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乔·坎波:大师远去
2011年11月,在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的积极推动下,葡萄酒未来大会Wine Future得以在香港召开,潘乔·坎波第一次被中国的业内人士所熟知。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是西班牙葡萄酒学院的院长,他在2008年获得了葡萄酒大师资格,他是西班牙国内首个获得MW的人,也是目前西班牙唯一一个拥有该头衔的人。
在2011Wine Future举行后的仅仅数月,位于伦敦的葡萄酒大师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协会的行为准则对葡萄酒大师的专业水平及标准有着严格要求,协会成员必须遵守协会的行为准则,并保持良好的形象。鉴于协会收到针对其成员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涉嫌行业索贿行为的指控,协会将对潘乔·坎波进行调查。这是拥有300名MW的葡萄酒大师协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对其成员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该协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事件起因于《品醇客》杂志作家Jim Budd在其个人葡萄酒博客中登出了几份邮件,其中一封邮件是胡米亚产区葡萄酒生产商协会秘书长Asevin写给该区域葡萄酒厂家的,大致内容是:潘乔·坎波大师将邀请杰伊·米勒博士来胡米亚产区的葡萄酒厂旅游和品酒,但费用将由各葡萄酒厂负担,费用总额是4万欧元。另外一封是潘乔·坎波大师与其西班牙葡萄酒学院员工之间的邮件。他在信中说:已定行程外的私人访问是很少的,而且收费也不会低于4万欧元。不过杰伊·米勒博士同意多住两天以上,且只收取平时价钱的一半,即2万欧元。
就是这两封邮件的披露使得潘乔·坎波和杰伊·米勒博士陷入了索贿风波。西班牙葡萄酒研究院也就此事发表声明,就葡萄酒博客圈对潘乔·坎波大师及米勒博士的指控进行了反驳。潘乔·坎波在他签署的声明中声称:西班牙葡萄酒研究院从来没有要求任何的西班牙葡萄酒厂为米勒的访问及葡萄酒品评打分提供费用。不过,今年7月,还是传来潘乔·坎波辞去大师头衔的消息,而葡萄酒大师协会对其本人涉嫌违反学会行为守则的相关调查即告终止。
杰伊·米勒:辞职离开
潘乔·坎波的索贿丑闻让《葡萄酒倡导者》的杰伊·米勒博士也深陷其中。米勒作为帕克的得力助手已跟随罗伯特·帕克十余年了,从帕克一创建《葡萄酒倡导者》以来,他就是首批团队成员。在罗伯特·帕克团队中,杰伊·米勒负责葡萄牙加强葡萄酒、西北太平洋地区、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南美洲产区葡萄酒的品酒工作。
酒评家罗伯特·帕克曾说过他从来不接受庄主的礼物甚至吃饭邀请,更不用说从来不会接受“红包”,毕竟这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他的得力助手杰伊·米勒传出索贿丑闻,让他大为恼火,曾威胁采取法律行动对付这些流言。随后,罗伯特·帕克委托美国费城律师事务所Cozen O’Connor调查《葡萄酒倡导者》西班牙品评团队代表Jay Miller和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涉嫌受贿一案。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Jay Miller代表《葡萄酒倡导者》接受任何具有价值物品,从而参观酒庄、品鉴葡萄酒。不过,《葡萄酒倡导者》的西班牙团队令品评活动模糊不清,不符合团队确定的高标准品评要求。最终Jay Miller从罗伯特·帕克的《葡萄酒倡导者》评审团队辞职。他声称,自己辞职与贿赂风波没有关系,并表示,“没有比这更离谱的事。”
Rudy Kurniawan:牢狱之灾
Rudy Kurniawan是位30出头的新富,一直活跃于商贾巨富和葡萄酒收藏家的社交圈中,并不断在各大拍卖会上频频有大手笔行动。作为葡萄酒收藏家,他对他的客户提供无条件退货的承诺,以此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吸引了很多重要的客户。今年3月,Rudy Kurniawan在洛杉矶被联邦调查局逮捕,罪名是企图销售伪名酒。
Rudy Kurniawan的藏品第一次出事是在2007年的旧金山佳士得拍卖,他准备拍卖的6瓶1982年Magnum Chateau LePin被认出是假酒而撤拍。关于其假酒事件最著名的应属2008年。他准备通过Acker Merrall拍卖行卖出一系列极其珍贵的、前所未见的Ponsot’s Clos St-Denis 1945-1971系列以及产自酒庄的1929年份的葡萄酒。但问题是酒庄1934年才建立,1982年以后Ponsot才开始出产ClosSt-Denis。这种低级的造假很快被识破,酒庄立即叫停了拍卖。今年2月,由于酒标明显与原品不符,DRC英国代理商向Spectrum&Vanquish提出撤销此次对DRC几个稀少年份的酒拍卖。这批酒也是源自这位Rudy Kurniawan。
