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及网球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分析网球专业人才能力构成和要求,提出了科学构建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项目、设计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和结合社团活动开展专业竞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网球专业就业导向职业能力培养
一、前言
网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是一项极具魅力而高雅的体育活动,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网球以它独特的魅力、高雅的气质、时尚的气息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原因,网球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不能满足大小网球俱乐部、社会阶层不同人员对网球专业指导员的迫切需求,因此培养高质量的网球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本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分析市场对网球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培养途径,这对于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以及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市场对网球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
通过参与网球运动,不仅能陶冶情操,同时还能改善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对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等优良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人群对网球运动的需求具有差异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网球专业人才可能扮演教练员、陪练员、技术分析师、俱乐部管理者等角色,所以对于网球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可见一斑。一般而言网球专业人才要兼具“硬能力”和“软能力”。
硬能力包括专项训练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专项训练能力是组织学员进行训练,并对训练过程有效的加以指导的能力;教学能力是使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教学实际经验的有机结合;表达能力是实施训练方式、方法的先决条件,分为语言、文字和动作表达能力;观察是一种有准备、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软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科研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指网球专业人才在对网球的技术、战术、训练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革新;管理能力是指网球专业人才带领运动队训练、比赛,实现比赛目标的能力;合作能力要求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有效的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科研学习能力包括获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研方法的运用能力,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等。
三、网球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1、以就业为导向,科学构建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项目
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就特别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是网球专业人才基础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让网球专业学生分阶段掌握和运用网球基本技术和战术,同时通过观察学员的训练或比赛,判断其技术特点和缺点,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运用健身常识和专业知识与其有效沟通合作。
此外要加强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监控和考核,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熟悉健身企业、网球项目概况,了解教学和指导程序、步骤和方法等;要求学生在多个部门或岗位轮回工作以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承担经营、组织管理等工作,增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2、以行动为导向,设计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完全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教学理念来完成教学模式设计,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按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安排和组织教学,促使学生以一种主体参与的姿态进行具体的情景模拟、案例操作,完成从旁观者到主演者的角色转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3、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大力推进网球职业技能考证制,把网球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到网球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采取考证与课程评分直接挂钩等强化措施,让学生了解教学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既达到职业技能要求,也达到学业水平要求。
4、结合社团活动开展竞赛,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组织和开展社团网球竞赛活动,是检验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团网球竞赛活动,激发广大网球专业学生秀技术、展技能的热情,踊跃承担各专业、团队、班级的指导老师,并承担教学和指导任务。另外,结合专业特点不断地鼓励学生结合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学校以外的专业竞赛。并且通过竞赛吸收网球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掌握最新的网球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
四、结论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学校网球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是体育专业就业的一部分,解决网球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可有效缓解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压力。基于社会需求对网球专业人才的能力需要,可以科学构建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项目、设计网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和结合社团活动开展专业竞赛的途径来培养和提高网球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网球专业就业导向职业能力培养
一、前言
网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是一项极具魅力而高雅的体育活动,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网球以它独特的魅力、高雅的气质、时尚的气息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原因,网球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不能满足大小网球俱乐部、社会阶层不同人员对网球专业指导员的迫切需求,因此培养高质量的网球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本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分析市场对网球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培养途径,这对于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以及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市场对网球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
通过参与网球运动,不仅能陶冶情操,同时还能改善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对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等优良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人群对网球运动的需求具有差异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网球专业人才可能扮演教练员、陪练员、技术分析师、俱乐部管理者等角色,所以对于网球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可见一斑。一般而言网球专业人才要兼具“硬能力”和“软能力”。
硬能力包括专项训练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专项训练能力是组织学员进行训练,并对训练过程有效的加以指导的能力;教学能力是使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教学实际经验的有机结合;表达能力是实施训练方式、方法的先决条件,分为语言、文字和动作表达能力;观察是一种有准备、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软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科研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指网球专业人才在对网球的技术、战术、训练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革新;管理能力是指网球专业人才带领运动队训练、比赛,实现比赛目标的能力;合作能力要求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有效的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科研学习能力包括获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研方法的运用能力,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等。
三、网球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1、以就业为导向,科学构建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项目
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就特别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是网球专业人才基础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让网球专业学生分阶段掌握和运用网球基本技术和战术,同时通过观察学员的训练或比赛,判断其技术特点和缺点,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运用健身常识和专业知识与其有效沟通合作。
此外要加强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监控和考核,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熟悉健身企业、网球项目概况,了解教学和指导程序、步骤和方法等;要求学生在多个部门或岗位轮回工作以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承担经营、组织管理等工作,增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2、以行动为导向,设计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完全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教学理念来完成教学模式设计,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按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安排和组织教学,促使学生以一种主体参与的姿态进行具体的情景模拟、案例操作,完成从旁观者到主演者的角色转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3、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大力推进网球职业技能考证制,把网球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到网球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采取考证与课程评分直接挂钩等强化措施,让学生了解教学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既达到职业技能要求,也达到学业水平要求。
4、结合社团活动开展竞赛,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组织和开展社团网球竞赛活动,是检验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团网球竞赛活动,激发广大网球专业学生秀技术、展技能的热情,踊跃承担各专业、团队、班级的指导老师,并承担教学和指导任务。另外,结合专业特点不断地鼓励学生结合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学校以外的专业竞赛。并且通过竞赛吸收网球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掌握最新的网球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
四、结论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学校网球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是体育专业就业的一部分,解决网球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可有效缓解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压力。基于社会需求对网球专业人才的能力需要,可以科学构建网球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项目、设计网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和结合社团活动开展专业竞赛的途径来培养和提高网球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