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九龙壁的主人代王朱桂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H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阳街上,矗立着一座8米高,2米厚,45米长的九龙壁。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块九龙壁最早的主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代王朱桂。朱桂,可以说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混账的一个。而代王家族也是作恶累累,堪称明代最恶劣的亲藩之一。


  洪武七年七月,皇子朱桂出生,生母惠妃郭氏(朱元璋引路贵人郭子兴之女)。洪武十一年四月,册封为豫王。朱桂这个孩子,从小就显现出顽劣的性格。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因为辅导失职,豫王府左长史饶昶、右长史杨原正被免官问责。
  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朱元璋把徐达的次女配给朱桂,做豫王妃。次年三月朱桂改封代王,八月之国大同。同时徐达的次子徐膺绪被封为大同护卫世袭指挥佥事,以大舅哥兼代府护卫官军总指挥的身份陪朱桂一起之国。
  朱桂刚到大同的时候,还颇有些表现。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在三哥晋王朱棡的领导下,朱桂亲率护卫官军出塞,对蒙古人发动联合打击。一直到朱元璋去世之前,朱桂和其他几个邻近的兄弟藩王经常会搞一些联合军事演习,对北方的蒙古人保持战略威慑。
  但是在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一切都和之前不同了。建文元年四月,代王朱桂有罪,被废为庶人,于大同监禁。建文四年六月,在他四哥兼姐夫朱棣靖难成功后,朱桂得到平反,被复封为代王。同年十月,之前在大同凌辱代王的建文朝红人中军都督同知陈质被处斩,朱棣算是给弟弟兼妹夫出一口恶气。但是经历了人生的这次大起大落,朱桂身上所有的恶似乎都被激发出来了。从历史记载来看,朱桂所作的恶事大概有如下三条。
  一、偏宠小妾,迫害妻室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建文四年),朱桂向朱棣请求将小妾徐氏(非代王妃徐氏)的哥哥徐忠进封指挥使。朱棣表示徐忠这厮"党附群奸",我看你面子才没有追究。你猪油蒙了心,居然想让我封他指挥使这样正三品的高官?我现在再给你一次面子,徐忠封正六品百户,下不为例。
  除了和正妃徐氏不和,徐小妾对代王别的妾室更是不放在眼里。宣德元年七月,朱桂第二子广灵王向明宣宗朱瞻基奏称自己母子"日被苦毒","今母子相随出舍山西行都司,冀图苟全。"对宣宗来说,朱桂是叔祖,宗室元老,不好像他祖父朱棣那样痛加斥责,只能婉转批评,希望朱桂能放广灵王母子一马。"…惟叔祖仁慈,必不以一时之过,伤天伦之恩。如容其母子复归,侍下尤彰盛德。不然则姑令舍外,思咎自新,以俟叔祖之命。"
  正统六年七月,对于朱桂两个侍女新宠荣花、菊花,徐小妾深深嫉妒,派人"粪其鼻口,漆其身成癞,已而傅药溃烂之。"八月,明英宗派人让徐小妾把之前自私收藏的世子册宝、冕服交出来给世孙。朱桂为徐小妾出头,告诉朝廷册宝、冕服都已失火烧毁不存。明英宗无奈,也只能"悉寘不问。"
  正统八年三月,代世孙逃入都司衙门,徐小妾"暮夜逞凶,击门怒骂,势欲肆害,闻之骇人。"明英宗派武定侯郭玹亲赴大同警告朱桂,并且责令徐小妾把从王府偷窃给儿子的金银罗叚尽数上缴。
  二、父子反目,祖孙失和
  代王嫡长子朱逊煓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十月,王妃徐氏所生。永乐二年四月,12岁的朱逊煓被册封为代世子。但是由于朱桂偏爱小妾,甚至还迁怒于世子。永乐七年九月,朱逊煓潜逃进京找四伯朱棣哭诉遭父王迫害之事。朱棣震惊之余,责问朱桂道:"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且世子未有极恶大过,尔必欲杀之?…"父子交恶,竟至于此!而在永乐十六年十二月,世子朱逊煓去世之后,对于自己的长孙朱仕壥,朱桂这个做爷爷的,竟然也是横加迫害。


