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王室又届历史转折时刻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三年的立宪之争,削弱了王室贵族垄断政权的观念,为往后泰国政局中国王、军队、民选政府“三驾马车”的架构奠定了基础。
  泰国政府10月15日凌晨宣布,曼谷进入“非常紧急状态”。总理巴育下令,将对妨碍王室活动和侮辱君主制的极端分子,采取严格措施。
  美联社称,泰国示威者开始批评王室和君主制,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转折”。
  后宫狗血大戏上演
  最近,一个“泰国钮祜禄诗妮娜从甘露寺回来了”的段子,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盛行。“钮祜禄”和“甘露寺”这些《甄嬛传》里的经典台词,把泰国后宫的绯闻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个泰国版《甄嬛传》的情节是这样的:2020年8月底,曾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已死”废妃诗妮娜,在时隔半年重获自由之后,飞往德国与泰王重燃旧情。泰王还专门到机场等候诗妮娜。诗妮娜被拍到上身着一件当年和泰王出双入对时经常穿的情侣背心。
  去年被封妃仅三个月就被打入监狱的诗妮娜,如今时隔半年重新获宠,这顿突如其来的“狗粮”着实让世人大跌眼镜。现任泰王哇集拉隆功2016年即位以来绯闻不断,从封自己的女保镖苏提拉为王后,到为了自己曾经的护士而打破泰国王室近百年“一夫一妻制”的慣例,册封其为贵妃,再到外界流传王宫里豢养了20多个美人,等等。
  其实,现在这些后宫轶闻,泰国民众是见惯不怪的。哇集拉隆功还是王储的时候,其声色犬马的私生活,就是世人茶余饭后的笑资了。因此,泰国这个充满绯闻而又神秘的东方王室,才能继续旁若无人地走下去。
  在当今共和体制成为主流的世界格局中,那些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欧洲各国王室,对自身的羽毛是非常爱护的,总是刻意打造亲民低调的形象。但是相较之下,如今泰国国王的所作所为,就显得十分异类了。其实泰王这种异类的背后,是泰国君主立宪的与众不同。
  1932年立宪政变:王权衰落
  泰国1932年的立宪政变,是泰国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政变结束了泰国8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开始在泰国确立。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封建势力强大的泰国,君主立宪制注定走得不平坦。1933年4月1日泰王下令封闭议会,下诏解散人民党。至此,国家权力重新落入以泰王为首的王室贵族手中,君主专制复辟成功。
  不过,立宪派没有放弃他们追求的政治理想。一部分少壮派军官在此后泰国第二任总理披耶帕凤的带领下,密谋发动“护宪”政变。1933年6月20日凌晨,在披耶帕凤的指挥下,参与政变的军队火速占领曼谷所有的战略要地,并擒获内阁总理、国防部长等军政要员。政变遂告成功。
  4个月之后,保皇派不甘心失败。前国防大臣纠集8个旅的兵力妄图夺权。然而在曼谷市民的支持下,立宪政府以6个旅的劣势兵力,粉碎了保皇派的复辟阴谋。这次政变,使得立宪政府正式在泰国成立。
  持续三年的立宪之争,削弱了王室贵族垄断政权的观念,把国王权力置于宪法的限制之下。这是泰国历史进程的一个重大转变,为往后泰国政局中国王、军队、民选政府“三驾马车”的架构奠定了基础。这三驾马车在政坛的角力,于往后80多年里,造就了独特的“泰式”军事政变文化。
  普密蓬登基重塑王权
  1947年,拉玛八世的离奇死亡,使得本就暗潮汹涌的泰国局势再度风雨飘摇。
  拉玛八世无子,急需在王室中找人来继位,稳定局势。拉玛八世的弟弟普密蓬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泰国使者远赴瑞士请普密蓬回国。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普密蓬坚决拒绝继承王位,并把使者拒之门外。使者跪在门口几天几夜,苦苦哀求普密蓬为了泰国人民回国即位,稳定泰国混乱的局势。
  无奈之下,普密蓬最终选择回去,从此开启了他70年传奇的王者生涯。这70年里,普密蓬把君主立宪制下失落的王权,用特殊政治手腕给重塑回来。
