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信息焦虑”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kh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首先来自于“不一致的信息”。信息的个体内部冲突与“犹豫不决”是导致职业决策困难的直接原因。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存在的“信息焦虑”使大学生延缓进入决策、决策质量下降或做出错误决策,信息焦虑造成的注意力贫乏强化了依赖等待和消极完美主义等负性情绪。文章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澄清职业价值观、减少对信息的依赖、增强专业能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决策;对策
  
  尽管大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但在具体择业中还有很大的变异。例如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招教考试去当老师,也可以考公务员、考研,或去企事业单位等。尤其在就业难、大学生专业承诺度较低、转专业热的现状下,毕业生职业决策的问题依然存在。Osipow,Gati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认为职业决策困难贯穿于个体职业选择的整个过程,他们依据导致决策困难的原因对决策困难进行分类,结合大量职业指导实践与调查结果,编制出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有三个大的维度:一是缺乏准备,包括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合理的信念三个子维度,它们属于职业决策开始之前的困难;二是缺乏信息,包括缺乏决策过程知识、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三个子维度;三是不一致信息,由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三个维度构成,“内部冲突”指现实需要与个人偏好不一致,“外部冲突”指自己的决策与重要他人的不一致。调查发现:“缺乏信息”是产生决策困难的首要原因。然而,对职业决策困难的调查还远远不够,尤其是面临具体决策的大学生。
  
  一、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与决策风格特点从而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使用中国版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职业决策风格量表(CDSQ),自编决策效果问卷,装订成册。某高师院校不同专业的470名大四学生参与了问卷填写、十余名学生参与了访谈。结果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决策风格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的决策者有不同的决策风格与效果、职业决策困难有性别和学科差异等等。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突出表现为“不一致的信息”,平均分之间差异显著:(缺乏准备2.66±.48,缺乏信息2.35±.55不一致的信息2.76±63)。不一致的信息突出表现为“信息的内部冲突”:(内部冲突2.91±.65,外部冲突2.59±.89,不可靠信息2.78±.71)以职业决策困难的总分为因变量,以各个子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内部冲突、犹豫不决两个子维度可以解释决策困难总分71.5%的变异。(MS=13.38,F=245.67***)而这两个子维度又与职业决策风格中的“努力搜集职业信息”有高相关(r=245**,.225**),与拖延进入决策、迎合他人有高相关。访谈显示:许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都经历这样一种对信息又依赖又焦虑的迷惑心态。
  因为职业信息与自己价值观冲突(内部冲突)、因为信息泛滥无所适从而畏惧进入职业决策(犹豫不决)、缺乏职业自我的准确定位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与就业环境困难、媒体的炒作、海量职业信息的涌现交互作用,构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负性情绪的重要来源。情绪状态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具有显著性影响,积极情绪并不会导致个体毫无理性、减少控制、盲目乐观,相反使个体更多考虑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并试图保护他们。
  
  二、克服信息焦虑的建议
  
  1.澄清职业价值观。如果没有清晰的、处于优势地位的职业价值观,客观环境又要求做出选择,伴随高焦虑的内部冲突就会产生,为缓解焦虑,就会出现冲动决策、避免决策、请他人决策的情况。因此,澄清职业价值观、强迫放弃一些暂时不重要、不必满足的价值观,克服价值观模糊带来的职业选择方向混乱,为处理信息提供取舍标准。价值观澄清方案步骤是:首先说明价值观对行为的重要性、职业价值观对职业决策的重要性,完成价值分析表;其次分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自我评估、讨论;然后“价值观大拍卖”,最后团员分享体验。一旦明确自己珍视和痛恨的东西,职业信息就可以随之被分类、排队、有序化。
  2.完善个性、健康心态、减少对信息的依赖。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然而我们处于信息时代,“职业信息爆炸”使决策者短时间不能确定信息的主次优劣,因而无法判断。信息过剩给信息检索带来困难,导致查找信息的时耗成本上升、注意力下降。因此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必须要增加独立性,减少对信息的依赖,要“简洁地知”,而非“大量地知”。
  3.培养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基础、职业胜任力的前提。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调节职业决策中的焦虑水平。许多大学生之所以象墙头草一样,一会想干这,一会想干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稳定良好的专业能力。如何培养专业能力?概括而言,首先要增强专业承诺。如果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兴趣和认同,直接影响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提高,将极大影响职业决策乃至以后的生涯管理,因此针对专业承诺度低的原因,增强专业内教学氛围和专业前途指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科教师更应如此。其次要在“做中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尽量参与社会活动、实践,做兼职,体验不同工作需要的条件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和速度。
  处理“职业信息焦虑”的本质是提高职业决策能力,认知因素、个性心理、心理健康都会影响职业决策,因此也不能忽视通过人力资源配置的调查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来指导大学生职业决策。
其他文献
处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人说他们是处在“压力锅”当中,也有人说他们是在“走钢丝”。  最大的压力就是对上负责的问题。目前干部考核问题是对上负责。而目前的干部考核过于简单化,按经济发展指标排名,这样就有失公平。落后地区与发展地区比财政收入、GDP等都比不过发达地区。而干部政绩考核的简单化,造成部分地方出现脱离实际喊口号,出现虚假事实,在财政收入上,很多地方搞排队,按月按季按年排,
期刊
用柔性管理方法拓展医院服务是中小型医院发展良策。医院柔性管理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在充分认识当前中小型医院存在医疗人才结构性不合理,医疗市场竞争日益突出的内忧外患形
这些年,官员腐败、高官落马,老百姓见识过不少,高层对此的打击惩治、反腐力度不可谓不大。可近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严重违规违纪,被“双规”审查,还是令人惊讶咋舌、担忧后怕。  事件经过并不复杂,上海市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先后将34.5亿元拆借给一家民营投资公司,后者用这些钱对高速公路等行业大举进行资本收购,一时间呼风唤雨。“借钱”过程中,社保局长大开“便利之门”,换来对方慷
对于“福利腐败”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近年来学界颇为盛行的观点是通过市场化根除“福利腐败”。笔者认为,根治“福利腐败”,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从“福利腐败”产生的大背景思考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从垄断行业的产生和作用看,发展到今天的垄断行业,可以说让人欢喜让人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了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设施和项目的迅速发展,扶植了一批国有垄断企业。在当时举国实行平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