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卡让我感觉更爽 玉 壶
第一次知道信用卡是在1995年,当时申请一张可以透支1000元的信用卡要填写一沓子表格,而且需要存入10000元的保证金。
2003年,单位提供担保为每个职工办一张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当时我申请办卡时,很多男同事都觉得这是女人的小资行为,还免不了冷嘲热讽几句。不久,我拥有了第一张一卡双币的国际卡,拿到卡之后下班顺路去超市刷了一次,感觉很爽。
买东西的时候,我能刷卡就刷卡,一方面免息使用银行的钱,同时可以获得积分换奖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信用等级,这在我后来贷款买房时派上了用场。
2004年单位统一买房,我只有13万元的积蓄,房价高达65万元,就看我的信用评级能否到3A了,因为到了3A可以向银行借52万,2A就只能借46万。不久信用评级下来了,那些男同事虽然工资高、资历高,但他们的信用评级只有2A,而我得了3A。难怪《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有名的台词:没向银行借过钱的叫没信用,欠了银行一屁股债的叫有信用。信用不是买来的,而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交房钱时,我仍没有忘记用足信用额度,入住时缴物业费还是透支的。
更爽的事是去年出国,和那些带着鼓鼓囊囊钱包的同行者相比,我仅仅带了200欧元现金。在国外刷卡甚是方便,一秒钟就打出单子,比国内还快。我带着给老妈、先生、孩子、亲友、同事购买的巧克力。兜里揣着余下的160欧元(付小费用了40欧元)满载而归。
现在我有两张信用卡,一张是工行的,另一张是中信银行的。工行的结账日是月底,中信的结账日是12日,每月12日之前我使用工行卡,12日之后到月底之间时使用中信卡,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两个银行的免息还款期。因为用卡频繁,交易数额大,中信银行将我的卡升级到了金卡。下一步,我要为白金卡奋斗了。
一些女同胞喜欢追求高信用额度,其实信用卡不必要有很大的信用额度,平时够用就好。我一般一个月的消费只有三四千元,就算买个大件,一两万元的额度也足够了,刷卡的感觉真是很爽。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投资 高 阳
我从1996年进入股市,当时曾在“郑百文”股上享受过“纸上富贵”的滋味,先是账面上赚了5000多元,后来郑百文出事,股价节节下跌,最后亏了5000多元出局。
2000年我和丈夫离婚,我准备南下打工,变卖了分得的财产。当时我听说一只新股票——宇通客车上市,我觉得带着几万元钱去南方不方便,于是在郑州申购宇通客车股票,结果只分配到200股,上市当天就卖掉了。宇通客车在河南省很有名,大家都说这是一家优质的公司,发展潜力很大。我回到老家安阳筹集了大约1.5万元资金,在2001年5月以18.80元的价位追进宇通客车股票,买了不到1000股。从此,我认准了这只股票,每月都省下300元的生活费进行持续投入。
2004年我辗转来到深圳,由于没有什么技术专长,我通过家政公司当了保姆,为别人做钟点工,每个月收入在800元到1000元不等。除了生活开支,我省下的钱只够买1手(100股)股票宇通客车。从2005年4月到2006年11月,宇通客车的股价一直在10元以内,恰恰为我提供了能够承受的价位。
我累计在这只股票上投入了30000元左右,期间经过多次送股、分红,我又把每次分红得到的钱买了宇通客车股票,现在已经拥有5500股。从2006年11月以来,这只股票连连上涨,几乎每天都给我带来惊喜。2007年初,宇通客车的收市价已经达到18.75元,这些股票的市值足有十几万元。
我为什么认准宇通客车这只股票呢,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当时因为它便宜,而且这个公司经常送股、分红,好处看得见。我们打工者的钱来之不易,要买就买让自己心中透亮的股票,然后长期捂住不放。前两天,我打电话回老家,听说安阳的房价又涨了,两室一厅的房子起码要13万元,我想还是等过两年再抛售股票吧,我相信自己的股票价值一定追得上房价。