  按照1932年以来的各时期宪法,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虚君。然而,泰国的基本价值是国王、宗教和民族三位一体,加上普密蓬德高望重的君父角色,使他能够通过一些刻意的行为切实影响泰国政局,从而提升实质的王权。
  频繁的政变是泰国独有的政治文化。国王在频繁的政变中不仅毫发无损,还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得到相应的政治回报。
  1957年,副总理沙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披汶政府,组建多党政府。然而时隔一年,他对多党政府的效率低下和腐败感到失望,再次发动政变。这一次,沙立认为西式民主不适合泰国,转而主张实行泰式民主,在政治上恢复以王权为核心的“家长权威”,为自己的独裁统治提供合法性的支持。
  当时还年轻的普密蓬,也想借此重塑以王权为中心的泰国政治权力体系。首先,在军政府的支持下,泰国恢复旧时王室礼仪,特别是恢复被废除近百年的泰式跪拜礼。这种跪拜礼要求所有国民在觐见王室成员的时候,必须匍匐跪拜,这种的匍匐跪拜礼的意思是“我是您脚底下的尘埃”。
  再者,普密蓬利用与政府的合作,为王室积累大笔的财富。目前保守估计,泰国王室的资产高达430亿美元,同时政府每年还要向王室拨款。充足的财力使得普密蓬不用像欧洲王室一样,为了王室开支与政府讨价还价,避免被动和仰人鼻息的命运。这使得普密蓬在重塑王权时,少了许多障碍。
  同时,普密蓬用王室的资金大力支持农村建设,经常深入贫困山区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还为农村兴修水利,改革土地制度,亲自为农民培育良种等等。这些行为塑造了普密蓬国王爱民如子的君父形象,从而使泰国王权的重塑站上道德制高点。
  民选政府和军方博弈趋密
  在泰国政治架构的三驾马车里,民选政府和军方之间的博弈,贯穿于整个普密蓬时代。不过,他们这种博弈在1972年之前是相对平稳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受外界影响,泰国的民主运动蓬勃发展。1973年,泰国爆发了反对军政府独裁的运动。
  虽然在沙立的“泰式民主”体制下,王权得到一定的重塑,但是在王室与军方的合作过程中,王室的力量还是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沙立之后,垄断权力的军政府不像以前那样重视王室,双方的政治裂痕越来越大。   因此,1973年10月,在面对军政府血腥镇压40万示威群众的关键节点,王室及保皇派选择站在示威群众的一方。普密蓬不仅亲自接见示威学生领袖,还发表电视讲话给军政府施压。
  在流血沖突发生后,普密蓬施压军政府辞职,同时任命进步人士出任临时总理。在这次民众反对军政府独裁运动的过程中,国王打破自1932年来的低调,开始高调在军方和示威民众之间斡旋。这次事件,不仅促成军方独裁政府的倒台,同时也为王室积累了强有力的政治资本。国王的手深入重新得以军方,获得克里特为首的军人集团的效忠,并赢得学生群体和知识精英的支持。此时的王室,被当作民主进步的推动力量。
  1973年“泰式民主”瓦解之后,泰国始终未能建立稳健的政治秩序。王室—保皇派再次选择与军人集团合作。1976年,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民选的社尼政府,解散议会,废除宪法并接管政权,泰国重回军方统治时代。
  在这场政变之后,普密蓬发表电视讲话,安稳民众,为军人集团提供重要的合法性基础。同时军方报之以桃,国王被赋予超越“虚君立宪”的一些实质性政治权力。
  进入80年代,坚定的保皇主义者炳·廷素拉暖(俗称“炳将军”
  )高票出任总理,并在国王和军方支持下,执政长达8年。炳将军在执政期间,刻意营造和宣传国王是爱国力量的象征,是弱势群体的庇护者和强权政治的监督者。同时,王权也不再是那种台面执政者合法性的被动“提供者”,而成为了自动授予者。自此可以说,王权重新成为泰国政治权力架构中实质的核心部分。国王这种实质的影响,在泰国的“五月流血”事件中达到巅峰。
  泰国的“五月事件”发生在1992年。事件的起因是,军方背景的素金达将军在当年4月众议院选举中失败后,拒绝下台,违反还权于民的承诺。泰国的中产阶级开始走上街头反对素金达,要求建立民主政府。但是,政府对此采取强硬的手段,禁止民众集会。而示威民众依旧齐聚在曼谷王家田广场,搭棚露宿,长期抗争。到5月上旬,示威人数已达十多万。
  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政府却挂羊头卖狗肉,一边答应增补选举规则,一边又暗中增加条款保证素金达能够连任。政府的这些行为彻底激怒民众,5月17日示威者增加到20多万。泰国军方鹰派开始抬头,担忧事情发展下去,军方势力会被这次示威运动埋进历史尘土。
