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主角:何镜堂
神奇咒语:建筑设计师是用作品说话的。建筑专业必须跟生活结合。前提是了解生活、懂得生活。
行动故事:
1.从小喜欢画画
何镜堂,1938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一个普通家庭。他受哥哥的影响,小时候喜欢画画,也喜欢数理化,希望长大后当工程师。老师对他说,你干脆当建筑师吧,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加半个工程师。何镜堂记住了老师的话,中学毕业时考上了华南工学院建筑专业,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
2.坚持不断学习
大学毕业后,何镜堂留校读研究生、当教师。不久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下放到湖北省郧县当农民。身处偏僻的农村,做着繁重的劳动,他从不抱怨。一天的劳动结束后,他独自躺在草堆里,望着天空发呆,觉得很彷徨。尽管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他仍然坚持挤时间阅读能找到的书。回顾那段生活,他说:“学到很多,终身受益。”
3.不怕起步太晚
作为建筑设计师,何镜堂的建筑设计事业到40多岁才开始起步。改革开放以后,他去深圳参观,感到热血沸腾,觉得广东发展机会多,就决定回大学母校工作。45岁那年,他参加了深圳科学馆设计招标,他设计的方案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理念,被采纳了。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这个项目开始,他定了一个目标:任何一个重要设计,都要大胆创新,都要做成精品。
惊喜收获:
何镜堂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曾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名字与许多著名建筑联系在一起,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羽毛球馆,中国市长大厦,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主持人语:
庄严华美、层叠出挑的中国馆,被称为“东方之冠”,已成为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何镜堂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等元素中得到启发,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以现代手法提炼构成“中国器”的造型,来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特性。中国馆自下而上呈华冠高崇之势,透射出令人振奋的精神。中国馆的造型是悬挑出来的,夏天阳光照射不进去,冬天阳光照射进去了,冬暖夏凉。他设想把中国馆设计成“中国红”,成立了由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反复讨论。现在人们看到的中国馆外观的红颜色,其实是由四种红色组成,远看和近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层次感非常好。
(责任编辑 邓湘子)
神奇咒语:建筑设计师是用作品说话的。建筑专业必须跟生活结合。前提是了解生活、懂得生活。
行动故事:
1.从小喜欢画画
何镜堂,1938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一个普通家庭。他受哥哥的影响,小时候喜欢画画,也喜欢数理化,希望长大后当工程师。老师对他说,你干脆当建筑师吧,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加半个工程师。何镜堂记住了老师的话,中学毕业时考上了华南工学院建筑专业,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
2.坚持不断学习
大学毕业后,何镜堂留校读研究生、当教师。不久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下放到湖北省郧县当农民。身处偏僻的农村,做着繁重的劳动,他从不抱怨。一天的劳动结束后,他独自躺在草堆里,望着天空发呆,觉得很彷徨。尽管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他仍然坚持挤时间阅读能找到的书。回顾那段生活,他说:“学到很多,终身受益。”
3.不怕起步太晚
作为建筑设计师,何镜堂的建筑设计事业到40多岁才开始起步。改革开放以后,他去深圳参观,感到热血沸腾,觉得广东发展机会多,就决定回大学母校工作。45岁那年,他参加了深圳科学馆设计招标,他设计的方案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理念,被采纳了。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这个项目开始,他定了一个目标:任何一个重要设计,都要大胆创新,都要做成精品。
惊喜收获:
何镜堂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曾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名字与许多著名建筑联系在一起,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羽毛球馆,中国市长大厦,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主持人语:
庄严华美、层叠出挑的中国馆,被称为“东方之冠”,已成为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何镜堂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等元素中得到启发,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以现代手法提炼构成“中国器”的造型,来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特性。中国馆自下而上呈华冠高崇之势,透射出令人振奋的精神。中国馆的造型是悬挑出来的,夏天阳光照射不进去,冬天阳光照射进去了,冬暖夏凉。他设想把中国馆设计成“中国红”,成立了由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反复讨论。现在人们看到的中国馆外观的红颜色,其实是由四种红色组成,远看和近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层次感非常好。
(责任编辑 邓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