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注的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的分析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hoxy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逯原(1979-),男,吉林长春人,讲师,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本文从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和大国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探讨了现在大学生关注的国际关系问题现状,包括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欧俄、欧美和美俄等关系,较全面和完整的分析当前我国的国际关系现在。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关系;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D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6(2010)05-017-0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和科技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已对传统的国家,民族,区域的概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大学生普遍的关注和思考,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带来不同的影响和冲击。西方的普世价值、自由和民主观点,在高度发达和进步的社会生产、社会文明光环的笼罩下,给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带来具大的迷惑和引诱,使他们对以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和反思,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内容就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中国的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同时,国际上其它大国和地区对中国的态度和政策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几个对国际关系有具大影响力的联合常任理事国之间及其和中国的关系都是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1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显示出了其独特发展的韧性,成为把握全球大国关系最有意义的风向标。中美首脑在双边与多边范围有过多次会晤,推动了两国建设性合作与对话向深入的方向发展。中国是一个崛起大国,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历史上像这样一对国家的关系并不好把握,因为霸权都遭遇过崛起者的挑战。
  中国自觉融入国际体系已经三十年,在全球化时代,中美形成了空前复杂交叉的利益,双方关系的平稳发展对各自均有重大的战略利害。在大国关系上,更愿意看到一种利益上的水涨船高而非你消我长的状况。
  尽管双方的摩擦与矛盾不可能一朝之内烟消云散,但一个超级崛起的大国与一个现存的超级大国之间建立起建设性合作的关系,使冷战后常常动荡不安的中美关系取得了持久稳定的发展,中美双方建立一种面向未来的建设性战略合作关系,也同样有着值得期待的战略意义。
  2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今年来继续得到全面发展和推进。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机制继续发挥良好的作用,梅德维杰夫担任总统后将中国作为独联体之外的首选出访国家。此后胡锦涛主席和梅德维杰夫总统多次在多边国际场合会晤。普京总理访华,参加北京奥运会,温总理访俄与普京总理会谈。两国高级领导人的持续接触和会谈,不断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两国在涉及各自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相互支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汶川大地震后俄罗斯反应迅速,积极主动地帮助中国受灾地区,从提供援助物资到派遣大型直升运输机,从派遣救援队到邀请灾区儿童赴俄罗斯访问,体现了俄罗斯对中国的友好情谊。两国经贸关系在近
  
  年来也实现了战略性的突破,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意修建东线石油运输管道,这使酝酿和谈判十多年的东线石油运输管道合作计划终于敲定。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中日关系
  中日在地缘战略、发展战略上有碰撞,而且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政治互信不易确立,导致碰撞所造成的心理影响被放大。中日在东亚“两强相对”的关系格局对双方都是新事物,况且彼此间“权力的转移”今后可能还会继续发展,中日关系如何有效管理、逐步转型,的确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转变对华态度,关键是战略利益使然。首先,日本的前途更依赖东亚地区。近年世贸谈判受挫、全球竞争分片展开,更凸显日本的发展战略需要地缘依托。其次,日本的发展也更有赖于日中合作。实际上,近几年恰恰是日本对东亚、特别是对华经贸依存度迅速上升的时期。这种上升趋势今后也会保持。第三,是日本国内反思与调整的结果。日本外交漠视亚洲邻国,到头来,也损害了日本自身的地区战略利益,错失参与东北亚安全事务的历史机遇。
  由于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及政党政治的不成熟,日本政局今后可能会持续不稳。自民党处于历史性衰退过程中,但足以相取代的政治力量尚未成型。日本对外战略的展开、资源的运用会受到内耗牵制,同时政策稳定度下降。从对华关系看,在两国力量对比变化的背景下,民族主义情绪对政策的影响力会一路走高,在一些问题上态度可能趋硬。但同时,“示强”又难以跳出对东亚、对华依赖加深这一大框架,在重大问题上不得不讲实际、讲合作、讲“互惠”。所以,无论自民党还是民主党、或无论自民党内哪股势力掌权,对华政策都会具实用性和两面性。不过,毕竟时代在进步,“一山难容二虎”等传统现实主义观念也在慢慢失灵,中日关系“软着陆”应具有充分的潜在空间。
  4中欧关系
  中欧关系起伏跌宕,充满变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政治体制,欧盟成员国,特别是英法德等大国,在欧盟对华政策中举足轻重,但是,无论是英国、德国、还是法国都不能在对外政策领域里代表整个欧盟。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既有反华的势力,也存在着对华友好的力量。所有这些力量都要在欧盟复杂的机构中发生作用,使得中欧关系不仅具有重要性和战略性,而且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
  中国和欧盟同时经历着历史性的调整与转型,中国通过转型和加速度发展,跨入现代化社会,而欧盟则通过转型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两种转型的起点和面临的挑战不一样,各自经受的考验和付出的努力与也不一样。但是中欧都在努力使世界更加和平,使自己的人民更加富足,所以,中欧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是可能的,但是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5欧俄、欧美关系
  欧盟是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其双边与多边复合的对外关系结构,欧与俄、美等大国之间根本上存在利益和行为的不对称性,从而造成双方政策目标变动频繁,合作与摩擦两面性突出,调整空间广阔但时效影响有限。2008年欧俄、欧美关系的发展,既表明欧盟对外政策继续在变动中寻求突破,也说明全球战略格局深刻调整的大背景给欧盟带来的推动和局限。
  欧盟对美,俄的关系也直接关系到这三方同中国的关系,虽然欧盟在表面上和许多国际问题上多数与美国站在一起,但其与中、俄的特殊关系,又决定其将继续凭借制度性力量的比较优势,利用任何机会抑美国的霸权压力,谋求共同主导国际秩序的地位,在与中,美,俄三方的博奕中取得优势。因此,在这一方面来讲,其对中国的国际影响也是很大的。
  6美俄关系
  美俄双方大都认为美俄矛盾是西方内部的矛盾,亨廷顿就曾直言冷战是西方世界的“内战”。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领导人也都是坚定的欧洲派,俄罗斯的国家目标就在于让欧洲承认其是完全的欧洲国家。即使是在美俄双方发生尖锐冲突的当下,不少人也认为两国的紧张关系是暂时的,俄罗斯坚持对抗是战术性的短期行为,其目的在于让美国最终接纳它。
  然而,事实上,美俄矛盾具有深刻的地缘和历史背景。美俄双方的对抗与他们的地理位置,国家意识形态,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在历史上和当代,都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的国际地位。