当被质问假酒的来源,Rudy Kurniawan说这是从一位亚洲人手上得来的,并且提供了两个电话号码。可是没有一个号码能指向卖酒的人。号码分别属于印度尼西亚地区航空公司和雅加达一家商场。另外,检方在Rudy Kurniawan家中,发现数千份印刷的顶级酒标包括DRC和Petrus,数百个瓶塞。曼哈顿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发布新闻称,Rudy Kurniawan面临三项电报和三项邮件欺诈指控。在美国,明知是伪劣,虚假或仿造商品仍进行销售是一项重罪。Rudy Kurniawan可能将面临长达80年的监禁。
Hardy Rodenstock:遭到指控
今年,好莱坞影星布拉德·皮特将出演电影 《亿万富翁的醋味酒》(The Billionaire’s Vinegar),影片改编自本杰明·华莱士的同名小说,主要围绕托马斯·杰斐逊藏酒展开的一系列骗局。在影片中,购入好几瓶所谓的杰斐逊珍藏酒的大亨比尔·科克雇佣他人进行多年调查,终于发现罗登斯托克将普通的葡萄酒灌装进旧酒瓶里冒充珍品的伎俩。
这令人联想起被指控参与假冒葡萄酒黑幕交易的人物Hardy Rodenstock。自80 年代起,这个德国人不断地举办奢华酒会与品酒马拉松,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酒庄庄主和知名的葡萄酒专家参加。自1990年起,Rodenstock因为不时出售“在巴黎的隐蔽酒窖或在欧洲不起眼的城市中发现的珍品”而闻名。他还出售罕见的陈年美酒,包括19世纪中期前出品,或是刻上“Th.J”;应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拥有的葡萄酒。
2005年,一名美国商人以高价买下一批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珍藏美酒,后来被鉴定刻在酒瓶上的标志是以高速度电动钻(类似牙医电钻)完成,而这种技术在19世纪并不存在。Rodenstock的收藏真实性,马上受到质疑,唤醒了收藏家对罕见葡萄酒的警觉心。如今,这些葡萄酒成为一位名叫William Koch的美国百万富翁及葡萄酒收藏家与Rodenstock进行诉讼的重要证物。
2011年11月,在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的积极推动下,葡萄酒未来大会Wine Future得以在香港召开,潘乔·坎波第一次被中国的业内人士所熟知。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是西班牙葡萄酒学院的院长,他在2008年获得了葡萄酒大师资格,他是西班牙国内首个获得MW的人,也是目前西班牙唯一一个拥有该头衔的人。
在2011Wine Future举行后的仅仅数月,位于伦敦的葡萄酒大师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协会的行为准则对葡萄酒大师的专业水平及标准有着严格要求,协会成员必须遵守协会的行为准则,并保持良好的形象。鉴于协会收到针对其成员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涉嫌行业索贿行为的指控,协会将对潘乔·坎波进行调查。这是拥有300名MW的葡萄酒大师协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对其成员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该协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事件起因于《品醇客》杂志作家Jim Budd在其个人葡萄酒博客中登出了几份邮件,其中一封邮件是胡米亚产区葡萄酒生产商协会秘书长Asevin写给该区域葡萄酒厂家的,大致内容是:潘乔·坎波大师将邀请杰伊·米勒博士来胡米亚产区的葡萄酒厂旅游和品酒,但费用将由各葡萄酒厂负担,费用总额是4万欧元。另外一封是潘乔·坎波大师与其西班牙葡萄酒学院员工之间的邮件。他在信中说:已定行程外的私人访问是很少的,而且收费也不会低于4万欧元。不过杰伊·米勒博士同意多住两天以上,且只收取平时价钱的一半,即2万欧元。
就是这两封邮件的披露使得潘乔·坎波和杰伊·米勒博士陷入了索贿风波。西班牙葡萄酒研究院也就此事发表声明,就葡萄酒博客圈对潘乔·坎波大师及米勒博士的指控进行了反驳。潘乔·坎波在他签署的声明中声称:西班牙葡萄酒研究院从来没有要求任何的西班牙葡萄酒厂为米勒的访问及葡萄酒品评打分提供费用。不过,今年7月,还是传来潘乔·坎波辞去大师头衔的消息,而葡萄酒大师协会对其本人涉嫌违反学会行为守则的相关调查即告终止。