  宣德元年九月,代府左长史戴礼上奏朝廷,称"昔王世子失爱于王,令与其母异居。今世子已薨,世子之子是曰世孙。仍与祖母同处,给役无人,岁禄不及,止凭内使耕种以养。"世孙朱仕壥寄居祖母徐氏住所,身边无人服侍,没有工资收入,全靠祖母身边内使(太监)种地养活,这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惨。戴礼又称"今世孙年已十四,尚未知书,王亦不复矜念。"对于这位堂弟的遭遇,宣宗也非常同情,特意下诏给代王:"王府禄米内岁拨三百石给故世子之子,…宜令王府官属教习读书,以成德性,广才识。…"宣德二年三月,宣宗又册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王用之女为广灵王妃。要知道这个时候广灵王已经年满26岁,正常来说早就该册封王妃了,可之前朱桂就是拖着不办。
  四月,奄奄一息的代王妃徐氏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上奏朝廷,为孙子朱仕壥请封。宣宗命行在礼部立即办理,尚书胡濙称"代王世子已薨,庶长孙合称代世孙,典郡王冠服。"在祖母的帮助下,朱仕壥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分。一个月,代王妃去世。同为徐达之女,她和姐姐徐皇后的遭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宣德五年五月,尽忠职守的长史戴礼再次上奏朝廷:"今世孙仕壥年已十八,未尝一见。伏望敕谕代王,俾世孙代理国事,奉上抚下,庶为无失。"宣宗认为有理,命代府事令世孙仕壥代为发落。
  宣宗死后,英宗年幼,朱桂可能认为朝廷没人能拿自己怎么样,于是继续听信徐小妾所生两个儿子朱逊炓、朱逊烠谗言,"屡肆怒责于世孙",以至于"闻见者咸所不平。"
  明英宗对于朱桂依然好言相劝:"惟曾叔祖自今屏绝谗言,益敦世孙之爱,以固代国之福。"但对于朱逊炓、朱逊烠二人则严词警告:" 闻尔兄弟二人过失颇多,…世孙者,代府之宗嫡。尔二人专于父前离间,致父切怒世孙。尔兄弟二人又常随父及宫人用砖石、铁锤,打破世孙府门,意欲害之。…尔二人自今宜存念至亲,洗心易虑,务隆敦睦,毋蹈前非。"
  三、携子作恶,横行大同。
  永乐元年二月,听说朱桂在大同"纵杀戮,取财物,人甚苦之。"朱棣再次警告朱桂:"吾弟纵恣暴戾如此,独不记建文时拘囚困苦之辱耶?"到了四月,朱棣命令大同地方政府以后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同意,代王府"不许擅役一军一民及歛一钱一物,听从者有罚。"面对朱棣的谆谆教导,朱桂一概当作耳边风。甚至朱棣召他进京,朱桂胆大包天,竟然拒不从命。气急败坏的朱棣在六月份下旨削去代府三护卫,只留校尉三十人服侍。但是朱棣看在皇后徐氏的面子上,毕竟没有废去朱桂的王位。到了永乐五年,代府官员上奏朝廷说代王不但不肯接受正言规劝,还对劝谏者随意凌辱。朱棣不得已再次对朱桂予以警告:"如王不从朕言,凌虐如故,朝廷无置而不问之礼!王其审之。"
  宣德九年十月,明宣宗朱瞻基听说已经61岁的代王朱桂经常穿着短衣小帽,带着徐小妾所生的儿子朱逊炓、朱逊烠出游市中。“或步或骑,手执大棍,袖藏斧锤,迫逐军民而捶之。”实在迫不得已,派人予以谴责说"非但上违祖训,下失观瞻。"但是话锋一转,"况叔祖年高,凡百举动,不可轻率。"还是希望这位不省心的叔祖能不要再给自己惹麻烦。同时警告王府辅导官员如果再听说这种事情,"必罪不宥!”
  同样在明宣宗死后,朱桂故态复萌。正统三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镇致书朱桂:"比有司言曾叔祖同宣宁、怀仁二王时短衣小帽,执大杖袖斧锤,出通衢敺击人。…夫以国王之尊,而数轻出,猝遇无知逞凶者,何以待之?"对于这位曾叔祖不知悔改的行為,明英宗发出最严厉警告:"继今宜自改悔,副予亲亲至怀。不然则祖宗之法具在,予固不得而私也。"一般皇帝说出这种话,藩王再不悔改,那就是要废人了。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作恶多端的代王朱桂终于死了,终年73岁。恶棍而能长寿,天理何能昭彰?
