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政党的网上党建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西方政党纷纷推进网上党建,宣称要把自己建设成“网络党”。其中,搭建信息平台,提供网络服务;促进党内沟通,扩大“电子民主”;把握社会脉搏,塑造政党形象;成立“虚拟组织”,扩大群众基础,是西方政党进行网上党建最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西方政党;网络;党建
  中图分类号:D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6-0029-03
  
  作者简介:齐先朴(1974-),男,山东梁山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和中外领导理论。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电子信息网络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尖端科技之一,不仅是重要的信息媒介,更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对此,各国政党、政治组织都在纷纷加以利用并展开积极的争夺,因为,这种政治资源的背后,实质上反映了一个政党所拥有的群众资源、选民资源和政治人力资源的状况。很多西方政党看到了互联网为政党政治发展提供的技术潜力,争先恐后地把网络技术应用于联系民众、竞选和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少政党甚至宣称要把自己建设成“网络党”,即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技术,站在网络信息的前沿,充分利用网络迅速联系、交流、沟通、反馈信息的优势,占领社会舆论导向的制高点,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从而使自身的活动范围及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程度的政党。
  据统计,自1994年美国国会选举时一些政党建立自己的网站算起,到2000年中期,世界上大约已经有1250个政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仅在欧洲和北美洲,平均每个国家就有大约40个政党拥有自己的网站。到本世纪初,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个本党的网站已被视为政党现代化的衡量标志。甚至有人认为,一个无法在网络上一显身手的政党,会被看做是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政党。
  西方政党在利用网络技术方面各有千秋,不尽相同。其中,搭建信息平台,提供网络服务;促进党内沟通,扩大“电子民主”;把握社会脉搏,塑造政党形象;成立“虚拟组织”,扩大群众基础,可以说是西方政党进行网上党建最重要也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搭建信息平台,提供网络服务
  
  西方政党网站利用得最多的功能,是向公众提供大量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政党的历史、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党的重要文件(如竞选纲领和党章)、政党重要人物介绍、候选人介绍、新闻、选举信息、常见问题回答以及联系方式等。网络用户可以登陆政党网站,免费获取这些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政党向广大公众和本党党员的充分开放,让他们能够全面了解本党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信息。可以说,网络技术为政党提供了一个随时向公众介绍自己并提供网络服务的重要平台。
  德国社民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尽快把党从“新闻报道的对象”转变为“新闻报道的主体”的战略思想,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目标,大量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党的组织和宣传工作,明确提出要建成“网络党”。1995年,该党率先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并不断更新内容,扩展网站的服务功能。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随时了解该党的政策主张、领导人的主要言行、党内活动的重大安排等等。目前,社民党总部处理的地方来信中,有80%以上为电子邮件。德国社民党还启动两个重要计划:一是“红色电脑”计划,将本党12500个基层组织全部纳入内部信息网;二是“红色手机”计划,打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现通过移动通讯终端随时向所有党员发布有关消息。它还强调,社民党总部应该成为基层组织的“服务中心”,根据它们在不同时期关心的不同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向它们提供背景情况、讨论建议以及各种相关材料。
  其他西方国家的政党也都十分重视网上党建。例如:英国工党较早认识到因特网的重要性,并设立了工党网站;北欧各国社民党也都相继在因特网上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使党员与选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党的信息;法国社会党建立了涵盖全国所有省委和支部的因特网站,让党员及时了解党的政策和全部活动。
  西方政党不仅通过网络把自己的信息传播给广大选民,扩大政党进行“政治销售”的范围,而且还利用网络进行广泛的选民“市场”调查,以便充分掌握选民意向,有针对性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见,网络的兴起为西方政党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二、促进党内沟通,扩大“电子民主”
  
  西方政党进行网上党建的意义,不只是要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以迅速获得和传递信息、提供服务,更主要的是要通过网络把广大党员对党的建设的关注联系起来,形成共同参与的网上党建新格局。运用现代信息平台,促进党内沟通,构建党内的“电子民主”,是西方政党开展网上党建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方面,现代信息传输技术远远超越了口耳相传的时代,使党内的直接对话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党内上层与下层、党内与党外的信息沟通将更为迅捷。为了加强党内上下的沟通与联系,西方各政党大量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减少了普通党员与党的上级组织之间的中间环节,使党的中央机构的决策及决策的贯彻执行更加有效和快捷,使党的领导成员与普通党员的联系更加便利、直接,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交流意见的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西方各政党在组织体系上也逐步由原来的“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发展,减少层级,压平结构,降低活动成本,提高组织效率,增加党内上下层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和渠道,已成为网络社会条件下许多政党组织体系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另一方面,信息化、网络化扩大了西方政党的党内民主,越来越多的“电子民主”因素渗透到西方政党的党内生活之中。在信息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西方政党为让更多的党员直接参与党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的讨论,经常采用“电子民主”的形式,鼓励党员参与网上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大大提高了党的活动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通过“电子民主”的形式将党内许多问题向更多普通党员和全社会公开,也有利于促进党内外群众对党的领导人和决策者的监督,为抑制党内腐败和各种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在“电子民主”的运用上,法国社会党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创建全国所有省委和总支的社会党人都能共享的网络——“法国社会党网络”,以缩小党的中央组织与各省委、总支之间的距离;经常性地组织各级领导人与普通党员和党的同情者之间的网上见面会,让党的领导人直接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2000年召开的党代表大会通过因特网实现全程转播,取得了良好效果。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提出要“建立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通讯系统,以促进内部讨论,并迅速在网上传播有关党内生活、选举、会议和领导机构决议的信息”。还有很多西方政党设立了局域网、网上论坛,以方便党内领导层与工作人员和活动分子之间的交流,为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层进行直接对话提供了条件。网络还被许多西方政党广泛应用于数据管理、发放竞选材料和对政策问题或领袖选举进行网上投票等等,这些都为党内民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把握社会脉搏,塑造政党形象
  