杰伊·米勒:辞职离开
潘乔·坎波的索贿丑闻让《葡萄酒倡导者》的杰伊·米勒博士也深陷其中。米勒作为帕克的得力助手已跟随罗伯特·帕克十余年了,从帕克一创建《葡萄酒倡导者》以来,他就是首批团队成员。在罗伯特·帕克团队中,杰伊·米勒负责葡萄牙加强葡萄酒、西北太平洋地区、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南美洲产区葡萄酒的品酒工作。
酒评家罗伯特·帕克曾说过他从来不接受庄主的礼物甚至吃饭邀请,更不用说从来不会接受“红包”,毕竟这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他的得力助手杰伊·米勒传出索贿丑闻,让他大为恼火,曾威胁采取法律行动对付这些流言。随后,罗伯特·帕克委托美国费城律师事务所Cozen O’Connor调查《葡萄酒倡导者》西班牙品评团队代表Jay Miller和葡萄酒大师潘乔·坎波涉嫌受贿一案。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Jay Miller代表《葡萄酒倡导者》接受任何具有价值物品,从而参观酒庄、品鉴葡萄酒。不过,《葡萄酒倡导者》的西班牙团队令品评活动模糊不清,不符合团队确定的高标准品评要求。最终Jay Miller从罗伯特·帕克的《葡萄酒倡导者》评审团队辞职。他声称,自己辞职与贿赂风波没有关系,并表示,“没有比这更离谱的事。”
Rudy Kurniawan:牢狱之灾
Rudy Kurniawan是位30出头的新富,一直活跃于商贾巨富和葡萄酒收藏家的社交圈中,并不断在各大拍卖会上频频有大手笔行动。作为葡萄酒收藏家,他对他的客户提供无条件退货的承诺,以此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吸引了很多重要的客户。今年3月,Rudy Kurniawan在洛杉矶被联邦调查局逮捕,罪名是企图销售伪名酒。
Rudy Kurniawan的藏品第一次出事是在2007年的旧金山佳士得拍卖,他准备拍卖的6瓶1982年Magnum Chateau LePin被认出是假酒而撤拍。关于其假酒事件最著名的应属2008年。他准备通过Acker Merrall拍卖行卖出一系列极其珍贵的、前所未见的Ponsot’s Clos St-Denis 1945-1971系列以及产自酒庄的1929年份的葡萄酒。但问题是酒庄1934年才建立,1982年以后Ponsot才开始出产ClosSt-Denis。这种低级的造假很快被识破,酒庄立即叫停了拍卖。今年2月,由于酒标明显与原品不符,DRC英国代理商向Spectrum&Vanquish提出撤销此次对DRC几个稀少年份的酒拍卖。这批酒也是源自这位Rudy Kurniawan。
当被质问假酒的来源,Rudy Kurniawan说这是从一位亚洲人手上得来的,并且提供了两个电话号码。可是没有一个号码能指向卖酒的人。号码分别属于印度尼西亚地区航空公司和雅加达一家商场。另外,检方在Rudy Kurniawan家中,发现数千份印刷的顶级酒标包括DRC和Petrus,数百个瓶塞。曼哈顿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发布新闻称,Rudy Kurniawan面临三项电报和三项邮件欺诈指控。在美国,明知是伪劣,虚假或仿造商品仍进行销售是一项重罪。Rudy Kurniawan可能将面临长达80年的监禁。
Hardy Rodenstock:遭到指控
今年,好莱坞影星布拉德·皮特将出演电影 《亿万富翁的醋味酒》(The Billionaire’s Vinegar),影片改编自本杰明·华莱士的同名小说,主要围绕托马斯·杰斐逊藏酒展开的一系列骗局。在影片中,购入好几瓶所谓的杰斐逊珍藏酒的大亨比尔·科克雇佣他人进行多年调查,终于发现罗登斯托克将普通的葡萄酒灌装进旧酒瓶里冒充珍品的伎俩。
这令人联想起被指控参与假冒葡萄酒黑幕交易的人物Hardy Rodenstock。自80 年代起,这个德国人不断地举办奢华酒会与品酒马拉松,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酒庄庄主和知名的葡萄酒专家参加。自1990年起,Rodenstock因为不时出售“在巴黎的隐蔽酒窖或在欧洲不起眼的城市中发现的珍品”而闻名。他还出售罕见的陈年美酒,包括19世纪中期前出品,或是刻上“Th.J”;应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拥有的葡萄酒。
2005年,一名美国商人以高价买下一批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珍藏美酒,后来被鉴定刻在酒瓶上的标志是以高速度电动钻(类似牙医电钻)完成,而这种技术在19世纪并不存在。Rodenstock的收藏真实性,马上受到质疑,唤醒了收藏家对罕见葡萄酒的警觉心。如今,这些葡萄酒成为一位名叫William Koch的美国百万富翁及葡萄酒收藏家与Rodenstock进行诉讼的重要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