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地区闪电活动特征及其对冰雹强对流预警的指示作用研究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星地多源闪电观测数据,挖掘了以“闪电跃增”为商洛地区冰雹短临预警辅助指标的价值,对于商洛地区冰雹等强对流过程的初生判断与预警,对于人工防雹作业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业务应用价值。
  关键词 闪电特征;冰雹;强对流预警
  中图分类号:P4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2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LMI的探测原理充分利用瞬间爆发的闪电发光事件和缓变的海洋、陆地、云层、绿色植被等背景噪声之间,在光谱、空间和时间等维度上的特性差异,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滤除方法,实现噪声的削减及增强,识别有效闪电信号[1]。
  研究所使用的地面闪电观测数据来自国家雷电监测网,该网络基于对电磁脉冲形的分析来识别闪电信号,300多个探测站均采用中科院ADTD闪电探测系统,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数据以闪击(stroke)为基本记录单位,包含闪电发生的日期、时间、经纬度位置、极性、强度等信息[2]。国家雷电监测网目前主要用来监测和分析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闪,包括正地闪和负地闪,可以获得网络覆盖范围内的陆地上较为精确的闪电观测信息,但观测站点位置布设不均、信号衰减、信号长距离传输干扰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探测效能。
  1.2 方法
  针对陕西省商洛市及周边地区开展研究,选取的空间地理范围为108.0~112.0? E、32.0~35.0? N。选取的时间研究区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分析上述时空区间内星地两种探测手段观测到的闪电活动特征,避免了单一来源数据的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同时结合探索星地闪电观测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为多源数据协同观测与分析提供支撑。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阈值检验闪电跃增算法[3],针对商洛区域的特点,构建有针对性的闪电频数跃变模型,充分挖掘闪电活动对该地区冰雹等深对流过程预测预警的指示能力,有助于拓宽闪电资料的应用领域,提升区域冰雹精细化预报水平。
  2 商洛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在空间上,基于我国首次获取的高轨道平台星载闪电观测数据——FY4A卫星上的闪电成像仪LMI观测数据(L2级,Group数据),取空间经纬度分辨率均为0.1?,分析上述区域和时段内的闪电密度分布情况,所得结果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商洛及其周边区域,2018—2020年卫星观测到的闪电活动分布并不均衡。其中,商州、岚皋、平利等区县都是闪电密度高值区,卫星观测到的年平均闪电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与这些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有关联[4]。
  在时间上,将FY4A LMI观测到的闪电数据与同时期地基闪电站网探测数据综合分析。从中可以看到,商洛及其周边地区每日不同时刻闪电活跃程度并不一致,呈现比较明显的单峰值特征,且受观测原理和观测角度的影响,卫星与地基观测到的闪电活动又有一定的差异。白天(世界时00:00~10:00),地基设备观测到的闪电频数比卫星观测到的闪电频数多;而夜间,这一规律正好相反。尤其深夜(世界时16:00~18:00),星地两种闪电频数有所波动,均出现了小幅增长,这与当地夜雨较多的气候特征相吻合,且与秦巴山区夜间多山谷风效应紧密联系[5]。
  3 商洛地区闪电跃变对冰雹强对流的指示作用研究
  用前文构建的区域性阈值检验闪电跃增判识模型,针对2020年4月9日商洛地区洛南、商州、商南县一带的一次典型的冰雹天气过程开展研究,挖掘闪电跃增在区域冰雹过程预警中的应用价值。
  根据洛南、商州、商南国家基本气象站地面冰雹观测记录,2020年4月9日有一次突发的降雹过程,且在雹暴系统移动过程中多次降雹。在北京时间16:00、17:00、19:00(分别对应世界时08:00、09:00、11:00),共觀测到三地3次降雹,冰雹直径为1 cm。
  根据阈值检验闪电跃增判识模型,计算降雹前后的总闪电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到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总闪电频数在洛南08:00、商州09:00(世界时)2次降雹之前都出现了明显的突增特征,对于冰雹过程的初生判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在商南11:00(世界时)降雹过程前,未发生明显的闪电跃增现象。说明总闪频数的变化、闪电活动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强,对于冰雹的预警具有一定的辅助判识作用,对于优化冰雹过程的预警时间有一定的帮助。
  4 结论与讨论
  将国家雷电监测网数据与地基闪电观测数据相结合,系统分析了陕西商洛一带2018—2020年间的闪电时空分布规律,并与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关联分析,加深了对该区域闪电活动的认识。基于此,构建了基于闪电跃变判识技术的区域冰雹强对流判识模型,基于一次典型冰雹强对流过程,通过计算其伴随的闪电频数随时间变化率,挖掘了以“闪电跃增”为商洛地区冰雹短临预警有效辅助指标的价值,在理论研究和业务应用两个层面,均有利于对商洛地区冰雹等强对流过程进行初生判断与预警,优化预警时间,同时有助于人工防雹作业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丹,邢海虹.1950—2000年陕南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J].陕西气象, 2014(2): 20-23.
