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起步较早,目前研究基本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取得初步成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总体上看,理论与实践研究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存在若干薄弱环节。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本文以期为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发展,是当今世界永恒的主题。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粗放的发展方式给生态和环境帶来了严重的问题,使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采取一种健康有效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让中国政府和世界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怎样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答案只有一个―教育,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及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地脉络。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较早、内容涉及的领域也很丰富。
  1、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历程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过4年精心研究,把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教育的目标、性质、任务、内容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一词,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早期倡议。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指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
  2003年,依据联合国大会的决定,教科文组织在起草“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2005-2014)”草案时,进一步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内涵。在草案中明确指出: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教育是关键。
  2、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现状
  英国约翰·赫克尔(John Huckle)与斯蒂芬·斯特林(Stephen Sterling)出版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一书,本书提出了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总体看法,对各种正规与非正规环境教育部门和继续教育部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这是英国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书,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哲学、政治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远景和看法[2]。美国田纳西州大学Rosalyn McKeown博士编写,由王民、蔚东英等人翻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引用了一些案例,把社会和教育部门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巧妙地结合起来,来帮助人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
  国内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和文献。如:田道勇博士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史演变、动力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充分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很好的帮助[4],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史根东、王桂英主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教程》,该书比较系统、全面地梳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演进过程、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操作原则等[5]。
  2、高中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研究
  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近几年逐渐增多,与其有关的期刊论文也相继出现。这些期刊论文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一类是从研究内容上,如:朱迎新论述了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与定位,并提出在地理教育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6],冯世要提出了地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7];一类是从研究方法上,如:周慧对高中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探讨[8];吴从梅讨论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阐述了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介绍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策略[9]。
  三、结语
  1、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提出了不少实施策略并进行了论证,但是缺乏与学科相联系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对高中地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待深化。
  2、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助于发展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过程的发展,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理论被地理教学过程所应用,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地理教学的一部分被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使地理教学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地理教学理论的内涵。同时,完善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为我国高中阶段进一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3、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现状调查,找出其中的不足,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而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要努力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让学生自己切实感受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其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文件.二十一世纪议程.1992
  [2]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英),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
  [3]Rosalyn Mckeown(美),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M].地质出版社.2006
  [4]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9
  [5]史根东,王桂英.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6]朱迎新.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J].内蒙古教育.2006
  [7]冯世要.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环境教育[J].科教纵横.2009
  [8]周慧.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9]吴从梅.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安福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自身的发展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小学低年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积极针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和知识的学习,从而推动其自身能力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语文教师要认真探究教学问题,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打造活跃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使学生取得更多的收获。  一、引入生活元素,铺垫
期刊
摘 要: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的现象,许多教师将整个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全部放在课堂教学40分钟上面,对于和语文教学有关的语文课外活动重视程度不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在时间与空间上面进行拓展,及时巩固与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课外活动可以发挥
期刊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学生走入科学、了解科学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目.而科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需要以大量的现实为依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叙述和实验教学无法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科学的实际意义.本文结合初中科学课堂,阐述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学生探索科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生活用品;学生  一、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代替或制作实
期刊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要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或者是一门艺术,其基础在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和使用,只有灵活多变的方法,才能吸引学生
期刊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并不重视,造成学生德育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介绍了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从备课、教学导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课后复习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策略  有效课堂更为注重“效率”和“质量”,即在有限的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以此标准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观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
期刊
【摘 要】当代中国旁观现象的出现,严重弱化了社会个体的道德信仰,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应该从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加强学校教育,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出发,改善当今社会出现的愈演愈烈的旁观现象。  【关键词】旁观现象;道德冷漠;社会保障  甘肃庆阳市一名19岁的高中女生,从丽晶百货大楼上纵身一跃。在她的背后,营救失败的两位消防员的嘶吼痛哭声与地面上围观群众的尖叫声中夹杂着的欢呼声与掌声形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一直是學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往往在其他科目上信心满满,却在数学学科面前低下了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加抽象和繁杂,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到位,教学上采用一刀切的形式,缺乏针对性,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没有设和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习习惯,从而致使学习效果低下,成绩始终提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核心素养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业已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