展,大众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食品塑料包装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应在当前背景下做好包装生产材料的严格监管及选择工作。本文基于此,就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相关研讨,旨在切实提升食品塑料包装的功能性及安全性,从根本上保障大众的饮食安全。
关键词:食品塑料包装;食品安全影响;应对措施
国家质监部门在对食品塑料包装薄膜及包装袋的质量抽检结果表示,造成食品塑料包装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与随意加入添加剂,致使溶剂残留问题严重及选用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有关。由此可见,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需相关食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负责。
1、 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1.1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明确规定,要求食品在生产、运输及包装环节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不可存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从食品包装材料上来看,塑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在实际生产期间会有一些单体残留及低分子量物质溶出[1]。同时,为更好的满足食品完整性与保鲜度要求,在塑料包装材料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加入额外的添加剂,如增塑剂等。但此些添加剂会在与食品的直接过程中迁移到食品内部,对大众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险。举例而言,同济大学曾在多此研究试验中指出,如果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塑料容器承装食用油,食用油内含物质将会使增塑剂大量溶解在油中,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2塑料包装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塑料包装印刷油墨已然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来说,塑料包装印刷主要采用凹印油墨材料,内部具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苯等。此些苯类溶剂气味较大,进入到人体中会破坏各项器官机能,严重者更会导致癌症。 不仅如此,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塑料包装印油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植被生长不良[2]。故塑料包装印油问题受到了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塑料包装印刷管理等条例相继出台,如《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条例中就规定,在塑料包装印油生产中不可使用苯类物质来增加印油中的粘稠度。但由于部分关于食品塑料包装印刷的规定处于推荐性国标范围,自身强制性较弱,在实际执行期间并不会对相关企业起到较大的约束力,导致塑料包装印油问题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愈加严重。
1.3塑料包装生产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在食品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食品生产厂家并不具备直接生产塑料包装的工艺,而是需采用外购包装的方式。由于生产食品包装的企业大多为通用型,因此生产环境及卫生标准难以满足食品卫生要求,造成食品在于包装接触后出现二次污染。不仅如此,在塑料包装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食品企业都不允许塑料包装生产厂家在包装上打出厂家名称及标志等,导致大众在发现食品安全及塑料包装问题后不知该向谁申诉,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隐患。
2、 食品塑料包装使用必要性分析
从广义上来讲,包装主要就是指将产品装入到袋、箱、瓶、盘等容器中,并进行一次或多次密封[3]。质量较高的包装能够更好的辅助食品运输、流通及销售,对保障食品生产行业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塑料包装作为市场容量需求量最大的食品包装种类之一,可直接接触与大米、油、盐等食品,极大程度的避免了食品暴露在外界阳光及空气中。由此可见,塑料是食品包装中的必要材料,为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性,塑料包装企业也应做好生产监督及管理工作,确保塑料包装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3、有效解决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影响的具体对策
3.1健全食品塑料包装消费使用管理机制
为从根本上减轻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关管理部门也应从全面健全食品塑料包装消费使用管理机制入手。当前包装材料中,塑料市场需求量明显高于纸、金属及玻璃,其主要原因在于塑料具有生产成本低、功能性强等优势。而将塑料应用在食品包装过程中,应对塑料包装消费使用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估,从包装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等角度入手,更好的发挥出塑料食品包装中的积极作用。
3.2注重塑料包装标准修订工作
目前我国针对塑料包装颁布的相关规定均为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无法满足一些新材料的检测要求[4]。不仅如此,受到经济及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塑料包装管理工作实施时间较短,积累经验过少,部分食品塑料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标准编制年代过于久远,实际检测项目不足,对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并使得塑料包装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控制。因此为有效改善食品塑料包装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就应注重塑料包装标准修订工作,结合我国食品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特征与需求,对国际先进标准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3.3强化塑料包装生产监督力度
在我国塑料包装管理中,还存在着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及政府职能分工受限、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较低等问题,使得食品塑料包装生产管理仅局限在食品容器与工具等制品中,需进一步强化食品塑料包装生产监督力度。具体而言,在食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内部建立年审、定期检查及监督抽查等措施,加大违规生产行为惩治范围,切实提升塑料包装生产规范性。
3.4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工作
注重引进先进塑料包装生产工艺,包括印刷工艺等,杜绝苯类物质的再次使用。开发环保型包裝材料,提升材料可回收性及可降解性,降低材料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食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还应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工作,对不同材料在温度、湿度及酸碱度环境下发生的变化进行检测,开发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无毒害的新型材料,减轻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保障大众的饮食安全。
4、总结
总而言之,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及食品塑料包装行业生产规范性及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食品塑料包装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构建起更加长效科学的食品塑料包装生产管理体系,细化各部门生产职责,从根本上提升生产质量及效率,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飚,张红.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6):28-30.
[2]郝文静,周伟芳. 塑料包装对食用油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包装工业,2014(24):160-161.
[3]张霞,施炎炎,丁红梅,陈丹丹,杨俊. 塑化剂与食品安全问题探讨[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39(01):44-46.