其他文献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激发历代无数中国文人十年寒窗苦读书的名言,见于刘祁所著《归潜志》第七卷。  刘祁,字京叔,号神州遁士。生于金泰和三年(1203),卒于元海迷失后二年(1250),浑源州(今大同浑源)人。浑源刘氏是世代相傳的书香之家,从金天会二年(1124)至元太宗十年(1238)的114年间,共有9人进士及第,可谓人才辈出。其祖父刘似、父亲刘从益皆为进士出身。刘祁少聪颖,以诗
期刊
全国两会前夕,习近平再次出京考察,直奔山西。两个月接连考察四个省,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行程最密集的出京考察。今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这样的时间节点,最显大势。在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总书记重点关注的就是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一株“忘忧草” 万户脱贫计  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是习近平在大同的第一个考察点。立夏刚过,黄花正处于种苗繁育阶段,满目翠色。  黄花
期刊
司馬金龙是谁?我们先来看看史书对司马金龙的描述。  少有父风,初为中书学生,入为中散大夫。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在东宫,擢为太子侍讲。袭爵琅玡王,官至使持节、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征拜为吏部尚书、侍中。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卒,赠大将军、羽真、司空公、冀州刺史、谥曰康王,赠绢一千匹。  这段简介提到了他的父亲,“少有父风”,而且是承袭爵位琅玡王,那我们就多花点笔墨,扒
期刊
书法家简介:  张新明,男,生于1964年,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山西省书法家协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目前供职于大同市文联,二级调研员。作品多次入省级和国家级书展。  一  最初知道张新明先生,是因为他常给市领导讲经济管理,编辑了《雁北四十二年》《大同五十年概览》等书籍,策划过一些书画展,还为城市发展提过数百条建议和对策,同时,有人提到他也搞书法。但真正认识张新明先生是他入职了文联
期刊
熟悉和关心大同地方史的人也许知道,南宋名臣少章公朱弁在大同曾经生活了十六年,作为一名“羁使”,他在诗作中真实而又委婉地记录下自己的心灵历程。“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某年的寒食节,他就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样一首五律:  寒 食  绝域年华久,衰颜泪点新。  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  草绿唯供恨,花红只笑人。  南辕定何日?无地不风尘。  对于“寒食”这一节日,今天的国人多是似知非知,一般都知道这天不动火
期刊
见到孙磊时,他正在设备中间忙碌着,听到有人喊他,一边擦汗、一边抬头,油污蹭到脸上,在小酒窝边上形成一道“彩绘”,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戴着眼镜、稍显稚嫩、学生气犹存的脸庞愈显自信踏实、成熟稳重。  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在10月16日举办的“河南能源杯”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初生牛犊不怕虎,与众多经验丰富的高手们“交手”,与“叔叔伯伯”们“过招”,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综采
期刊
一部车的安全行驶,自然需要加油,但更要制动。  該赶路就赶路,该刹车就刹车。  同样,人活一辈子,该忙碌就忙碌,该消遣就消遣。如果一味追名逐利,从来不知道停下来养养精神,积蓄能量,身体则吃不消,轻者生病,重者丧命。  名利可以带来欢乐,而欢乐的获取,并非只有名利。无名无利,一样能欢乐、愉悦。  当今社会,出现了许许多多寻欢作乐的平台,比如快手、抖音,或者全民K歌等。  依我之见,这些碎片化、肤浅化
期刊
伦敦街位于御河东路与南环路交汇处,与万达广场一站地距离,交通较为方便。近日,我从媒体上看到市旅发委授予伦敦街“大同市旅游休闲商业街”称号,就想前去体验一下这个网红打卡地的国際范儿。  这条隐于闹市之外的小街是幽寂的,没有眼花缭乱的车水马龙,也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来人往,纯正的欧式步行街上弥漫着闲适静雅的气氛。来到这里,心悠悠,身悠悠,在安静中感受着另一番气息。行走在街上的人脚步慢吞吞的,说话轻言细语,
期刊
母亲节的时候,买了一大捧康乃馨回家看母亲。父亲说,你妈又看不见,买这么多花儿干吗?多浪费!我说我妈喜欢了一辈子花儿,她闻得到,就值得。  母亲在院子里“练功”,一招一式,认真严谨,风中凌乱的白发,像秋风里的枯草,肆意招摇。那是父亲从电视里学会的一套保健方法,据说可以降糖降压,转而就教给了母亲。母亲很听话地每天都练,风雨不误,不敢有半点马虎,仿佛肩负着某种神秘的使命。  我把花儿凑到母亲的鼻子下,母
期刊
一  在暖暖的春日阳光中如鱼穿梭。这是我干枯了一冬的心思。  四月,在漫长的期待中姗然而来。先是乍暖还寒,复又寒而转暖。不久,小区楼前的绿化带里硬生生挤出了几片绿得粘眼的小草,接着便是硕大的垂柳撒娇似地吐出了一串串鲜嫩的柳芽,继而花圃里的榆叶梅也欣欣然绽出了花蕾。  大同真正意义上的春来的竟是这般不打紧,不慌不忙,亦不急不躁。  有鸟儿在轻拥折弯的树梢上唧唧喳喳歌唱,它们深爱着四月,和大梦初醒的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