  7国际经济问题
  虽然国际经济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很难将其具体化和规范化,但从这次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来看,国际经济震荡也波及了中国。过去的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世界政治经济力量也一直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时期,这一进程变得越来越清晰。这场危机的全面解决,势必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许多重大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从而使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在危机中完成一次重大的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危机不仅将成为美国鼎盛时期终结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它标志着过去两百多年来一直由少数几个欧美国家轻而易举地行使着经济、政治和文化霸权,操控全球重大议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符合历史辩证法的逻辑。在当前这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大分工的态势下,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份子和有影响力的大国,能否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脱颖而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冷战坚冰期起步,在世界巨变中摸索,历经三十年风雨,走出了独特的“中国模式”。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的同时,迎来了新世纪。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由一个被贸易封锁的国家,发展成“世界的工厂”和“世界的市场”;人民币由从未被世界认知,发展成令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倍加关注的新兴货币;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刚刚启动的上海证交所,到了2010年更成为全球投资者不能忽视的新市场。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发展,既对世界,也对中国都是一种新机遇和挑战,中国需要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同世界一同发展,一同步向人类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杨爱梅(1967—),  广西南宁人,副教授,广西财经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    摘要:高校工会维权机制缺乏独立性、运行缺乏法律保障、实施缺乏合格的人员队伍,导致工会维权活动形式化、职能弱化。创新工会维权机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应对新形势、构建稳定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应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工会组织体制推动维权机制独立、加强既有维权机制完善、加强维权机制的保障法律法规建设、
期刊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49-02    初中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依据义务教育的目标和学校的培养方向,协调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要求和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毕业等全面负责,把班级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和操作无章可依的现状,本文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素质教育和中职学生实际分析。对加大口语教学、交际教学力度及方法的分析,
期刊
作者简介:  李晨(1982-),女,法学学士,助教,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生命科学代表着21世纪科学的最前沿,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新世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为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进行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技创新
期刊
作者简介:  方莉(1978-),女,湖南湘潭人,本科学历,政工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优良传统。也是高等院校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实保证。我们应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在理论上、内容上、方法上不断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适应高校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挑战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
期刊
作者简介:  揭丹(1980-),女,辽宁锦州人,本科学历,助教,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10-03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代中国高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学生的学生时代和班主任相处的时间长,机会多,班主任的修养直接影响学生,是学生一生中潜移默化的人,所以具备班主任修养十分必要。  关键词:热爱;班主任;学生;尊重;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44-03    做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是每位班主任的愿望和追求,面对追求民主、自由、独
期刊
摘要:加强人才队伍发展通道建设,不仅对解放人才资源、提速人才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百年创新、百年胜利”愿景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胜利油田通过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发展通道建设,有助于把各类人才资源盘活起来,使人才发展消除阻力、增添动力,不断开创人才活力竞相进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三支人才队伍;发展通道;建设  中图分类号:C98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可以利用高校网络电视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其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能,探索出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利用高校网络电视台创造一种互动交流的环境,从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关键词:网络电视;高校网络电视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在油田矿区,建筑工程造价一直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油田各建设单位习惯于把工程造价控制放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事实上,工程项目造价与设计、施工、工期、质量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造价控制、设计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系。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因此,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