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实施以来,尽管语文教学的观念、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得到了发挥,但一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还很突出。因此,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题和难点。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注重形式,不讲实效,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初中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认真组织和引导,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语文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才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关键。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教学前,我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我预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对于语文学科学生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取得明显的学习收获,并在语文乃至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这就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内涵。而“兴趣”和“收获”,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依据。
  二、改进教学方法
  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提倡引导和启发,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受教,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导入的方法有形象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情感导入等。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教师的教学方法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与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关。如果教师讲课的语言干瘪枯燥,缺乏感情,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同样,如果教师的用语艰深晦涩,学生听不明白也是无用的。因而,教师教学时应十分注意学生原有的语文程度,用语言感染、鼓舞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语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能全部从教师的讲解分析中获得,很多是通过他们在自身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努力构建体现实践教育思想的语文课堂,既重视教学方式的活动性,更重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让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语文课堂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讨论、质疑、对话、演讲、表演等,还可以是读书报告会、研究性学习等综合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语文新课程学习是一个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全体学习者的智慧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提倡构建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做到师生平等互动。语文课堂应该是相互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兴趣、智慧和生命活力的场所。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去表现,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真正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正如于漪所说:“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会融洽,思想才会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浑然一体。”可见,教学气氛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效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站在理性的高度上,用科学的态度、观点和方法摸索研究,挖掘积累他人的经验,博采众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让学生受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变换方式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让学生便于接受,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手势语言是一种非语言行为。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好手势语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教学变得轻松。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谈双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一、妙用双手,讲清生物基本结构在学习一些生物基本结构的过程中,用双手来形象地表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
澳大利亚作家怀特的代表作之一《战车上的乘客》讽刺性极强,四位主人公各有“疯癫之处”,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经历苦难、寻求超越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一、调查目的、内容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
在很多教师的眼中,做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每天管理班里的一堆琐事,稍不注意还会引起一些学生的反感,把你当成敌人一样。再看看现实,教师就领可怜巴巴的一点工资,幸福感从何而来?笔者个人觉得作为班主任,做到以下几点,肯定会很有幸福感。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1.在教育管理学生时要秉承“人学观”  要以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很多教师还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在很多班主任看来,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创新能力的构成是多元素、多方面的,但创新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主要的是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主体探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化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高职院校建设产生了冲击。而信息化的发展在师生的生活、学习、科研等方面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信息化校园
一书生赴京赶考,途经一个小镇,发现地上有一枚铜钱,看四周无人便捡起揣入怀中。此举恰被一老者看见。意想不到的是,考场上的主考官正是先前那位老者。他看到考生后,当即在其考卷上批曰:“一枚铜钱尚动心,让他为官定害民。贪心从此须悔改,未做文章先做人。”书生后悔莫及。  书生贪小利而忘大义,实在是枉读圣贤之书,纵辞章华美,文采斐然,于国于民又有何益?由此可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行端正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