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藏自治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与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经贸交往,也是中国和印度、锡金等国开展边境贸易的重要地区。虽然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关键词:边境贸易;优势;问题
一、西藏边境贸易的理论
(一)概念
边境贸易是当今世界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一种形式,通常是毗邻国家在相互接壤的边境地区和边境城镇,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本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互相合作的精神,在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下进行有货币媒介或无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可以说自从商品经济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只不过起初的边境贸易范围和概念都很狭小,贸易范围局限在一定的地域。
1996年1月3号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是这样界定的:
1.边民互市贸易:指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边民互市贸易由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统一指定管理办法。
2.边境小额贸易,指沿陆地边境线经过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线(旗)边境市区辖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的贸易活动。
全世界的边境贸易可分为五种:
第一按地理毗连形式的差异,可分为陆地边境贸易,江河边境贸易及沿海边境贸易。西藏就属于陆地边境贸易。
第二按交易者身份不同,可以分为私人型边境贸易,法人型边境贸易,政府机构型边境贸易。在西藏,私人型的边境贸易占大多数。
第三按交易合同的长短,边境贸易可分为单次性边境贸易,短期性边境贸易和长期性边境贸易。
第四按清算方式不同,边境贸易则可分为易货贸易型,现汇贸易型和直接投资型。
第五仿效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形式的边境贸易,把边境贸易要素同旅游,宾官,金融等第三产业要素以及加工业、建筑业等生产领域要素结合起来的综合型自由边境区。
(二)发展西藏边境贸易的客观依据
首先,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西藏的发展边境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藏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
其次,西藏及相邻的国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使西藏发展边境贸易成为必然。
再次,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对西藏实行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使西藏发展边贸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二、西藏发展边境贸易的现状及优势
(一)现状
截至2005年,西藏自治区经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有4个,二类口岸有1个。还有一些大的口岸和口岸保税区正在规划中,各项基础设施已有了显著改善,为下一步大规模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据中尼边境的西藏樟木口岸海关统计,2008年,樟木口岸完成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为6.59万吨和2.43亿美元,成为目前我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国家级口岸和开放的边贸市场共有28个,近年来,边境口岸市场建设不断加强,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二)优势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边境地区总面积34.35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线为3800多公里,边境线上有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 对外通道分布在中尼边境的有184条,中锡边境8条,中缅边境5条,中印边境的有93条,中不边境的有18条,与克什米尔地区有边境山口、通道12条。西藏自治区有边境县21个,边境乡104个。人口36.68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
三、存在的问题
(一)边境贸易风险较大,缺乏统一的管理
边境贸易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活动,它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民族、文化、宗教、国防等各个方面,需要这些部门的相互协调、互相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目前西藏还缺乏统一口径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机构。
(二)缺乏专门性人才
实行外向型经济就必须拥有一批外向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专业人才数量少,使市场开拓和资金引进及管理乏力度,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在西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十分落后,导致了高素质人才奇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边贸事业的专业人员可以说是更少,边境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使很多人不能真正了解这一工作的巨大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西藏作为我国交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其对外开放长期受到道路条件的制约。全区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的公路里程为0.02公里,其密度处于全国之末。青藏铁路是西藏目前唯一的一条铁路。航空运输条件也较差。只有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为边境贸易交流创造有利的硬件条件。
(四)贸易商品简单
从边境贸易的进出口商品上看,虽然近年来双方的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贸易产品所占的比例较小,还没有形成一个针对边境贸易的产品加工基地和产业布局规划,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与无计划性也是不能适应双方贸易往来需要的。
(五)从引进外资方面看,总体上规模小、项目少
西藏边境贸易额虽然在西藏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逐年增大 ,但事实上仍受着国内外许多种因素的制约,边境贸易的对象主要仍局限于尼泊尔、不丹等国的边民互市。这就决定了它的贸易额小,贸易局限在初级产品的特点。边境地方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技术交流和劳务合作等高级的经贸形式还没有展开。
(六)边境贸易的顺差过大,不利于边境贸易的长期开展
从1998年以来,西藏边境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顺差,最大年份的2005年,贸易顺差额达到88,630万元,这对边境贸易的长期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如果长期顺差,势必影响逆差方参加边境贸易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多杰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2]杨德颖.中国边境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3]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编辑:WYQ)