  次日凌晨,军方宣布戒严,军队开进曼谷街头,企图武力驱散示威者。接下来的三天里,在曼谷街头到处可见枪击、暴动、械斗。据事后统计,5月17日到20日,曼谷地区的流血冲突导致至少40人死亡,600人受伤,3000人被捕,多人失踪。
  面对社会大动乱一触即发的危局,普密蓬镇定自若。5月20日,他招来素金达和示威领袖针隆,予以训政。针隆和素金达在电视直播的镜头下,跪拜在国王的双脚前,毕恭毕敬地聆听教诲。国王训导结束后,泰国危机烟消云散,素金达辞去总理,并修正宪法。示威领袖结束示威集会。从“五月流血”事件的顺利解决中,可见泰国王权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他信挑战王权
  上世纪90年代末,泰国中产阶级开始崛起。民选政府的稳定执政,使泰国民主政治重回正轨,同时给重塑的王权带来了许多挑战。尤其“电信巨头”他信上台任总理后,国王在政坛的超然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他信把大量的政策倾向于农村,使得他在民间的威望影响到国王。此外,他信试图干预王室内部事务,公开表态支持王储。他信的一系列行为,触及普密蓬的底线。2006年他信因“售股丑闻”和“选举舞弊”,引发反他信力量“黄杉军”的十万人示威集会。最终在普密蓬亲自干预下,他信辞去总理一职,流亡英国。
  他信的离开,并没有使泰国政坛回归平静。从2006年到2016年,泰国政坛陷入他信派别通过选举上台、又被军事政变赶下台的怪圈。同时这十年间,在他信支持者“红衫军”和反对者“黄杉军”的不断冲突中,曼谷地区时不时陷入混乱。当人民期盼普密蓬能像过去一样出面调解冲突时,国王却一直保持沉默,并未作公开表态,这导致泰国的政治走向十分不明朗。
  与西方王室相比,现任泰王哇集拉隆功私生活的“任性”,表面上是他个人的修养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君主立宪制下泰国“异类”王权的“任性”。这种“异类”王权的“任性”,使得泰王可以不用那么爱惜自己的“羽毛”,依旧用古老的王室陋俗让他的臣民匍匐在他的脚前。
  其实,普密蓬能够用70年把曾经被边缘化的王权,重新引到泰国的政治中心,首先是因为他完美地利用“国王﹣宗教﹣民族”三位一体的基本价值,同时结合爱民如子、品行高尚的形象,赢得人民的尊重;再加上20世纪的长期政治乱局锻炼了他超强的政治能力,这些因素造就了他走上王权复兴之路,使得泰国的君主立宪的王权与其他国家相比显得另类。
  但是,这种独特的政治魅力是很难通过王位继承给延续下去的,加上哇集拉隆功高调而有争议的私生活,使得他不可能像他父亲那么德高望重、备受爱戴。因此,随着泰国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政府的成熟,当泰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民主道路之后,泰国王室将难以让更多老百姓匍匐在他们的脚前。这不,今年7月份疫情期间,泰国沉寂多时的曼谷民主纪念碑前,又开始有示威集会了,至今未散。
其他文献
诺伊达,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区。过去两年来,无数生产手机的小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片郊区,成千上万来自乡村的工人被吸引来此务工。诺伊达被誉为印度“手机制造中心”,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得意战略“印度制造”的成果展示柜。  然而,莫迪政府于去年11月8日实施的一项措施,给这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区带来重创。印度官方称,废除高面额货币流通的举措目的在于抑制非法财富和恐怖主义的资金来源。但此举引发的现金
孙越旅俄作家,翻译家俄罗斯经济大学教授  19 世紀俄罗斯瘟疫此起彼伏,仅霍乱就流行了8 次。俄罗斯作家在瘟疫暴发时,被迫自我隔离,同时刺激了写作激情,最终奉献给世界众多百世流芳的文学佳作。  最终奉献给世界众多百世流芳的文学佳作。  2020 年疫情隔离期间,我在读书之余,特拣选数篇(部)推荐如下:  短篇小说集《别尔津的故事》,作者是普希金。这部小说集由5 个短篇组成:《射击》《暴风雪》《棺材
戈登·布朗:离开唐宁街的日子  2010年6月18日,英国《每日邮报》专栏作者理查德·小约翰发布了一则寻人信息:  姓名:戈登·布朗  年龄:59岁  身高:约1.8米  出生地:苏格兰格莱斯哥市  特征:左眼失明  酬劳:香槟一瓶  方式:如果你在旅途中有幸邂逅布朗先生,记得拍下照片,发送到英国《每日邮报》邮箱。  此时距戈登·布朗5月11日离开唐宁街10号已经一个多月,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出现在
