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法 优化数学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呼唤着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期待着教学节奏如行云流水,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教学结构安排主到相宜,难易相配,动静相宜;教学方法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怡然自得。这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我们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新的观念带进课堂,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的产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宽松教学环境中学习,才能感受到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得到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并且消除害怕出错和失败的胆怯心理,从而敢想、敢说、敢问。为此,首先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和交流。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让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其次。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表情达意的目光语、充满爱心的微笑语、得体适度的手势语诱发学生的提问欲望,创造生气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如: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尚不理解的问题(即使很简单)提出来后,教师并不急于讲解。而是请组内或班上学习较好的同学上台做“小老师”,大胆讲请自己的思路,这样可以使学习较好的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而台下的其他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带着“看看你讲的我能不能听懂,我来评价你讲得对不对、好不好”的心理听课。在这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情景的方法有许多。如: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导入新课,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上“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首先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迅速、准确无误地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在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后。借以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的趣,领悟数学的理,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学,灵活运用数学。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发挥了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的有机结合的优势,又激活了课堂教学。因为网络、多媒体中的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样化的信息给学生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创设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教材教”,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央电教馆卫星资源和安博进行教学。让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丰富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它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领会新理念。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其他文献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后期收敛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对数递增交叉概率因子和随机迁移算子的差分进化算法。这个算法增强了收敛速度和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全局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关系、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影响。
【摘要】探究性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课内探究是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外探究主要是在课外学生通过调查或测量获取一些资料或数据,根据预设的方案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实践证明:探究性数学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关键词】探究性数学教学;课内探究;课
近年来,为确保畜禽养殖场持续健康发展,伊宁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科学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养猪形势看好,规模化猪场日渐增多。截止2011年9月,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养殖
本文研究了一类集值广义强向量拟均衡问题组解的存在性问题.利用集值映射的自然拟C-凸性和集值映射的下(-C)-连续性的定义和Kakutani-Fan-Glicksberg不动点定理,在不要求锥C的
本文针对宁靖盐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结构及方案进行介绍,详细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各个部分的组成,并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阐述。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因性能高、环保节能、运行安全、不受气候影响及安装条件限制等优点,正广泛地被加以重视和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影响因素,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