[4]戴宏民,戴佩华.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及应对[J]. 中国包装,2015,28(06):19-23.
(作者单位: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食品塑料包装;食品安全影响;应对措施
国家质监部门在对食品塑料包装薄膜及包装袋的质量抽检结果表示,造成食品塑料包装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与随意加入添加剂,致使溶剂残留问题严重及选用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有关。由此可见,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需相关食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负责。
1、 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1.1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明确规定,要求食品在生产、运输及包装环节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不可存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从食品包装材料上来看,塑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在实际生产期间会有一些单体残留及低分子量物质溶出[1]。同时,为更好的满足食品完整性与保鲜度要求,在塑料包装材料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加入额外的添加剂,如增塑剂等。但此些添加剂会在与食品的直接过程中迁移到食品内部,对大众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险。举例而言,同济大学曾在多此研究试验中指出,如果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塑料容器承装食用油,食用油内含物质将会使增塑剂大量溶解在油中,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2塑料包装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塑料包装印刷油墨已然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来说,塑料包装印刷主要采用凹印油墨材料,内部具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苯等。此些苯类溶剂气味较大,进入到人体中会破坏各项器官机能,严重者更会导致癌症。 不仅如此,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塑料包装印油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植被生长不良[2]。故塑料包装印油问题受到了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塑料包装印刷管理等条例相继出台,如《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条例中就规定,在塑料包装印油生产中不可使用苯类物质来增加印油中的粘稠度。但由于部分关于食品塑料包装印刷的规定处于推荐性国标范围,自身强制性较弱,在实际执行期间并不会对相关企业起到较大的约束力,导致塑料包装印油问题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愈加严重。
1.3塑料包装生产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在食品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食品生产厂家并不具备直接生产塑料包装的工艺,而是需采用外购包装的方式。由于生产食品包装的企业大多为通用型,因此生产环境及卫生标准难以满足食品卫生要求,造成食品在于包装接触后出现二次污染。不仅如此,在塑料包装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食品企业都不允许塑料包装生产厂家在包装上打出厂家名称及标志等,导致大众在发现食品安全及塑料包装问题后不知该向谁申诉,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隐患。
2、 食品塑料包装使用必要性分析
从广义上来讲,包装主要就是指将产品装入到袋、箱、瓶、盘等容器中,并进行一次或多次密封[3]。质量较高的包装能够更好的辅助食品运输、流通及销售,对保障食品生产行业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塑料包装作为市场容量需求量最大的食品包装种类之一,可直接接触与大米、油、盐等食品,极大程度的避免了食品暴露在外界阳光及空气中。由此可见,塑料是食品包装中的必要材料,为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性,塑料包装企业也应做好生产监督及管理工作,确保塑料包装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3、有效解决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影响的具体对策
3.1健全食品塑料包装消费使用管理机制
为从根本上减轻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关管理部门也应从全面健全食品塑料包装消费使用管理机制入手。当前包装材料中,塑料市场需求量明显高于纸、金属及玻璃,其主要原因在于塑料具有生产成本低、功能性强等优势。而将塑料应用在食品包装过程中,应对塑料包装消费使用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估,从包装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等角度入手,更好的发挥出塑料食品包装中的积极作用。
3.2注重塑料包装标准修订工作
目前我国针对塑料包装颁布的相关规定均为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无法满足一些新材料的检测要求[4]。不仅如此,受到经济及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塑料包装管理工作实施时间较短,积累经验过少,部分食品塑料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标准编制年代过于久远,实际检测项目不足,对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并使得塑料包装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控制。因此为有效改善食品塑料包装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就应注重塑料包装标准修订工作,结合我国食品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特征与需求,对国际先进标准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3.3强化塑料包装生产监督力度
在我国塑料包装管理中,还存在着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及政府职能分工受限、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较低等问题,使得食品塑料包装生产管理仅局限在食品容器与工具等制品中,需进一步强化食品塑料包装生产监督力度。具体而言,在食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内部建立年审、定期检查及监督抽查等措施,加大违规生产行为惩治范围,切实提升塑料包装生产规范性。
3.4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工作
注重引进先进塑料包装生产工艺,包括印刷工艺等,杜绝苯类物质的再次使用。开发环保型包裝材料,提升材料可回收性及可降解性,降低材料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食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还应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工作,对不同材料在温度、湿度及酸碱度环境下发生的变化进行检测,开发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无毒害的新型材料,减轻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保障大众的饮食安全。
4、总结
总而言之,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及食品塑料包装行业生产规范性及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食品塑料包装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构建起更加长效科学的食品塑料包装生产管理体系,细化各部门生产职责,从根本上提升生产质量及效率,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飚,张红.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6):28-30.
[2]郝文静,周伟芳. 塑料包装对食用油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包装工业,2014(24):160-161.
[3]张霞,施炎炎,丁红梅,陈丹丹,杨俊. 塑化剂与食品安全问题探讨[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39(01):44-46.
[4]戴宏民,戴佩华.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及应对[J]. 中国包装,2015,28(06):19-23.
(作者单位: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