2018年9月21日,NASA公布了一张卫星照片,这个卫星可以收集太空中漂浮的垃圾碎片,并将其烧毁在地球大气层里  自2019年5月首批60颗“星链”卫星发射入轨以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计划”已进入稳步实施阶段。  今年6月24日,该公司原计划将第10批“星链”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与前9批卫星一道,组成近600颗卫星构成的“太空互联网”,但发射工作因故两度推迟。“新星球大战
“桑拿天”  2019年6月25日,法國巴黎,人们在特罗卡德罗广场的喷泉里避暑。6月份最后一周欧洲有7个国家最高温突破45摄氏度,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高温纪录。回到地球  2019年6月25日,载有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加拿大宇航员大卫·圣雅克和美国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的“联盟MS-11”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脱离,并在距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东南148公里处着陆。这些宇航员在国际空间
达拉维是孟买最大的贫民窟  孟买有很多电影闻名于世。除了宝莱坞、世界建筑遗产,最为中国人所知的孟买标签,恐怕就是贫民窟(Slum)了。在中国人的印象里,贫民窟似乎是噩梦般的存在,肮脏、龌龊、丑陋,一贫如洗的人如同蝗虫般集聚在一起;由于缺乏教育、水、道路交通、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贫民窟只能维持简单的劳动力再生产。  实际的情况比上述认识要复杂许多。达拉维是孟买最大的贫民窟,也是名噪一时的电影《贫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与疫情抗争的日子里,总觉得这句话是最提气、最振奋的了。  可自打看了岩井俊二的老片儿《四月物语》(1998年3月在日本上映)后,提气之余,整个身心犹如《老残游记》里那句:“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治愈能量  学者余世存认为,当人真正感觉自己处在自然之中,而非自然之上或之外时,才会和自然
明清小说里的“雪”十分常见,作者往往以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风雪交加的时刻,总令人心怀怅惘,百转愁肠。  集大成的“四大名著”,著名情节和雪有关的不少。这些或紧张、或谐谑、或激烈、或浪漫的桥段,让人回味无穷。当又见雪花飘过,这些故事里的风雪也将伴随人们,一起体会曾经的人生际遇、命运转折。风雪山神庙  《水浒传》的 “风雪山神庙”这一节,是入选了中学课本的,可见其经典。  水浒整个故事,突出的概念是“
3月24日,华盛顿潮汐湖畔樱花盛放  疫情中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呈现出二战时也没有过的奇特状态。春色满城之际,美国首都上演的是一出空城计。  我已经在华盛顿工作近20年,脑子里有过的最糟糕剧情来自作家戈尔·威代尔(Gore Vidal),他说这个城市可以构成“令人惊叹的遗迹”。华盛顿数十处大体量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遭到战争毁坏以后,的确将成为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城市废墟,而目前的状况跟他的假想有可比之
自从新冠病毒于3月中旬袭击纽约州布法罗市以来,约翰·托马谢夫斯基(John Tomaszewski)博士每天工作16小时。虽然距离纽约的新冠流行中心有6小时车程,但布法罗及其周围县镇,都出现了病例的暴发式增长。  作为“卡莱达健康”实验室的负责人,托马谢夫斯基一直在做新冠病毒诊断测试。尽管如此,他的工作尚不能满足布法罗-尼亚加拉瀑布大都市区110万人口的需要。实验室每天的测试量增加到了300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