关键词:边境贸易;优势;问题
一、西藏边境贸易的理论
(一)概念
边境贸易是当今世界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一种形式,通常是毗邻国家在相互接壤的边境地区和边境城镇,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本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互相合作的精神,在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下进行有货币媒介或无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可以说自从商品经济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只不过起初的边境贸易范围和概念都很狭小,贸易范围局限在一定的地域。
1996年1月3号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是这样界定的:
1.边民互市贸易:指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边民互市贸易由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统一指定管理办法。
2.边境小额贸易,指沿陆地边境线经过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线(旗)边境市区辖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的贸易活动。
全世界的边境贸易可分为五种:
第一按地理毗连形式的差异,可分为陆地边境贸易,江河边境贸易及沿海边境贸易。西藏就属于陆地边境贸易。
第二按交易者身份不同,可以分为私人型边境贸易,法人型边境贸易,政府机构型边境贸易。在西藏,私人型的边境贸易占大多数。
第三按交易合同的长短,边境贸易可分为单次性边境贸易,短期性边境贸易和长期性边境贸易。
第四按清算方式不同,边境贸易则可分为易货贸易型,现汇贸易型和直接投资型。
第五仿效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形式的边境贸易,把边境贸易要素同旅游,宾官,金融等第三产业要素以及加工业、建筑业等生产领域要素结合起来的综合型自由边境区。
(二)发展西藏边境贸易的客观依据
首先,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西藏的发展边境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藏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
其次,西藏及相邻的国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使西藏发展边境贸易成为必然。
再次,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对西藏实行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使西藏发展边贸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二、西藏发展边境贸易的现状及优势
(一)现状
截至2005年,西藏自治区经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有4个,二类口岸有1个。还有一些大的口岸和口岸保税区正在规划中,各项基础设施已有了显著改善,为下一步大规模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据中尼边境的西藏樟木口岸海关统计,2008年,樟木口岸完成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为6.59万吨和2.43亿美元,成为目前我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国家级口岸和开放的边贸市场共有28个,近年来,边境口岸市场建设不断加强,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二)优势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边境地区总面积34.35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线为3800多公里,边境线上有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 对外通道分布在中尼边境的有184条,中锡边境8条,中缅边境5条,中印边境的有93条,中不边境的有18条,与克什米尔地区有边境山口、通道12条。西藏自治区有边境县21个,边境乡104个。人口36.68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
三、存在的问题
(一)边境贸易风险较大,缺乏统一的管理
边境贸易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活动,它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民族、文化、宗教、国防等各个方面,需要这些部门的相互协调、互相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目前西藏还缺乏统一口径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机构。
(二)缺乏专门性人才
实行外向型经济就必须拥有一批外向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专业人才数量少,使市场开拓和资金引进及管理乏力度,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在西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十分落后,导致了高素质人才奇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边贸事业的专业人员可以说是更少,边境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使很多人不能真正了解这一工作的巨大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西藏作为我国交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其对外开放长期受到道路条件的制约。全区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的公路里程为0.02公里,其密度处于全国之末。青藏铁路是西藏目前唯一的一条铁路。航空运输条件也较差。只有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为边境贸易交流创造有利的硬件条件。
(四)贸易商品简单
从边境贸易的进出口商品上看,虽然近年来双方的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贸易产品所占的比例较小,还没有形成一个针对边境贸易的产品加工基地和产业布局规划,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与无计划性也是不能适应双方贸易往来需要的。
(五)从引进外资方面看,总体上规模小、项目少
西藏边境贸易额虽然在西藏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逐年增大 ,但事实上仍受着国内外许多种因素的制约,边境贸易的对象主要仍局限于尼泊尔、不丹等国的边民互市。这就决定了它的贸易额小,贸易局限在初级产品的特点。边境地方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技术交流和劳务合作等高级的经贸形式还没有展开。
(六)边境贸易的顺差过大,不利于边境贸易的长期开展
从1998年以来,西藏边境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顺差,最大年份的2005年,贸易顺差额达到88,630万元,这对边境贸易的长期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如果长期顺差,势必影响逆差方参加边境贸易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多杰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2]杨德颖.中国边境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3]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编辑:W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