  西方政党不仅通过网络倾听民众的声音,把握社会跳动的脉搏,以便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政策,还十分重视利用因特网这一工具,展示和树立自己现代政党的形象。
  德国社民党已经实现了从单纯靠基层组织活动、文字印刷品、广播电视等方式来把握社会脉搏、塑造政党形象向传统活动方式与网络活动相结合的转变。该党十分注意通过因特网了解党外群众对党的理论政策及领导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作出反应;还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作为新时期党建的重要目标,并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向党的中高级干部传授与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这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便在媒体中树立政党的良好政治形象。通过培训,许多社民党的领袖已成为网络专家。
  法国社会党对党内专职机构进行了明确分工,要求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及时作出反应。通过加强对全党舆论信息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制定出全党的舆论信息工作战略,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具备:胜任党纲的要求并能落实于行动的能力;把握社会倾向、及时分析变化,以便尽快采取政治行动的能力;运用媒介传播党的思想和价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与广泛的不同群体进行对话的能力。法国社会党经常让各级领导人与党的同情者在网上见面,直接回答网民所关心的问题,回应社会呼声,展示和树立现代政党的形象。
  英国工党也意识到利用因特网在第一时间向党员阐明党的主张的重要性。该党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信息量、时效和质量在世界各国政党中堪称一流。英国工党还利用手机及时向议员和干部发布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党内宣传和组织,改变媒体对工党的敌视态度,利用媒体树立党的新形象。
  
  四、成立“虚拟组织”,扩大群众基础
  
  网络技术也为西方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扩大党的影响力和群众基础大开方便之门。通过访问这些政党的网站,人们可以随时了解它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情况。许多党还在网上成立了“虚拟组织”,通过网络来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打破了参加党内生活的时空限制。
  德国社民党决定将党的基层组织全部联网,甚至出现了“虚拟基层组织”,即由一些相互不认识,但却以因特网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党员组织起来的支部。该党还针对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非党人士的需要,在网上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党外群众组织,如“青年网络管理之家”以及科技、文化等类型的兴趣小组,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此外,还有一些西方政党在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组织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例如,德国绿党的一些州级组织提出要通过网络来召开党代会;自由民主党除现实存在的党组织外,还准备成立一个“因特网上的自民党”,提出要进行“政党联网”,即所有地方组织都要网络化,以方便地方组织之间、地方组织与联邦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使党的领导层可通过网络了解基层组织的情况。在不少西方政党,人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办理入党手续,程序非常简单,因而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例如,意大利左翼民主党就把党员登记表贴在网上,想入党的人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办理入党手续。
  网络甚至也成为政党向居住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或本党的“流动党员”提供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最好工具。美国的一些政党、英国工党和澳大利亚工党的移居国外的党员,就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组织机构,进行彼此之间以及与国内党的组织的联系;国内的党组织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来管理这些机构,及时向他们提供本党的相关信息。
  总之,网络技术为西方政党进行网上党建提供了一个开放、灵活和专业化的信息交流与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网上党建,许多西方政党扩大了党内民主渠道,动员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力量,大大增强了它们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因此,积极研究西方政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1]
  责任编辑:王清明
其他文献
“策划”这个词,在30年前是很危险的,没人敢吹嘘自己在“策划”什么什么。这大概与毛主席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材料的著名批示有关。毛泽东说与共产党为敌的胡风分子们“或策划于密室,或点火于基层……”从此,“策划”就与图谋颠覆人民政权挂上了钩,谁还敢沾边?  如今,“策划”不仅咸鱼翻身,而且简直是飞龙在天了!君不见,各地搞的“五个一”文化工程产品,各旅游城市搞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乃至一些主旋律的电视
摘要:随着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建立碳市场的步伐正进一步加快。本文对全球碳市场最新动态进行了调研,综合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碳市场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十二五”碳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碳交易 市场机制    一、前言  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全球碳市场发展呈现明显的“内部化”趋势和市场分立特征,建立全球碳市场的预期降低,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大中小企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企业工资制度已经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工资制度需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的加入,企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文对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工资制度 改革方向     工资的有效分配是我国进行
摘要: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与各种传播技术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从而引发了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多媒体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毋庸置疑,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这种客观现实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其局限性,使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
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建设“问责制”政府,消除政府责任缺失;公开行政信息,建立“阳光政府”;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控制政府规模;完善制度制定环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的“公”,除公共目标之“公”外,必须包括程序性之“公”,而“执政为民”的“民”,在现时代更多地应该是“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