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奠基工程,如何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学生以往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领域中,行为主义理论曾一度占支配地位。这种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被动反应,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随着认知理论在教学领域逐步广泛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逐步兴起。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学生是积极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学生是学习的关键。
  在学生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以上学习方式的实现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其中,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能使学生真正从行为到认识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并深入探究,这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点之一。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课堂中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一、改编教材,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可能
  目前,1—3年级都有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其它年级的教材有些内容的安排有陈旧之处,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对现有教材进行改编。改编的方法可以是调整顺序、增减内容,也可以改变内容呈现的方式等等。如《圆的认识》是苏教版第十一册教学内容。教材是按着“生活中的圆→画圆→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这一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的。这一安排的邏辑性强,能保障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要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学习这些知识,仅仅使用原教材是远远不够。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可以这样进行。
  1、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拟定自学提纲,预习有关内容,并使学生明确:下节课将进行组装自行车比赛,组装自行车时会用到预习的知识。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交通工具——车的演变史。学生看后交流感想。根据所见、所感提出问题。以此导入新课,并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圆的认识。
  二、重整练习,为学生自主应用提供条件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听”和“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仅仅是“模仿者”和“练习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仅仅体现在运算技能上,更体现在数学素质的发展上。自主应用数学知识是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质之一。继续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学生在组装自行车的过程中探究到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后,重新调整练习。通过以下四个活动为学生自主应用提供条件。
  1.活动一 ——找生活中的圆
  学生先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组装自行车出发,画车轮——作圆,安车轴——找圆心,画纲条——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最后回归生活现实,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圆,并区分圆和圆面。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有关圆的知识体系,为下面的自主应用作好铺垫。
  2.活动二 ——比较:圆和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异同
  作为曲线图形,学生以前感知过,但从没有分析、学习过。为使学生将学过的平面图形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比较圆和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异同。学生在画、说、讨论中自主完成了对知识的整理。这一理性的提升为下面的自主解决问题奠定了知识基础。
  3.活动四 ——自由选题并解决问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内涵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这一理念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可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在第四个活动中,安排了三个内容。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也可以选择多个。这样的设计为不同的学生预留了较大的学习时空。同时,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具有肯定及赞美导向的提示语无不为学生的自主应用服务:
  (1)请你当裁判员:迎元旦六(1)班举行套圈比赛,参赛的同学应站成什么形状合理、省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2)请你当设计师:公园计划在圆形人工湖建一个观景亭,请拟订一个选择建设位置的方案。
  (3)请请你当发明家:自行车的轮盘为什么是圆形的?若做成其他形状,骑在上面会有什么感觉?实验看看。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但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教育中使用不同的教材就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并将所学到的内容向他人展示。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此,加德纳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设想。也就是说,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上面三个活动的设计就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的思想。所举例子中的第一个内容是数学知识与美术绘画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二个内容是数学知识与语文写作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三个内容是数学与科技制作知识的综合应用。由于全班学生的特长不同,每一个学生所具备的优势也不尽一样。有了自主的选择,学生就有了较大的兴趣,就容易获得成功。而获得的成功又将成为学生继续自主学习的持久内驱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影响着学生朝着一个个成功迈进。
  三、拓展引申,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的数学与数学家研究的数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小学数学除了使学生学习一定的数学知识、掌握适量的数学技能外,更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更强调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并通过数学学习感悟人生,健康发展。继续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1、总结提问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思考:本节课做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圆的直径和半径各有什么特征?怎样知道有的这些特征的?等等。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自主交流、自主汇报。如果长此以往,学生能逐步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用了什么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这样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即使没有了老师,也能进行学习。有了自学能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有了基础。
  2、延伸拓展
  数学课不仅具有工具性,同样可以渗透初步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说一句凡人名言是一种有益的形式。如:圆的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在学习中,半径就如同你努力的程度,而圆则代表你的收获。因此,你越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收获也就越大。类似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使学生从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中解脱出来,初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中蕴涵的人文思想。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目前首要的死亡原因及致残原因。随着人们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的认识、高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循证医学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
数学就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必须在知识抽象性和思维形象性之间架起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普及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它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现代教育带来深刻的革命,并且越來越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实践证明,在我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课堂属于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
摘 要:《静学文集》是明初浙东文人王叔英的作品集。王叔英於靖难殉节后,文集也遭到禁毁,经后人收集遗稿,刊印成《静学文集》。文集多次刊刻,但旋刻旋毁,流传不广。现存世版本共有五种,刊刻及收录内容存有差异。  关键词: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  作者简介:杨宜师(1991-),女,甘肃兰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