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阳光 收获快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m2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和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略美育”教育模式已经大为改观,尤其是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性教学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学生不但能在优美的舞蹈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感受舞蹈所蕴含的美感,而且能够通过舞蹈之美,升华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荣誉感,同时这也为构建积极、和谐、互助的校园环境及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德育;小学舞蹈;爱国热情;责任感;寓情于舞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2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138
  舞蹈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舞蹈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相互渗透作用,达到引领学生发现美好,相互关爱,提升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奉献的目的。
  一、小学德育教育在舞蹈美育中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可以深刻影响到学生未来性格的形成以及待人接物习惯的养成。如果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缺失,将会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难以融入集体氛围等不良影响。
  由于小学舞蹈课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小学舞蹈课上要将德育与美育结合进行,使学生在感受舞蹈魅力的同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从而以舞蹈表达对祖国、对社会、对亲人、对朋友的关爱。
  二、德育在小学舞蹈美育中的渗透方法
  (一)带领学生发掘舞蹈中的山河之美,激发其爱国热情
  祖国河山雄浑壮美,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在舞蹈中多有表现。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教师,我在教学中引入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带领他们发掘舞蹈中的美感和内涵。
  以舞蹈教学《塞北的雪》为例,这个舞蹈节奏较为舒缓,教师在完整演示舞蹈动作衔接后,就要对舞蹈内涵进行解析,使学生明白这个舞蹈是通过塞北的雪这一特定事物,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所以,在舞蹈的演示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学生的标准舞姿,还要充分调动其主观感受,在肢体语言与表情的运用上,充分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受不是学生主观理解的产物,而是要通过舞蹈教师对舞蹈内涵的讲解一步步渗透到学生心中,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由理性认知升华到德育层面的有效捷径。
  这样,通过舞蹈《塞北的雪》教学,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在舞蹈中感受“大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更为具体地感受到祖国的山河之美、和谐之美、韵律之美,《塞北的雪》舞蹈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二)舞蹈与亲情及社会责任感的相互渗透
  舞蹈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形体美,它还能充分表达对人间真情的赞美。在开展舞蹈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舞蹈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人间真情的可贵,让他们在舞蹈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这也是德育在舞蹈美育中的渗透表现。
  在带领学生排演舞蹈《鲁冰花》的过程中,我会先让学生了解这个舞蹈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对母爱的赞美。该节目在六一儿童节联欢会演出时,我刻意安排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学生家长在舞台两侧就坐,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与家长进行眼神交流,当旋律进行到“妈妈的心啊鲁冰花”时,学生在家长一侧单膝点地,并将头依偎在家长膝上——这些动作一气呵成,现场掌声热烈,感恩氛围浓厚。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能够建立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感恩心态,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以优美舞蹈激发构建和谐校园的正能量
  现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人际关系较为淡漠,而且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缺少同学间的理解和互助。在这种情况下,和谐的校园氛围难以实现,而校园就是社会的缩影。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集体互助意识缺失,將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安全感、孤僻、性格极端、行为过激等不良后果。所以,以舞蹈形式进行和谐校园的渗透教育,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我曾就舞蹈《李小多分果果》进行校园友爱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效果良好。该舞蹈节奏明快,表现了一个叫李小多的小朋友把大苹果分给同学,小苹果留给自己的友爱精神。通过舞蹈中的角色扮演,学生认识到了“分享、奉献、友爱”的精神内涵,明白了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的道理。
  三、开展小学舞蹈美育与德育渗透的注意要点
  (一)避免理论说教,做到“寓情于舞”
  “寓情于舞”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最好方式。在舞蹈中融入教师的真感情,学生就会转变视觉角度,教学的感染力就会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老师层层渗透的真情演绎,了解舞蹈中的独特意蕴,进而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做好舞蹈教案,选择有代表性的舞蹈
  教师在进行舞蹈美育与德育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案准备,因为这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选择有代表性的舞蹈作为教案资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取舞蹈类型时,教师要做到流行与经典之间协调统一,突出一个“新”字。
  在选择经典的《七色光》《春天在哪里》《我的祖国》等舞蹈教学时,还要与时俱进,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流行舞蹈开展教学,这对学生的舞蹈兴趣、课堂注意力等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只有做到美育、德育并重,才能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大爱。播撒阳光,收获快乐,通过德育与美育的相互渗透,不仅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友情,还能激发校园正能量,加快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 吴伟生.谈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14):217.
  [2] 李想.试论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力[J].考试周刊,2011(20):225-226.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课程所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化,因此,教师应依据音乐教材的内容特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音乐学习能力的场景,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通过音乐学唱、欣赏等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创造时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爱音乐、学音乐和享受音乐的乐趣,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整合;教学资源;音乐课堂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用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是趋势。将平板电脑引入生物课堂,借助平板电脑实现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能够实现多样化课堂互动方式及多元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平板电脑 ;多元化;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以爱育爱,以爱的玉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这些来自父母、老师、孩子身边人的爱,绝不局限于人本能的心疼、呵护,还必须充满理性和智慧。作为父母,请记住:孩子是很敏感的,请小心地使用你的语言,如果不小心伤害了,请放下你所谓的面子,及时地道歉或补偿,这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因为里面有爱,爱是最好的疗伤药,要倾注爱心唤回他们的自尊自信,降低或者避免因为怀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力。  关键词:怀疑;爱;健康教育
期刊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利用“一课二教”教研模式探索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关键词:一课二教;学习兴趣;教学策略;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0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48  新课程标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的推行使得德育教育开始被重视起来,同时也在各个学科中进行了有效的渗透。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路径;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此阶段是学生情感认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教师自身、教学设备以及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154-02  DOI:10.16657/j.cnki.is
期刊
摘 要:“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心理认知规律,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涉及和应运到“心理距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心理距离”的规律, 指导学生认识和感知这种规律,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距离;心理素质;控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172-02  DOI:10.16657/j.c
期刊
摘 要:目前,临洮县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并不尽如人意,本该三位一体的教育、教研、培养被人为地割裂了。如果能够充分整合三者,构建起教育、教研、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同时也会大大减少教师教育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临洮教育;教师培训;地方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206-02  DOI:10.16657/j
期刊
摘 要:作为英语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然而,目前商务英语教学多局限于在课堂内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要途径,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知识、较大的班容量和有限的课堂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生间的沟通;同时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经验限制,对于商务沟通技能、业务操作流程等的认识多停留在二维层面,普遍出反映专业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互联网+”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悄然兴起,为英语教学提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大,这无疑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久而久之,一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热情愈来愈淡,职业幸福感愈来愈少,职业倦怠随之产生。鉴于此,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结合自己所在县区,具体探究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及成因,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成因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
期刊