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EA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7例EAP患者的资料.临床表现为高血压31例,典型的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12例.血浆游离变肾上腺素类物质(MNs)和24 h尿儿茶酚胺(CA)定性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6.8%(30/31)和86.5%(32/37).超声、CT、MRI和131I-间碘苄胍扫描(131I-MIBG)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1.7%(33/36)、97.0%(32/33)、90.0%(9/10)和82.6%(19/23).35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放射治疗.结果 单发肿瘤32例,其中腹主动脉旁14例、膀胱内7例、下腔静脉旁4例、肾门附近4例、髂血管旁2例、肾上极1例;多发肿瘤5例.完整切除肿瘤30例,行肿瘤切除+右肾切除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病理诊断良性24例,恶性11例.术前31例高血压患者中,术后23例血压恢复正常,6例血压降低但仍高于正常,2例血压无明显变化.术后34例随访5个月~7年,肿瘤复发5例,死亡5例.结论 EAP少见,血浆游离MNs和24 h尿CA是重要的定性诊断方法.定位诊断较困难,超声、CT、MRI和131I-MIBG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经腹途径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避免过度挤压肿瘤.对于恶性者术后可辅以131I-MIBG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手术前后股骨骨密度的变化,讨论术后患儿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及如何减少骨折的发生.方法 采用美国Norland XR46骨密度扫描仪,以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婴儿血管瘤患儿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动态观察患儿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不良反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策略、血糖控制及达标情况.方法 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中,年龄≥50岁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20个月内血糖
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在喘息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62例门诊或住院喘息性肺炎患儿中28例有哮喘高危因素;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儿童22例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 动态观察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了解曼氏裂头蚴对组织的损害.方法 从黑斑蛙体内检获曼氏裂头蚴,口服法以3条/只感染昆明小鼠,于感染后第2~ 10周分别处死
用NaNO3作氮源,分别作了氮浓度的5个水平对球等鞭金藻H29的相对生长速率、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H29的相对生长率和总脂含量随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
目的 总结12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再次急诊换瓣及围术期急救处理经验.方法 对2005-03~2011-01瓣膜置换后行急诊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9例,
目的 分析应用微型钛板掌侧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对15例18指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做掌侧“Z”形切口,骨折复位后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2d开始主动屈、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macrophage)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进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P)皮瓣模型皮瓣存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DEP皮瓣模型,分别给与大鼠
目的 探讨颅内室管膜下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33例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54岁,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