第一次知道信用卡是在1995年,当时申请一张可以透支1000元的信用卡要填写一沓子表格,而且需要存入10000元的保证金。
2003年,单位提供担保为每个职工办一张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当时我申请办卡时,很多男同事都觉得这是女人的小资行为,还免不了冷嘲热讽几句。不久,我拥有了第一张一卡双币的国际卡,拿到卡之后下班顺路去超市刷了一次,感觉很爽。
买东西的时候,我能刷卡就刷卡,一方面免息使用银行的钱,同时可以获得积分换奖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信用等级,这在我后来贷款买房时派上了用场。
2004年单位统一买房,我只有13万元的积蓄,房价高达65万元,就看我的信用评级能否到3A了,因为到了3A可以向银行借52万,2A就只能借46万。不久信用评级下来了,那些男同事虽然工资高、资历高,但他们的信用评级只有2A,而我得了3A。难怪《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有名的台词:没向银行借过钱的叫没信用,欠了银行一屁股债的叫有信用。信用不是买来的,而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交房钱时,我仍没有忘记用足信用额度,入住时缴物业费还是透支的。
更爽的事是去年出国,和那些带着鼓鼓囊囊钱包的同行者相比,我仅仅带了200欧元现金。在国外刷卡甚是方便,一秒钟就打出单子,比国内还快。我带着给老妈、先生、孩子、亲友、同事购买的巧克力。兜里揣着余下的160欧元(付小费用了40欧元)满载而归。
现在我有两张信用卡,一张是工行的,另一张是中信银行的。工行的结账日是月底,中信的结账日是12日,每月12日之前我使用工行卡,12日之后到月底之间时使用中信卡,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两个银行的免息还款期。因为用卡频繁,交易数额大,中信银行将我的卡升级到了金卡。下一步,我要为白金卡奋斗了。
一些女同胞喜欢追求高信用额度,其实信用卡不必要有很大的信用额度,平时够用就好。我一般一个月的消费只有三四千元,就算买个大件,一两万元的额度也足够了,刷卡的感觉真是很爽。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投资 高 阳
我从1996年进入股市,当时曾在“郑百文”股上享受过“纸上富贵”的滋味,先是账面上赚了5000多元,后来郑百文出事,股价节节下跌,最后亏了5000多元出局。
2000年我和丈夫离婚,我准备南下打工,变卖了分得的财产。当时我听说一只新股票——宇通客车上市,我觉得带着几万元钱去南方不方便,于是在郑州申购宇通客车股票,结果只分配到200股,上市当天就卖掉了。宇通客车在河南省很有名,大家都说这是一家优质的公司,发展潜力很大。我回到老家安阳筹集了大约1.5万元资金,在2001年5月以18.80元的价位追进宇通客车股票,买了不到1000股。从此,我认准了这只股票,每月都省下300元的生活费进行持续投入。
2004年我辗转来到深圳,由于没有什么技术专长,我通过家政公司当了保姆,为别人做钟点工,每个月收入在800元到1000元不等。除了生活开支,我省下的钱只够买1手(100股)股票宇通客车。从2005年4月到2006年11月,宇通客车的股价一直在10元以内,恰恰为我提供了能够承受的价位。
我累计在这只股票上投入了30000元左右,期间经过多次送股、分红,我又把每次分红得到的钱买了宇通客车股票,现在已经拥有5500股。从2006年11月以来,这只股票连连上涨,几乎每天都给我带来惊喜。2007年初,宇通客车的收市价已经达到18.75元,这些股票的市值足有十几万元。
我为什么认准宇通客车这只股票呢,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当时因为它便宜,而且这个公司经常送股、分红,好处看得见。我们打工者的钱来之不易,要买就买让自己心中透亮的股票,然后长期捂住不放。前两天,我打电话回老家,听说安阳的房价又涨了,两室一厅的房子起码要13万元,我想还是等过两年再抛售股票吧,我相信自己的股票价值一定追得上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