  [2] 刘嘉慧敏,郑然,梁绵,等.2018年陕西商洛一次罕见强雹暴环境条件及雷达特征分析[J]. 陕西气象, 2020(2): 1-11.
  [3] 李丽丽,邹书平,曾勇,等.连续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 44(3): 27-32,44.
  [4] 周康辉,郑永光,蓝渝.基于闪电数据的雷暴识别、追踪与外推方法[J]. 应用气象学报, 2016, 27(2): 173-181.
  [5] 井宇,黄少妮,陈闯.商洛一次局地暴雨诊断分析[J]. 陕西气象, 2016(2): 1-4.
  责任编辑:黄艳飞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Activity in Shangluo Area and Its Indicative Effect on Hail Severe Convective Warning
  SONG Wen-chao et al (Shangluo Meteorological Bureau, Shangluo, Shaanxi 726000)
  Abstract Based on multi-source lightning observation data from the star and grou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lightning jump" as a short-term and impending early warning indicator for hail in Shangluo area, for the initial judgment and early warning of severe convective processes such as hail in Shangluo area, and for artificial hail prevention operations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busines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s; Hail; Severe convective warning
其他文献
摘要 防雷行政审批服务能够为社会各领域有效防雷减灾、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是各级气象单位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之一。近年来,国家开展行政审批改革,以“群众满意、一次办好”为目标,不断简化审批流程,这为防雷行政审批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开展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必要性,综合分析目前防雷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现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以期为相
摘要 我国疆域辽阔,多种气候分布,自然灾害也相对频发。雷电袭击是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各种类型的雷电灾害已经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为了降低雷电灾害发生率,有效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不断完善雷电防护技术,主要分析气象雷电防护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气象雷电;防护工作;防雷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 区域气象站可自动观测温湿度、光照、降雨、蒸发量、风速、风向等常见气象数据,且集收集和传输功能于一体,便于气象工作者精确处理数据。总结南平市延平区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的故障表现和维修措施,旨在为气象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管理维护;故障原因;设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24–02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
摘要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和GPM降水资料对2020年12月28~31日和2021年1月6~8日影响中国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寒潮都经历了极涡南下、横槽转竖、冷高压异常强大、地面冷锋快速南压的过程,均导致全国大范围地区降温和出现极端低温天气。但前一次寒潮过程中冷锋南下前有明显的锋前增温,而后一次冷锋南下过程出现了锋前冷平流,导致后一次寒潮过程造成的极端低温比前一次过程更
摘要 在阐述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空间分布、水资源管理、冰川融化、环境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干扰性影响,从植树造林、强化气象服务管理、人工降雨、强化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规避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水文管理不利影响的对策,旨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 利用松溪县1981—2020年近4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观测数据,分析了松溪县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松溪县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波动大,季节降水量、月降水量差异较大,分布不均,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为-5.0 h/10 a,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  关键词 气温;降水;日照;气候特征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37–0
摘要 回顾2020年普兰店各项气象指标,对比花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条件,探求普兰店地区气候是否适合发展花生种植业,制作并发布花生气象服务产品的可行性,为种植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连;花生;气象服务;气象服务产品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118–02  1 花生气象指标  花生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3个阶段:播种与出苗期、开花期
摘要 草原鼠害的发生与栖息地气候变化有密切联系。将2009—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草原鼠害发生面积与气象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与发生面积具有显著相关性的3个气象因子:温度、风速、降水;发现与草原鼠害发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的有:上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12月上旬,当年1月下旬、2月下旬、3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下旬的最大风速;当年4月下旬的降水量;当年3月下旬、
摘要 通过对气象科普的宣传介绍,探讨了气象科普宣传与各行各业、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密切关系,提高应对气象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气象,更好地利用气象,促进气象科技发展。  关键词 气象科普;气象;宣传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35–02  气象工作中与公众联系最密切纽带的就是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主要目的是要让人们更
摘要 使用玉屏县国家站1960—2020年逐日平均及最低气温资料,在分析玉屏冬季冷暖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气温≤0℃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为冬季气候决策服务及农业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屏1960—2020年冬季平均气温最低为4.5℃,最高为8.6℃,常年气候值为6.8℃;冷冬年数为30年(49.2%),暖冬年数为14年(23.0%),常冬年数为17年(27.9%),且冬季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