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赏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b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看到《长恨歌》这个名字,难免让人想到白居易的那首千古绝唱,然而再看王安忆的这篇小说,才知道此恨非彼恨,此情亦不同。如果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情感天动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恨绵绵无期,那么王安忆所展示给我们的则是悠悠的情,悠悠的恨,似泉水淙淙,如耳语嘤嘤,虽没有感天动地的震撼,但也有余音不绝,细长绵延的深远。
  翻开《长恨歌》,恰如展开一幅旧上海生活的画卷。背景是不见底的弄堂,近景是亦真亦幻的灯光,而画面正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主人公王琦瑶,光芒四射,拥有着上海女人独有的美丽姿态,矜持又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一生坎坷,却始终为自己而活。蒋丽莉,对爱情执着坚持,即使结了婚还是对程先生念念不忘,一生压抑自己,逃不出自己所设的心袱。程先生,对王琦瑶一往情深却又矢志不渝,一生都没有娶妻,默默守护着王琦瑶。《长恨歌》没有写大上海的繁华、气派,没有写此中的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平淡无奇的家居生活,有的只是日常的琐琐细细。在这里你很难看到高楼大厦,而随处可见狭窄的弄堂,潮湿的平安里。在这里你难觅款爷、大腕,却常遇小女人、俗先生。《长恨歌》是锅碗瓢盆奏出的小调,《长恨歌》是胭脂旗袍扮就的夜来香。《长恨歌》更是留声机里周旋永远的四季调,是唱针划过的点点滴滴的“光影”,熟悉又陌生,是你,是我,是她,是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魂灵。
  首先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生活的场地、背景。而对于这些,王安忆是极尽描述之笔墨,给人以最真切最生动的印象,浓汤是主角,遍地都是。如果剔除生活期间的人,弄堂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历史,一扇门,一壁墙,一盆凤仙花,全都是流动的生活,蒙尘的灯盏,积垢的后窗却是最真实的人生。上海的弄堂不同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是潮湿的、是阴黑的,然而上海的弄堂又是自在的,一如生活期间的人们。没有弄堂,上海人就会失去依托,一如墙上苍白的人影,弄堂就是上海人生活的见证,成长的见证,是情,是恨,是怨,是悲,是苦,是乐,是一切一切的支撑,也是一切一切的停靠。
  其次是主人公的旗袍。旗袍是道具。凡是写到上海,写到上海女人,都会提到旗袍,没有了旗袍,上海的女人恐怕都要失宠。小说的主人公“沪上淑媛”王琦瑶也不能例外。粉红的,翠绿的,湖蓝的,碎花的,刺绣的,五彩斑斓。一件旗袍便是一种心情,一件旗袍便是一种身份。就像粉红的旗袍只能是王琦瑶而不是蒋丽莉、吴佩珍,一件旗袍便是一个真实的女人。
  除了旗袍,王安忆还用了一个道具——镜子。不管先前的弄堂,还是后来的爱丽丝公寓、平安里,镜子都是一直伴随着主人公。也许一面镜子才可以窥见心灵的秘密,才可以刻画生活的痕迹。还有留声机,如影随形。留声机,是留生机么?留住生命的脚步、留住生活的脚步。留声机里的歌声慢慢吟唱,唱过昨天,唱走今天,唱来明天,悠悠的情,悠悠的恨,悠悠地滑过,滑过。
  最后主人公王琦瑶也是我眼中熟悉的陌生人。她的一生可谓是多姿多彩,主要有三个阶段,即风头正健时代、隐居时代和“叔叔的故事”时代。她遭遇着种种事情,遭遇着形形色色的人,然而却始终是孤独的。没有一个男人影响到她,即使是致爱的李主任也只是匆匆过客罢了,空留一腔余恨。而至于程先生,毛毛娘舅,老克腊之流则完全是一点配色,他们永远也无法了解王琦瑶,明白王琦瑶。孤独是王琦瑶注定的结局,尽管她苦心經营,尽管她敏锐聪慧,然而却无法逃脱,该来的还是要来,一如王琦瑶般的女子又如何呢?也许这就是生活为王琦瑶弹奏的长恨歌,也许这就是命运为王琦瑶谱写的长恨歌。情绵绵,恨绵绵,藏于心底,锁在眉间,独自落泪,黯然神伤。
  王安忆是高明的。她像一个不厌其烦的老妈子,跟我们讲着一个关于别人的故事,琐琐碎碎,唠唠叨叨,让你不能不听下去,不忍不听下去。而她的讲述又是带着情感的。一种同情,一种怜悯,一种喟叹。她站在智者的高度讲述着,而内心是一副大慈大悲的心肠,与慈悲为表里产生深广的同情,不流于肤浅的感伤。看这部作品,让人不禁联想到四十年代上海才情女作家张爱玲的传奇笔法。《长恨歌》绵长细腻的文字像极了张爱玲。而把大量的笔墨耗在主人公的日常起居、待人接物极其细碎的心绪上也是张爱玲惯用的方式。但是王安忆又是不同的。张爱玲是寂寞的悲凉,王安忆是对人类孤独进行温厚的沟通。她的叙述是含蓄而不是外露,是理智的清晰而不是心灵的纠缠。在《长恨歌》中,王安忆是怀了温暖的情怀,铁了心要以这首俗世的“长恨歌”吟出人间情感的体积与质量,唱出这份情感在城市的坚硬与社会的沧桑中委婉曲折然而却柔韧绵长的潜滋暗长。
其他文献
以思维科学为武器解读文本,不仅能够做到准确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笔者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引导学生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综合、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是波叠加的结果。干涉与衍射现象的本质区别在于干涉是两列或有限束光相干叠加的结果,而衍射则是无限束光的叠加结果。从光程差的角度
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新课改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展开深入剖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实施策略。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更新或打破原有的思维、观念,拓宽学生的写作视界,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丰富教学素材  1.建设作文教学资源库  要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构建出有效的作文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在原有
目的分析奥运会奖牌风格的演化趋势,研究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和符号类型对文化意象认知的影响,总结优秀的奖牌设计中文化符号的运用规律。方法收集历届奥运会奖牌图片,分解其
通过感应炉侵蚀试验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高合金钢精炼条件下钢包镁碳砖的侵蚀行为。结果表明:钢包镁碳砖侵蚀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精炼温度,较长的精炼时间和较低的渣黏度
高三语文总复习的第二轮阶段,是按照考点进行的专题复习阶段。在这一轮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具备把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古诗文文本阅读的复习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的意识,这是读写训练的一个较佳的强化期。通过对各个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专题知识点的复习,带动对写作原理的进一步理解和对写作素材、写作语言的积累,实现理解力、写作力提升的双赢。   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侧重点是读懂文本,学会
在报刊所拥有的众多职能中,保障国家信息空间的完整和维护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在俄罗斯更具有现实性。
难得的周末,恰逢母亲节,妈妈向我推荐,有一片鲁冰花开的地方就在我们的城外。于是,我早早处理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便和妈妈一起奔向那个叫做王家庄的村落。那是我幼时妈妈常常
期刊
通常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所组成的,第一部分,材料;第二部分,任务指令;第三部分,写作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评述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一、高中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的现状  1.缺乏对题型的准确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要从浅入深,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又明确了写作任务。任务指令虽然要求学生阐述自身的看法,但是学生在立意时不能仅仅持肯定的态度或者否定的态度,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