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社会治理创新:构建逻辑、困境与行动路径

来源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文章从构建逻辑、面临困境、经验模式以及实现路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诠释构建社会治理创新的三重逻辑。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安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困境和挑战,结合上海、杭州等地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安徽的行动路径。在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人才保障、载体建设和多元主体构建上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武装全党、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理论武装工作、领导干部始终走在理论武装工作的最前列、创办干部学校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推进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等一整套优良传统,对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可以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加以回顾梳理.从历史维度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应运而生到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引领国家
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包括政治共识上的大统战、战略地位上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上的大统战、工作举措上的大统战等方面。在政治共识上,提出统战工作要找出“最大公约数”,丰富了引领统战工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战略地位上,把统战工作放到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在工作格局上,致力的目标大,包容的差异大,推进的力度大;在工作举措上,发展了统战基础理论,讲究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体制机制。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大统战作出如此全面、系统的阐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历史逻辑。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路径参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与把握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多重因素:制度演进是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导向性因素,社会思潮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外部性因素,教育引导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更新与应用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变革性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寻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