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春节期间谨防“七病”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oooo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自己的,节日里健康最重要,而最容易受损的也是健康。春节来临,万家团聚,人们都希望全家人能够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放松、休闲几天,尽享天伦之乐。可是也总有因不注意节日期间保健而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节日期间,人们需注意防范以下几种疾病:
  一、脑血栓病。儿女归家,全家团聚,有的老人玩得过度,或见到久未见面的儿女过于激动,或操持过年饭菜劳累过度,造成老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轻则精神萎靡,重则旧病复发、新病缠身。尤其是老年人,肌体调节功能减退,节日期间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在此提醒年轻人,长假期间应该特别关心老人的健康,注意不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同时多分担家务,避免老人节日期间操劳过度。
  二、心脏病。节假日熬夜玩乐、吸烟、饮酒过量,会导致心脏负担加大。此外,过度兴奋、激动会导致心率加快,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造成猝死。防御措施:发病时会血压偏低,嘴唇发紫。此时不要轻易搬动病人,如有心脏病史要马上服药、送医院,同时可视情况给病人胸部按压。
  三、节日心理失调症。春节七天长假,人们有了休闲时间去探亲访友、交流沟通、娱乐休闲。不过,对于一些平日高度紧张状况下工作的人群而言,这倒未必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对突然清闲的生活会难以适应。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节日心理综合症”或“节日心理失调症”。对于这种心理失调症,应该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平时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真正给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个假,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使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
  四、胃病。节日期间,饮食紊乱,或暴饮暴食,或进食时间不规律,都可导致胃病。另外,寒冷刺激也会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胃病复发。预防措施: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要选服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五、痛风病。在老年慢性病中,近年来“痛风病”发病率大幅度提高。痛风病是一种由于血尿酸过高,沉积在关节或其邻近组织所引起的特殊疾病。节日期间,由于多食用鱼、蟹、鸡、鸭、动物内脏等,造成人体内血尿酸大量分泌。痛风病往往首发或复发于酒宴之后,常在半夜里突然脚趾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也可波及其他关节并反复发作。有些人会在关节处长出大小不一的结节,也有人尿液中会出现蛋白、红血球等。因此,大家节日期间一定要调整好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减少痛风病的发生。
  六、结石病。以尿结石与肾结石居多,患者年龄多在40岁左右。这类结石的暴发大多与饮食习惯有关,如节日大鱼大肉,暴饮与肥腻成了结石病的主要诱因。防御措施:节日期间饮食一定要有节制。要定时进餐,不能忽视早餐,每餐不宜过饱。易多吃蔬食、瓜果,少吃精、细粮食,少吃高脂肪食物,少饮酒及食辛辣。一旦出现如高热、寒战、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腹痛者,即刻送医院。
  七、其他。如被爆竹炸伤,甚至被爆竹震得颅内出血,或游玩时出现关节扭伤等外伤。另外,随着近年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春节出游增多,但有些人外出旅游时,常常会出现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症状。这是由于出游时身心过度疲劳,或所处环境过于恶劣又得不到及时的调整所致。应注意外出时的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注意休息补充体能;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便在车厢里或甲板上来回走动一段时间,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另外,出游时随身携带镇定药非常必要,年老体弱者最好不要做远距离的长途旅行。 山东省东平县 郑卫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